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章 一首歌的诞生

作者:逸凡泽牧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玄天历三千七百二十一年暮春,巫谐带着马文才、石磊、赵石头离开铁石铺时,日头已过中天。


    李铁匠最终的反应是失魂落魄地瘫坐在门槛上,手里紧紧攥着那几片简易护身甲片,嘴里反复嘟囔着“废料……也能发光……”。


    巫谐回头瞥了一眼,嘴角勾起一抹难以察觉的弧度,脚下步伐未停,心中却已开始盘算下一盘棋。


    回到明光宗,山门处的景象与数月前已是天壤之别。


    往日里略显空旷的山道,如今不时有弟子脚踩各式简陋却灵光闪烁的飞行法器——有的是块打磨光滑的木板,刻着云游子新创的“微风符”;有的是个竹编的篮子,边缘缀着几枚下品灵石粉末粘合的小疙瘩——呼啦啦地飞过,虽然歪歪扭扭,却透着一股生机勃勃的热闹劲儿。


    负责巡逻的弟子腰间挂着“微风传讯符”,时不时有符篆震动发出“嗡嗡”声,然后便见他们有条不紊地前往处理。


    议事堂内,金晚晴正在核对最新的积分兑换账目,见巫谐进来,头也没抬,只是将一本册子推了过来。


    “这是上周的积分流通情况,互助基金池子里的灵石多了三百多块,云游子那边‘简易聚神香包’又改良了,现在每日能产出五百个,积分兑换排到三天后了。


    风灵溪的互助小组也出了成果,周通那小子居然摸到了炼气四层的门槛。”


    她的语气依旧平淡,但翻开的账本上,用朱砂笔勾画的盈利数字却格外醒目。


    巫谐拿起册子,随意翻了翻,目光在几个关键数字上停留片刻。


    “金长老辛苦了。”他放下册子,走到窗边,望着外面弟子们忙碌而有序的身影,轻轻敲击着窗棂。


    “积分制度、互助小组、法器香包……这些都只是根基。


    我们明光宗要在百宗论道上扬名立万,光靠这些还不够。”


    金晚晴抬起头,眼中带着一丝疑惑:“宗主的意思是?”


    “意思就是,酒香也怕巷子深。”巫谐转过身,脸上带着惯有的那种让人捉摸不透的笑容,“别人家的宗门,要么拼功法,要么拼资源,要么拼高手。


    我们明光宗,功法不算顶尖,资源刚刚够用,高手……目前也就我一个半吊子宗主和几位长老。


    硬碰硬,我们没优势。”


    金晚晴皱眉:“那宗主打算如何?难不成还能凭空变出几位金丹老祖不成?”


    “老祖变不出,但我们可以变个思路。”巫谐走到堂中,负手而立,“他们拼实力,我们就拼‘名气’!


    要让所有人都知道,明光宗是个好地方,是个能让弟子快速成长、生活幸福、前景光明的好地方!


    这就叫……‘品牌效应’!”


    “品牌效应?”金晚晴咀嚼着这个陌生的词,眼神更加茫然。


    “简单说,就是要让明光宗的名字,像天上的太阳一样,照进每个修士的心里!”


    巫谐语气激昂,“百宗论道,不仅仅是实力的比拼,更是一次绝佳的宣传机会!


    我们要赶在论道之前,让‘明光宗’这三个字,变得家喻户晓,人人向往!”


    接下来的三日,巫谐把自己关在书房里,时而踱步,时而伏案写写画画,嘴里还念念有词。


    路过的弟子时常能听到宗主房间里传出奇怪的调子,时而像山歌,时而像市井小调,配上“积分”、“互助”、“香包”之类的词语,让人不明所以,却又隐隐觉得有些……上头。


    三日后清晨,马文才被巫谐召见,同时被叫来的还有三位弟子。


    一位是外门弟子中文采最好的柳清韵,她平日里最爱吟诗作对,据说曾写出过“云深不知处,灵石几时有”的“名句”;一位是内门弟子赵瀚海,此人嗓门洪亮,据说在山脚下喊话,半山腰都能听见;还有一位是负责管理宗门典籍的杂役弟子钱多多,此人生性活泼,脑子里总有各种稀奇古怪的念头。


    四人被领到宗主书房,只见墙上贴满了各种纸条,上面写着诸如“积分到手,灵石我有”、“一人有难大家帮,互助基金暖洋洋”、“飞行法器不用愁,云游长老显身手”之类的短句,字迹潦草,却透着一股蓬勃的生命力。


    巫谐见人到齐,拿起桌上的一张纸,清了清嗓子:“今日召你们来,是有一项重要任务。


    我们明光宗要写一首‘宣传歌诀’,要朗朗上口,通俗易懂,一听就忘不了,能让三岁小孩都跟着唱!”


    柳清韵闻言,眉头微蹙,轻咬下唇:“宗主,歌诀?


