转瞬之间,便到了六月二十五日。
天色方才微明,刘海中便如同上了弦的闹钟一般,在院子里来回踱步。
腰杆挺得笔直,遇见谁都昂着头,仿佛生怕旁人不知道他儿子今日要去做一番大事。
“老刘,忙什么呢?是在烙饼吗?”
“去你的!我儿子今日要去部委报到!”
那得意的神情,只差将“我儿子是干部”几个字刻在脸上了。
屋内,刘宇对着镜子整理了一番。
他身着一件半旧却洗得发白的白衬衫,搭配着蓝布裤子,整个人显得英挺而干净。
他抬起手腕,一块崭新的梅花表在晨光下闪烁着微光。
思索片刻,他还是放下了袖子,将手表藏得严严实实。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刚到新单位,还是沉稳一些为好。
“宇儿,准备好了吗?爸送你去!”刘海中推门而入,满脸红光。
“爸,您不必送,我自己去就行。”
“那怎么行!我虽进不去部委大门,但送你到门口,就权当跟你一同上班了!”刘海中说得理直气壮,仿佛他也是要去部委指导工作一般。
刘宇无奈,只得依从他。
父子俩一出门,便与刚从外面晨练归来的易中海撞了个正着。
易中海温和地笑着,目光落在刘宇身上,满是赞许:“海中,是送宇儿去上班吧?”
“宇儿这孩子,真是越来越有出息了,是我们整个四合院的骄傲啊!”
刘海中下巴一扬,得意至极:“那是!我们家宇儿,打小就不用我操心!”
刘宇只是礼貌地点点头:“大爷早。”
刚走到前院,三大爷阎埠贵便如同闻着味儿的猫一般凑了过来,扶着老花镜,眼神不住地往刘宇身上打量。
“哎哟,海中,这是送刘宇去单位吧?分到哪儿了?离家远不远啊?”他搓着手,一脸好奇。
刘海中清了清嗓子,正欲炫耀,却被刘宇抢先开口:“三大爷,单位离得不远,我赶时间,先走了。”
言罢,不等阎埠贵再问,他便大步流星地走出了四合院。
刘海中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儿子这是变聪明了!在事情尚未确定之前,不能声张!
他得意地瞥了阎埠贵一眼,哼着小曲儿跟了上去。
坐上前往西四的公共汽车,车窗外的景象飞速倒退。
半个多小时后,一栋气势恢宏的苏式建筑映入眼帘。
楼顶上,“第一机械工业部”七个烫金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庄严肃穆。
这里,便是未来几十年,整个国家工业体系的大脑中枢!
刘宇深吸一口气,走到大门口。
“同志,请问你找谁?”门口站岗的保卫员一脸严肃地拦住了他。
刘宇不慌不忙,从口袋里掏出水木大学开具的介绍信,递了过去。
“同志你好,我是水木大学应届毕业生,前来报到。”
保卫员接过信,看到“水木大学”和“第一机械工业部”的字样,眼神瞬间有了变化,严肃的脸上多了一丝客气。
他仔细核对了一下,然后指着主楼方向:“进去吧,主楼三层,最东头,人事司。”
“谢谢同志。”刘宇道了声谢,迈步走进了这座无数人向往的大院。
院内静谧至极,与外面喧闹的街道仿佛是两个世界。
走进主楼,一股凉气扑面而来。
走廊两侧的墙壁上,挂着“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等醒目的标语。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墨水和旧纸张的味道,每个人都脚步匆匆,表情严肃,一种无形的压力让人不自觉地挺直了腰杆。
刘宇按照指示,来到三楼东侧。
“人事司”的牌子挂在门上,他整理了一下衣领,抬手敲了敲门。
“咚!咚!咚!”
“请进!”一个沉稳的男中音从里面传来。
刘宇推门而入,只见宽敞的办公室里,一个戴着眼镜、看起来四十多岁的中年干部正坐在办公桌后批阅文件。
见他进来,中年干部抬起头,推了推眼镜:“你是?”
“领导您好,我是水木大学1958届毕业生刘宇,今天来人事司报到。”刘宇说着,将自己的档案袋和介绍信双手递了过去。
中年干部一听“刘宇”这个名字,眼睛顿时一亮,立刻站了起来,脸上露出了热情的笑容。
“你就是刘宇同志啊!快坐,快坐!我可等你半天了!”
他快步走过来,热情地握住刘宇的手,丝毫没有领导的架子。
这人正是人事司司长,张启明。
张启明拉着刘宇在旁边的沙发上坐下,亲自给他倒了杯水。
“小刘同志,别紧张,说起来,我们还见过一面。”张启明笑着说。
刘宇一愣。
“你们水木大学的毕业典礼,我也去参加了。”
“你在台上的发言,我可是印象深刻啊!‘以身为齿轮,以国为机器,投身于国家建设的洪流之中’,说得好!说得太好了!”
张启明拍了拍刘宇的肩膀,眼神里满是欣赏。
他拿起刘宇的档案,一边翻看一边点头:“你在校期间的成绩,我看了,全优!毕业论文直接上了国家级学报。”
“连李云龙李教授都在推荐信里说,你是他近十年来见过最出色的学生,是咱们国家机械工业未来的希望!”
张启明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着刘宇。
“小刘啊,李教授没有夸大,我们工业部现在最缺的,就是你这样有知识、有理论、更有冲劲的顶尖人才!”
张启明这番话,说得刘宇心里也是一阵激动。
他知道李云龙教授欣赏自己,却没想到为了自己的事,竟然费了这么大心力。
“张司长,这都是李教授和学校培养得好。”刘宇不卑不亢地说道。
“哈哈!不骄不躁,好!非常好!”
张启明越看刘宇越满意,他指着档案上的另一处:“你在校期间就已经评上了助理工程师,这在整个水木大学都是头一份!”
“还有你毕业实践时,给首钢的炼钢炉提的那个温控改进方案,我看了,了不得啊!为国家节省了多少成本,你知道吗?”
张启明拍着桌子,语气里满是赞叹:“小刘同志,你这样的顶尖人才,我们是求之不得!”
他话锋一转,表情严肃起来。
“按理说,以你的专业能力和助理工程师的职称,入职就该享受高级技术员待遇。
但我们这里毕竟是部委,是行政单位,技术岗和行政岗的级别不能直接套用。”
听到这话,刘宇心头微微一动,但脸上依旧平静。
他知道,关键的时刻到了。
张启明看着他沉稳的样子,眼中的欣赏更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