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咖啡馆都打了烊,应拾秋还饿着肚子,便找了个离这最近的西餐厅。
装修很有格调,三两个座位后便是一对对说笑的情侣,她靠在窗边坐着,隔远远的看着楼庭走来。
看见她的那一刻,应拾秋有些恍惚,大概就是正想着谁,谁就立马出现,那是一种触碰到命运尾翼的感觉。
从没有过实在的、让她觉得人生易如反掌的确定感,但自她出现以后,就这么存在着了。
都是些老黄历了,该翻篇,该放过自己。
应拾秋想,我不恨她,一定不恨了。
“先点餐吧,还没吃晚饭?”
菜单被推过来。
应拾秋回过神,接过来哗啦啦地翻,毫不客气,专挑最贵的点。
服务生轻声细语地问:“两位小姐,有什么忌口吗?”
应拾秋没作声,楼庭却下意识开口。
“……牛排里可以不要加迷迭香吗?”
话一出口,她自己都愣了,低头看着那道香煎肋眼牛排发怔。
她从来就不是会在意香料的人,怎么会突然冒出这句话?
应拾秋也怔住。
忘了以前是不是跟她说过一句,非常不喜欢迷迭香这种植物。
那是小学时生病落下的毛病。小姨没读过什么书,听信偏方,硬要她喝了一整个礼拜的迷迭香煮水。
后来病是好了,却吐得昏天暗地,从此闻到那个味道就反胃。
“好的,为您备注。”
服务生拿着菜单退下,桌边恢复了冷清,只有沉缓的背景音乐在空间里响着。
应拾秋沉默了一会儿,“你是真什么都不记得了?”
“嗯。”
“那怎么独独记得我不吃迷迭香?”
楼庭皱了眉:“你不喜欢这道菜吗?”
“行了,”应拾秋别开脸,“直说吧,找我什么事?”
眼前的楼庭比上次见时更瘦一些。眼窝深陷,看人的时候,目光能将人整个罩进去。
或许是离开台北多年,早就有些水土不服。
“你认不认识一个叫蔡淑珍的人?”
话音刚落,应拾秋的脸色就唰地冷了下来。
“知道又怎样?跟你有关系?”
“我也认识她,对吗?”
应拾秋顿了一秒,“她是你祖母。”
楼庭怔住了。
“我去万华打听过,他们说……她好像去世了?我不确定有没有听错。”
“是,死很久了。”
“什么时候?”
“七年前。”
楼庭一时说不出话,像被人迎面扇了一耳光。
郑升,还有身边所有人,都告诉她祖母在她很小时就没了,母亲也因生她难产早逝。
她从没听说过人生还会有另一个版本。
现在两边说辞像两把刀,互相对砍,她就站在中间挨着受着。
所以,到底是谁在撒谎?
“她是怎么走的?”
“自然老死。”
“当时……我在旁边吗?”
“你当然不在。”
“那我当时在哪儿?”
“这要问你自己啊。”
应拾秋扯了扯嘴角,“你突然消失得那么干净,连你祖母都不要了。”
说这番话的时候,她表情很淡,像在讲一个与己无关的人物。
可她还是清清楚楚记得,那小老太太第一次见她,亲切地拉住她手,脸上褶子都笑成了花。
“我家阿庭啊,就是个死脑筋,光知道读书,没什么人陪她。现在有你这么好的朋友,阿嫲以后就是走了,也很安心喔。”
“听阿庭说你喜欢喝花生汤?小秋,以后常来,阿嫲给你做,花生汤、卤肉饭……不够吃?阿庭那份都归你!把这儿当自己家,把阿嫲当家里人……”
应拾秋从小就没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
但每回去万华,瘦巴巴像个小孩,却又驼着背的老太太都会抱着一床干净的被子去给她收拾房间。
她也记得清楚,那天从台南赶回台北,特意绕到万华去看老太太。
到门口时,老人正在凉椅上睡着。她怕惊扰,刚走,听到身后“哐当”一声,她的拐杖滑落在地。
老太太紧闭双目,很安详的模样,身上还盖了一片夕阳。
她只好折回去,弯腰帮忙捡起拐杖,却看见那只垂在椅边的手一动不动。
不是不动,是再也不会抬起来了。
那之后她独自坐上托运遗体的灵车,空空荡荡,听哀乐飘了一路。
行人神色匆匆,在车流里挨着挤着。
世界忙碌,一如既往。
唯一一次知道老太太的名字,是在殡仪馆的文书窗口。
承办人员喊着:“蔡淑珍的家属。”然后当着她的面,将那张小小的健保卡,“咔哒”一声,剪掉了一个角。
那天的应拾秋没有哭。
之后的应拾秋再没哭过。
现在还记得,老太太跟她说的最深刻一句话,还是向着楼庭的。
“要是哪天你见到阿庭,别怪她。她是个好囡仔,这么做一定有苦衷。阿嫲相信,她绝不会故意丢下我们的。”
阿嫲,我也信。
所以我发了疯地找,发了疯地去完成我们没完成的事。
只是没想到,她的苦衷,是拥抱了一片新的天地。
然后与过去再无关系。
“突然消失?那按照你的说法……”
楼庭的身体微微前倾,目光直勾勾地盯着她的脸,“你对我当时离开的原因,是完全不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