    我宗乃名门正派,当以诗词歌赋彰显底蕴,岂能作那等……市井俚曲?”


    她出身书香门第,对这种“下里巴人”的东西颇为不屑。


    赵瀚海倒是觉得有趣,瓮声瓮气地问:“宗主,这歌诀有啥用?


    能增加灵力吗?能提升境界吗?”


    钱多多则是眼睛一亮,搓着双手,嘿嘿笑道:“宗主是想让咱们明光宗的名声传出去?


    这个我拿手!山下说书先生讲的那些故事,哪个不是唱得比说得好听!”


    巫谐摆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清韵,此言差矣。


    诗词歌赋是给文人雅士看的,我们要的是让全天下的修士,无论资质高低、出身贵贱,都能记住明光宗!


    瀚海,这歌诀不能直接增加灵力,但它能让更多人想来我们宗门,人多了,资源就多了,大家的修炼速度自然就快了!


    多多说得对,就是要像说书先生那样,把我们明光宗的好,唱出来,传开去!”


    他拿起一支笔,递给柳清韵:“清韵,你的文笔好,你来主笔。


    但记住,不要用那些之乎者也,要用大白话,越通俗越好!”


    又指向赵瀚海:“瀚海,你的嗓门大,负责把这歌诀唱得响亮,要有气势,有感染力!”


    最后看向钱多多:“多多,你的鬼点子多,负责想些有趣的、大家都能记住的句子,比如……把我们的积分制度、互助小组都编进去!”


    柳清韵虽仍有疑虑,但见宗主说得郑重,也不好再反驳。


    她接过笔,铺开宣纸,却迟迟下不了笔。写惯了风花雪月,要写这种“大白话”歌诀,实在有些为难。


    钱多多倒是兴致勃勃,凑到柳清韵身边,献宝似的说道:“柳师姐,我觉得开头可以这样:‘明光宗,是我家,大家都来爱护它!


    ’怎么样?够不够亲切?”


    柳清韵白了他一眼,撇撇嘴:“俗气!太俗气了!”


    “不俗气怎么能记住嘛!”钱多多嘟囔道。


    巫谐在一旁看得有趣,他走到柳清韵身边,拿起一张写着“宗主天才顶呱呱”的纸条,递给她:“清韵,你看这个怎么样?


    直接点明,简单粗暴!”


    柳清韵接过纸条,看着上面那歪歪扭扭的字,脸颊微红,轻咳一声:“宗主,自夸……似乎不太妥当吧?”


    “有何不妥?”巫谐理直气壮,“我难道不是天才吗?


    明光宗能有今日,难道不是因为我的英明决策?


    实事求是,何错之有?”他顿了顿,又道:“你想想,弟子们来了明光宗,积分多,福利好,师兄师姐还互相帮助,这难道不是事实?


    把这些写进去,才能吸引人!”


    赵瀚海在一旁猛点头:“宗主说得对!我以前在别的小宗门,资源少得可怜,师兄师姐还抢着欺负人。


    来了明光宗,虽然修炼累点,但积分能换东西,风师姐虽然凶,但确实教得好!”


    巫谐拍了拍赵瀚海的肩膀:“说得好!就把这种感觉写进去!


    ‘积分多,福利好,师兄师姐都关照’,多好!”


    在巫谐的“亲自指导”和钱多多的“俗气化建议”双重夹击下,柳清韵渐渐放下了文人的矜持。


    她开始尝试着用简单的词语,描绘宗门的变化。


    钱多多则在一旁不停地蹦跶着,贡献各种“金句”:“飞行法器不用买,云游长老巧手改!”


    “互助小组力量大,修炼瓶颈不用怕!”“聚神香包夜夜香,修炼再也不心慌!”


    赵瀚海则时不时地把写出来的句子大声唱出来,调子一会儿像砍柴歌,一会儿像送葬曲,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巫谐也不恼,反而鼓励他:“对!就是要这样,唱出自己的风格!


    越怪越好,越怪越容易记住!”


    一时间,宗主书房内充满了欢声笑语和各种奇奇怪怪的调子。


    柳清韵时而蹙眉苦思,时而奋笔疾书;钱多多时而手舞足蹈,时而抓耳挠腮;赵瀚海则扯开嗓子,一遍遍地试唱着新出炉的句子。


    巫谐坐在主位,手里把玩着一枚玉简,时不时提出修改意见,脸上洋溢着“我怎么就是个天才”的得意笑容。


    窗外,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进书房,将四人忙碌而专注的身影拉长。


    一首足以颠覆整个修真界宣传方式的“洗脑神曲”,正在这看似荒诞的氛围中,悄然酝酿。


    柳清韵笔下的字迹,也从最初的工整秀丽,渐渐变得洒脱奔放起来,仿佛连笔墨都沾染了几分明光宗特有的活力与不羁。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