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章 新芽

作者:荀霂芷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寒冬随着凛冽的北风降临京都。陋室的墙壁难以完全抵挡寒气,屋内必须依靠一个小小的火塘才能维持些许暖意。物资也变得愈发紧缺,往日的弟子中,又有几人因家中的压力或对前途的迷茫,黯然离去。


    植芝盛平对此并未多言,只是对留下的人要求更为严格,尤其是对摩文仁。他似乎将所有的精力都倾注在了对摩文仁的锤炼上,不再局限于合气柔术的技法,而是更深入地引导他去理解“气”与“理”的本质。


    “贤和,看仔细。”庭院中,植芝让摩文仁手持一根结实的木棍全力劈砍而来。就在木棍即将触及头顶的瞬间,植芝的身体如同柳絮般随风而动,并非后退,而是极其微妙地向前踏出半步,单手如灵蛇出洞,不是格挡,而是用掌心侧面轻轻“贴”上了急速下劈的木棍中段。


    摩文仁只觉得一股旋转的、粘稠的力量从棍身传来,他全力下劈的刚猛力道仿佛泥牛入海,不仅如此,那力量还牵引着他的手腕和身体,让他不由自主地向前踉跄,木棍也险些脱手。


    “这不是对抗,”植芝松开手,气息平稳,“是融入,是引导。感受它,如同感受水流。”


    摩文仁若有所悟。他不再追求一击制胜,而是开始模仿植芝那种对力量流向的敏锐感知。他开始将空手道中一些刚猛的发劲技巧,尝试着与合气理念中“不争”的圆融相结合。这个过程异常艰难,如同要将火融入水,两种截然不同的武道精髓在他体内冲撞、磨合。


    植芝看着他一次次失败,又一次次爬起,眼中没有不耐,只有沉静的期待。有时,在摩文仁因苦思而眉头紧锁时,植芝会递上一杯热水,或是将他叫到火塘边,并不指导,只是与他静静对坐。


    “先生,我是否太过愚钝?”某一夜,摩文仁看着跳跃的火光,忍不住问道。他感觉自己仿佛触碰到了一层无形的壁障,难以突破。


    植芝拨弄了一下火塘里的炭块,橘色的火光映照着他清癯的侧脸。“道,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他缓缓道,“勿求速成,但问耕耘。”


    他的目光落在摩文仁因长期练习而布满薄茧的手上,声音低沉了几分:“你的‘刚’,并非缺陷,而是基石。真正的‘柔’,需建立在极致的‘刚’之上,方能无坚不摧,无物不容。”


    摩文仁心中一震,抬头看向植芝。这些话,植芝从未对他人说过。这是独属于他的指引,是对他个人道路的认可与期许。一股暖流驱散了冬夜的寒意,也驱散了他心中的焦躁。


    他不再执着于立刻“学会”合气,而是开始更深入地反刍自身空手道的根基,寻找其中与“合气”理念暗合的“柔”与“流转”。渐渐地,他的动作不再仅仅是刚猛,而是开始带上了一种内敛的韧性,发力时如弓弦蓄势,化解时如流水绕石。


    植芝将他的变化看在眼里,偶尔,在指导的间隙,会极轻地颔首。那细微的肯定,对摩文仁而言,胜过千言万语的褒奖。


    寒冬最冷的那几日,摩文仁感染了风寒,发起低烧。植芝勒令他卧床休息,自己则接手了所有杂务,甚至亲自守在灶前为他煎药。药汤苦涩,摩文仁皱着眉喝完,刚放下碗,嘴边却递过来一小块难得觅得的冰糖。


    “去去苦味。”植芝的语气依旧平淡,仿佛只是随手为之。


    摩文仁含着那化开的甜意,看着植芝在昏暗油灯下为自己掖好被角的侧影,只觉得喉头哽咽,心中酸软成一片。这世间风雨飘摇,唯有这陋室方寸之地,这人身畔,是他唯一的港湾。


    病愈后不久的一个清晨,摩文仁照例与一名弟子进行对抗练习。那名弟子攻势凶猛,直取中门。摩文仁下意识地想要用空手道的格挡反击,但电光火石间,植芝平日教导的“感受力量”、“引导而非对抗”的理念闪过脑海。他硬生生止住了格挡的冲动,身体顺着对方冲来的势头微微一侧,手臂如同柔韧的藤蔓,贴着对方的手臂外侧一绕、一引。


    那弟子只觉得一股巧妙的力量改变了了他前冲的方向,脚下顿时不稳,惊呼一声向前扑去。摩文仁另一只手适时地在他背后轻轻一托,帮他稳住了身形。


    整个过程流畅自然,不见丝毫烟火气,与植芝演示的技法神似而形不似,带着摩文仁自身武学的烙印。


    道场(陋室庭院)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惊讶地看着摩文仁。


    植芝站在廊下,静静地看着这一幕。冬日稀薄的阳光照在他身上,在他那总是古井无波的脸上,缓缓勾勒出一抹极淡、却真实存在的笑意。那笑意如同破开冰层的第一缕春风,虽浅,却蕴含着无限生机。


    摩文仁收势,有些不确定地看向植芝。


    植芝对他微微点了点头,目光中充满了毫不掩饰的赞许。


    那一刻,摩文仁知道,他突破了那层壁障。不是变成了另一个植芝盛平,而是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融合了“刚”与“柔”的道路。


    寒冬虽未过去,但在那相视一笑的瞬间,仿佛已有新芽,在冰雪覆盖的土地下,悄然萌发。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