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71章 这份荣光我不会独享(三)

作者:一块大豆腐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张永春站在将台上,目光扫过麾下这些跟着他出生入死的弟兄,清了清嗓子,声音在寒风中格外清晰:


    “接下来,凡是我点到名的兵将,尽皆出列!”


    声音落下,队伍中一阵细微的骚动,随即,张永春开始一个个点名。


    “牛东!”


    “朱时!”


    “刘老栓!”


    ……


    而每点到一个名字,被点到的军士便像是被注入了一股精气神,用力吸一口气,梗着脖子、挺直了腰板从队列中大踏步迈出。


    那一张张脸上是毫不掩饰的骄傲与光荣,仿佛不是去领赏,而是去当皇上一样。


    而随着几十个人陆续出列,在队伍前方站成了两排。


    虽然他们高矮胖瘦不一,但那股子从京畿之地闯荡回来的彪悍精气神,却是一般无二。


    身后的一众其他捧日军看着这群人,目光格外的羡慕。


    他们可是知道从榷场回来那次,将军赏下了多重的礼的。


    而这次去了京城回来,将军也从原来的小官一溜烟升到了爵爷。


    和功劳定然少不了。


    而人群中,有刚来福兰镇不久的流民小声嘀咕:


    “这……这是在干啥啊?阵仗挺大。”


    旁边有明白的镇民立刻带着几分与有荣焉的语气解释道:


    “这都不知道?


    瞅见没,这些都是跟着将军这次南下押粮进京的!


    那是见过大世面的!将军这是要给他们单独嘉奖呢!”


    这时,张永春一摆手,朝着旁边喊道:“推过来!”


    只见几名盐铺小厮组成的辅兵赶着数辆罩着毡布的大马车驶出。


    马车“嘎吱嘎吱”地碾过土地,停在了空地上。


    众人的目光瞬间被吸引了过去。


    张永春走下将台,走到那两排出列的军士面前,目光缓缓扫过每一张激动而质朴的脸,声音沉凝:


    “此次南下,我张永春,带了五十位兄弟下去!”


    他顿了顿,声音提高了几分,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


    “此次,能跟着我全须全尾回来的,共有三十人!


    还有二十位兄弟,他们留在了京里,替我看管万古钱庄那片偌大的家业!”


    他环视众人,语气斩钉截铁:


    “但是!我张某人有言在先!


    每次论 功行赏,定然要分发到位,绝不落下一人!


    不能亲身领赏的,便由他们的父母妻儿,至亲家属,代为领赏!”


    话音刚落,一旁马车上的毡布被掀开,早已等候在车上的家属们,在辅兵的搀扶下,哆嗦着、激动着下了车。


    他们大多穿着浆洗得发白的旧衣,脸上带着惶恐与期盼。


    而尤其显眼的是三斤半,他小心翼翼地背着王墩子那年迈的老娘,稳稳当当地放在了地上。


    张永春见状,快步走了过去,亲自来到王墩子的老娘面前,微微弯下腰,语气温和:


    “王老娘!”


    老太太一看将军亲自过来,激动得手足无措,腿一软就要往下跪:


    “将军……使不得,使不得啊……”


    张永春却一把托住她的胳膊,用力搀住,伸手扣开新买的小蜜蜂。


    瞬间他那不打声音,清晰地传开来:


    “不要跪!


    王老娘,你今天,是替你的儿子王墩子来领赏的!


    要堂堂正正,大大方方的领!”


    他扶着老太太站定,然后猛地直起身,对着所有家属和在场众人大声道:


    “诸位!


    你们的儿子,丈夫,兄弟,父亲,都是好样的!


    他们跟着我张永春出生入死,如今更是甘愿留在人生地不熟的京城,替我,替咱们福兰镇,看管那份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家业!


    这份情,我张永春记在心里,不敢或忘!”


    他手臂一挥,指向那几辆满载的马车:


    “因此,他们的恩赏,也丝毫不会少!”


    “所有此次跟我南下的兄弟,无论身在何处,每人,另赏!


    赏锦缎一匹!足色纹银一两!上好的精米一斗!上好的糖蜜一坛!”


    话音未落,人群便是一阵低低的惊呼。


    锦缎、白银、精米还有糖蜜!


    这对于普通军户和百姓来说,简直是过年都不敢想的重赏!


    早有准备的辅兵们立刻从马车上搬下物资。


    张永春亲自捧起一匹颜色鲜亮、质地厚实的锦缎,又提起一个沉甸甸的米袋,转身,郑重地送到王墩子老娘手中。


    老太太双手颤抖地接过那光滑冰凉的锦缎和扎实的米袋,浑浊的老眼里瞬间涌出了泪水,嘴唇哆嗦着,哽咽道:


    “将军……将军……您的恩情……我老太太,我王家……可怎么还,怎么还得清啊……”


    张永春看着她,语气诚挚:


    “不需要还!


    王老娘,这是我答应过墩子,答应过所有兄弟的!


    这是我张永春,欠他们的!”


    他转身,面向所有捧日军的士卒,朗声问道:


    “弟兄们!


    你们说,我这安排,对是不对?


    这赏赐,该是不该?!”


    “应该!!!”


    “应该!应该!!”


    如山呼海啸般的回应瞬间炸响,所有捧日军士卒,无论是领了赏的还是没领的,都涨红着脸,用尽力气嘶吼着。


    毕竟今日将军能赏给他们,明日就能赏给自己。


    而且,这可是真正的人前争光的事情!


    没看那几个家属胸脯子都快挺上天了吗!


    这声音汇聚在一起,冲散了冬日的严寒,震得远处树梢上的积雪都簌簌落下。


    张永春满意地点点头,对着一众还在激动抹泪的家属们挥挥手,语气恢复了平时的爽利:


    “好了,诸位乡亲,赶紧把赏赐收好,家去吧!


    这天寒地冻的,别冻坏了。


    我等还要接着发饷呢,日子长着呢,不差这一会儿!”


    家属们这才千恩万谢地,或抱或扛,带着厚重的赏赐,在众人羡慕的目光中,喜气洋洋地退了下去。


    领了额外赏赐的三十名军士也重新归队,胸膛挺得更高。


    张永春巡视了一圈,看着热情已经被调动起来的众人,暗自点了点头。


    好了,热乎劲是已经有了。


    接下来就是这次发饷的重中之重了。


    张永春想到这里,一摆手,李飞顿时推着小车子走了出来。


    车子上面放着个小箱子和大箱子。


    张永春一挥手,李飞赶紧将箱子打开,瞬间,大箱子里面明晃晃的铜钱光芒十分夺目。


    而另一个小箱子里面,却是一摞摞平平无奇的票子。


    张永春一挥披风。


    “解下来,便开始发饷!”


    他要趁着这个机会,让整个福兰镇人,都认识自己的汇票!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