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章 第 6 章

作者:杨三思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回去。”


    陆英听见鞋底踩上枯叶上的吱嘎声响,头也不回地呵斥道。


    身后并没有乖乖上马车的声音,反而枯叶声不断作响,冒冒失失的走路声让陆英皱眉,回头望去。


    陆玉山眼睛就那样直直望着她的,丝毫没有照着陆英的话做的趋势,陆英抿唇,多瞪几眼随她去了。


    一直在旁边默不作声的孟诗伸手搭上陆玉山的肩头,将她揽到自己身前。


    面前有一对挎着篮子的夫妇,陆英当即伸手拦在他们前面,喊着:“诶,大姐!”


    男人同时将女人护在身后,眼神不善地看着她们,最后视线落在跟在陆英后面沉默寡言的孟诗身上。


    陆英察觉女人害怕地缩在男人身后,连忙朝她解释:“大姐我们没别的意思,就是看见这里聚着这么多人,想问一下这出什么事了吗?”


    倒是女人伸出头疑惑着看她:“你们不知道吗?”


    陆英与陆玉山双双摇头。


    “他们说青城的山雨司有办法解决我们寿命短的问题,但是又不见得他们的人站出来,于是大家就自发过来要过说法。”女人唯唯诺诺道。


    陆英不可置信:“所以他们来堵着城门?”


    “不是的!”女人声音一下子拔高,很快又降下来,小声说:“他们说……


    “?”她声音太小,陆英没有听清,“他们说什么?”


    那男人忍无可忍道:“他们说,我们的寿命短就是因为该死的妖司,设立时说什么保护我们的安危不受妖怪骚扰。这些年哪有半点妖怪的影子,倒是那妖司设下那麽多规矩,还要大家伙听他们的,这是什么个理?”


    这时身后的陆玉山突然插嘴道:“说不定是那个什么司把妖怪抓光了呢?”


    “呸,”男人梗着脖子冲着她们,脸色因愤怒而充血变红,“就算是上辈,上上辈也没有听说过有什么鬼唠子的妖怪。”


    陆英右移一步将陆玉山挡在身后,陪着笑:“那寿命短跟山雨司,有什么瓜葛?”


    男人猛地转向陆英:“瓜葛?当然有瓜葛,就是他们给我们的下了什么咒,把我们的寿命都吸走了!”


    要有这咒术人间不乱套了?!


    陆英差点维持不住表情,只得干笑。


    许是笑得有些干巴,男人察觉到被敷衍,恶狠狠地朝旁边地上啐了一口,转眼瞧见陆英身后的孟诗正一眼不眨地盯着他,冰凉的,令人毛骨悚然的,像毒蛇的视线。


    男人打了个寒颤,倒退一步,慢慢收敛了表情,问她:“你还有问题吗?”


    陆英被他这突如其来转变的态度给弄得一愣,又细细琢磨了下这几个字,她从兜里掏出一些碎银子递给她们:“没了,这是一点心意,还望收下。”


    夫妇接过钱很快就离去。


    靠近城墙的地方就贴着告示牌,大致是一些让他们速速离去的话语,无奈这些人都是些流氓和乞丐,不仅大多不识字,就算有人在他们耳边告诉他们,这些小混混们估计也不会走。


    陆英随意扫上一眼便回到马车边,陆玉山先上,等到陆英要上马车时,孟诗突然冒出一句:“这段路我们走过去吧。”


    陆英一愣,问:“为甚?”


    孟诗没说话,只环顾四周。陆英被她这一动作弄得一愣,也跟着四周张望了一下。


    这一看,面色也沉如水。


    四周几个看起来不经意间瞥向马车的人,对上陆英的视线后,竟有些不自然的先收回目光。


    “行,”陆英在孟诗一旁跟着她并排走,扭头时瞥见马车内探头出来的小孩,笑道:“玉山,车内找找我的剑。”


    “诶。”


    女孩应下后,不一会儿又探头出来丢着个长条的东西给陆英。


    拆开看来,是一把黑金色剑鞘的剑,陆英手腕一抖,流苏剑穗子随之舞动,她手抵住剑柄,那抹亮白时而出鞘时而沉寂。


    一时之间,盯着这辆车的人少上不少,陆英一行顺利到达城门前。


    “通行令。”站在城旁的护卫拦下她们,沉声道。


    陆英上前,“敢问通行令为何?”


    “青城当地住民的亲属担保书,或者山雨司批下的通行令。”


    “无令不可进城。”


    陆英点头,“谢谢二位。”


    孟诗调转马车,跟在陆英身后,默不作声。


    “我记得,旁边好似有个寺庙,今晚先去那儿凑合吧。”


    “你先上去,我认路。”


    陆英说完将剑挂在马车外警示。


    “老大,就这样放她们走了?”一名浑身脏污的小乞丐凑到个蹲着的老乞丐旁边。


    老乞丐有些犹豫,沉吟半响,打发走小乞丐,慢吞吞往身后的土坡去,低着头低声道:“大人,上面的意思——


    还没说完,一道低沉沙哑的声音猝然响起,毫不客气地打断他的话:“上边有令,这几天不准有任何动作,要是坏了上边的好事…桀桀。”


    老乞丐听见声音脸色发白,胆颤无比地挤出一个字:“是…”


    “桀桀桀。”


    “不要被我发现有小动作桀……”


    阴森的笑声回荡在老乞丐耳旁,他从土坡上来,被小乞丐扶住,一阵风起后背发凉,这才发觉出了一身冷汗。


    *


    “陆施主,女施主,小施主。”三人才到寺庙,一群禅师静静站在门前。


    “嚯。”陆英替她们掀开帘子,等她们安全下车后跳下车,有些意外几个禅师在门前等着:“大师们怎么在门前?”


