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11章 单成柴王府,酒扬三国名(下)

作者:一块大豆腐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太学内,今日格外热闹。


    陈德康坐在窗边,手中捧着自己刚发下来的月结内试成绩单,嘴角抑制不住地上扬。


    好啊,他的成绩有上升。


    按照束脩住的规矩,他这个月的利息就不用增加了。


    好诶!


    这边正暗自欣喜间,同窗李茂走了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


    “德康,走啊,今日外面天气甚好,一同出去走走?”


    一看他那样,就知道他也是成绩进步了,不用交贷款利息的主。


    而陈德康赶紧收敛笑意,摇了摇头:


    “不了,李兄自去吧。


    我…我还想再温习一会儿书。”


    最近听说清润宝阁新出了斗将模式,他这几日没有去,就是为了考完了之后好好去耍耍。


    而他话音刚落,一旁却传来一个温和而带着笑意的声音:


    “李茂说的不错,德康,你确实该出去走走了。”


    陈德康和李茂闻声回头,见是安致远,连忙躬身行礼:


    “学生见过安师长。”


    安致远虚扶一下,目光落在陈德康脸上,带着赞许与关切:


    “德康啊,你这段日子悬梁刺股,废寝忘食,学问精进神速。


    我等都是看在眼里的,心中甚慰。


    只是别忘了,治学之道,一张一弛。


    你也不能因劳忘逸,伤了根本。


    今日天色晴好,正该出去疏散疏散心神。”


    他顿了顿,笑道:


    “正好,今日凤池(张翔瑜的字)做东,欲请我与杨兄小聚。


    你便随我一同前去吧,也让你松快松快。”


    陈德康听闻是师长相邀,不敢推辞,连忙应道:


    “师长厚爱,德康安敢不从。”


    一旁的李茂看着俩人并排离开的这一幕,眼中流露出难以掩饰的羡慕。


    安致远竟亲自邀请陈德康参与他们师长间的私聚,可见陈德康如今在几位师长心目中地位非同一般,真是颇受敬重。


    搞不好,这是要登堂入室收做正经弟子的呀!


    而安致远带着陈德康来到约定之处,与早已等候的张翔瑜、杨旭汇合。


    杨旭一见到安致远身后的陈德康,便故意板起脸,指着安致远笑骂道:


    “好你个安秉德!又来这手!


    每次牌局不利,便拉德康来做救兵,忒不讲究!”


    安致远闻言,非但不恼,反而得意地一挑眉,将陈德康往身前轻轻一带:


    “是又如何?


    德康乃是我之爱徒,带他出来见见世面有何不可?


    你们若是有本事,门下也收个这般聪慧机敏、于‘斗三国’一道颇有天分的弟子啊!”


    陈德康此时方才恍然大悟。


    原来今日三位师长又是约好了要玩“斗三国”搏戏,安师长拉上自己,是想师徒联手,增加胜算!


    好家伙,人家都是打了小的来了老的,到他这边反过来了,老的不行找小的!


    陈德康赶紧和几位师长见礼,几人笑着登上马车。


    行了一段,陈德康察觉路线不对,并非前往他们常去的“清润宝阁”,不禁诧异问道:


    “安师长,我们…不是去清润宝阁吗?”


    安致远哈哈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


    “去是要去的,那都是一会儿的事了。


    先跟我们去吃凤池这个大户一顿!


    他刚接了金川楼的一桩大活计,很是海赚了一笔,今日定要让他好生出出血!”


    说笑间,马车已抵达金川楼。


    四人陆续下车,张翔瑜是画画的,自然也眼尖,立刻发现金川楼外悬挂着一条醒目的红色横幅。


    他凑近念出声来:


    “金川楼与清润宝阁联动售酒会,品豪杰之酒,会天下群英。”


    “哦?”


    安致远和杨旭也围了过来,面露惊奇。


    “金川楼与清润宝阁联动?


    这是怎么回事?”


    四人带着满腹好奇走进楼内。


    却只见金川楼大堂中央,竟新设了一张极长的酒案,案台光可鉴人。


    而十余名手脚麻利的酒保正忙碌着,将一杯杯用澄澈琉璃盏盛放的、色泽无比瑰丽的酒饮端至案上。


    那酒液或金黄,或翠绿,或深紫,或琥珀,在灯光下流光溢彩,煞是好看。


    而酒案最前方,悬挂着一块木牌,上书三个遒劲有力的大字——“群英会”!


    安致远按捺不住好奇,拉住一名经过的酒保询问道:


    “小哥,这是……?往日来似乎未曾见过此等阵仗。”


    那酒保见是几位气度不凡的文人,态度十分恭敬,笑着解释道:


    “回几位客官的话,这是本楼新近推出的‘群英酒’。


    乃是用我们主家新趸来的上等基酒,配以各种秘制的果子露、花 蜜精心勾兑而成。


    每一种酒风味迥异,各有千秋,甘醇美味,因此取名‘群英会’。”


    一旁的杨旭本就是好酒之人,闻言顿时兴奋起来,追问道:


    “哦?可与那‘倾凉州’一般,是难得的好酒么?”


    酒保脸上带着自豪的笑容,语气之肯定,就跟吹嘘自己丢了的那条鱼有多大的钓鱼佬一样:


    “客官品过便知。


    不敢说定然超过,但论其风味之独特、口感之奇妙,与那‘倾凉州’相比,绝对是不相上下,各有胜场!”


    “果真?”


    杨旭眼睛一亮,兴致更高。


    “快快快,给我也来一杯!”


    “好嘞!”


    酒保应道,递过一个竹排。


    “不知这位客官想点哪一杯?请看这边的酒牌。”


    杨旭顺着酒保所指望去,只见立着的精致酒牌上,赫然写着“昭烈”、“忠义”、“熊虎”、“魏武”、“勇烈”等名号。


    他这才明白,怪不得说是与清润宝阁有联动,没想到这酒竟是以古今豪杰为名。


    杨旭来了兴趣目光一扫,顿时被其中一个名字吸引,抚掌笑道:


    “妙极!就给老夫来一杯‘魏武’!


    我倒要尝尝,这曹孟德是何等滋味!”


    “客官稍候,马上就来!”


    酒保利落地应下,转身调配。


    不多时,便端上一杯色泽深邃、泛着神秘紫光的酒液。


    杨旭接过琉璃盏,尚未饮用,先凑到鼻尖细细一闻。一股复杂而浓郁的果香混合着醇厚的酒气扑面而来,他眉头微微一挑,脸上露出些许疑惑,看向酒保:


    “这香气……似乎有些熟悉。莫非,此酒是用那‘倾凉州’作底,勾兑出来的?”


    酒保闻言,脸上笑容不变,依旧恭敬地说道:


    “客官果然是行家,嗅觉敏锐。不过,此中玄妙,小的不便多言。


    还请客官亲自品鉴,一尝便知。”


    杨旭闻言拿过杯子,一饮而尽。


    顿时,葡萄香,蜜香,和桑葚的味道传来,让他一挑眉,赞叹到:


    “真是好酒!”


    东阳大长公主一脸赞叹,看着坐在下首的张永春,目光诧异。


    “所以,张将军是说,愿将这上等蜜酒的一分之利,白赠与本宫?”


    张永春一脸严肃。


    “正是如此。”


    说着,他的目光又情不自禁的往下滑了滑,有些忍不住。


    好家伙,这么多日子了。


    终于看到能和唐大屁分庭抗礼的大小了,甚至犹有过之!


    就她这个尺寸,这要是拿去景德镇,随便抹上点油墨。


    都能印大碗去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