    站在最前头较为年长的禅师念着经,开口回道:“主持说有客来访,让我们几个前来迎接。”


    面前的禅师里,后头有个明显年轻的,他一见陆英便双眼放光,在一群低眉顺眼浑身散发着宁静的禅师里格格不入。


    陆英挑眉,带着几人上前。


    “大师,我等叨扰了。”她双手合十,诚心诚意对着禅师微鞠了一躬。身后的孟诗和陆玉山也跟着双手合十,朝他们鞠躬。


    “施主宅心仁厚,应该的。”年长的禅师低声念了一段经,又道:“就让明台带施主进去吧,我等还要在此迎接东里施主。”


    听见东里二字,陆英心中留了个心眼,面上一派平静。


    “是,师傅。”明台就是方才队伍里左顾右盼的年轻男人,他走出队伍,对着禅师鞠躬后领着三人跨过门槛进寺庙。


    才走出他们的视线范围,明台就摸着光滑的头顶,有些不好意思地对着陆英羞涩地笑:“陆姐。”


    女孩听得这声陆姐,一瞬间察觉到危机,猛地上前抓着陆英冰凉的手骨,警惕的盯着浓眉大眼的明台。


    陆英怀里靠着个头发冲天,眼神不善的姑娘,明台自然第一注意到:“诶!你也是陆姐收养的小孩吗?你叫什么名字?”


    “陆玉山。”小孩说完名字后,缩在陆英怀里盯着他不说话,眼神暗淡几分。


    “行,你忙吧。”陆英低头对上陆玉山的眼睛,莫名其妙笑了声,“客房我知道在哪。”


    “好的陆姐,有什么事尽管吩咐我。”


    陆英头也不抬挥着手。


    等明台离开后,陆英蹲了下来,她微微抬头望着陆玉山圆润润的眼睛,笑着问她:“怎么了?不开心的样子。”


    陆玉山瘪着嘴,没说话,不知在思索什么。


    旁边光影被遮住又刺下来——孟诗靠近蹲了下来。陆英眼睛被晃了一下,稍微有些不自在,她缓缓敛起笑,只分着余光去看孟诗。


    “陆英,”陆玉山直呼其名,小小的脸上皱着眉,质问:“他也是你收养的小孩吗?”


    余光中,孟诗竟也转头平视她,黑漆漆的眼珠对着陆英,似乎是要为陆玉山讨回什么公道似的,压迫感极重,陆英硬着头皮,有些磕磕绊绊:“收养……不算吧。”


    陆英难得回忆了一番,从什么地方说起呢?人间大乱久已,最最开始,从大量白发人送黑发人开始。


    据人间史书记载,人们在凡间毫无察觉的生活了近百年,直到越来越多的老人四代同堂,更有甚者五代同堂,人们开始发觉事情变得不对劲。


    离闲历时793年,每个地方的人们都选出当地最具威严的人当做代表,然后辅以当地几十个年轻品行端正的君子,写下生长谱。


    各地众筹一笔不小的数目,将命司楼设在最繁华的青城,各地一部分带着当地人的长生谱驻扎在命司楼,他们负责凡间所有人寿命的统计与推演。


    命司楼推演当地人每家人的寿命,包括早已仙逝的长辈,但凡是知晓岁数的统统记上,哪家有老人逝世也必须上报。


    经过十几年间的上报统计,命司楼越推算越心惊,发现人们由原本一百五十岁的寿命渐渐缩短,一百三十岁,一百二十岁,一百一十岁到现在一百岁。


    如果再这样下去,新生的婴儿生长速度越来越快,人们岂不是如同古书记载的蜉蝣那般,朝生夕死…


    命司楼将当时人们的生长寿命——普遍是一百岁,设为正常生长速度。


    离闲810年,命司楼将结果公示天下。那日天下大乱,人人自顾不暇。


    有人预言,如若没有奇迹,如此下去,不出四百年,人族必亡。也有人说,人怎么可能活一百五十个岁月?不断怀疑消息准确性和有人故意制造恐慌。


    在离闲1050年左右,人们就已经推毁学堂。学堂彻底被推倒,不但当父母的不愿送孩子来,就连夫子也不愿教,人人内心都压着一份惶恐。


    今年是离闲1131年,此时,人们寿命普遍是——五十岁。


    但此时,人族对繁衍一事的态度早已截然不同。在一生寿命仅剩五十的情况下,超过一半的人族都选择放弃生育后代。另一小半,即使生育了后代,大多数人亦没有担当起养育之责。


    是故,近年越发多的孩子被遗弃。


    就连陆英,也是这庞大的组织中的一员。长大后下凡,她几乎每天都能捡上十几个小孩,甚至为这些小孩安排住处也源源不断地出现问题。


    而这个,是青城附近跟其他人一起捡到的。当时陆英刚安排好几个,晃荡着来到青城。


    这几个男孩十分反对她给物色的人家或者院宅,她无法,只得在身边带上几天,碰巧在寺庙歇脚,祈泪寺的主持当时还是个年迈的老头子,看过几个小孩面相,大手一挥说是有佛缘,要收他们当弟子。


    小孩们面面相觑,竟犹豫片刻当真同意了。


    于是,陆英带着一群小孩来,两袖空空地走,袖口的银两被她塞给孩子们当做零用钱。


    来青城时也偶尔来看看他们,小孩们当真一年一个样。陆英眼神一转,她转头看孟诗,那人安静垂着眼,若有所觉地抬眼看她。


    意识到陆玉山还在等着她的答案,陆英没仰头。


    “没跟我几天,不如我带着你时间的百分之一。”


    眼睛依旧跟孟诗分毫不退的对视,嘴上说着回答陆玉山的话。


    孟诗眼睛轻微眯着,温婉地笑了笑。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