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章 锦帐藏心

作者:无情小猫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次日陆云舒刚踏入府门,便见正厅方向传来细碎的说话声。她脚步微顿,侍女轻声道:“小姐,是大小姐回来了,正和夫人说话呢。”


    陆云舒抬步走去,掀帘便见主位上坐着母亲苏氏,下首立着一道窈窕身影。那人一身石榴红蹙金绣裙,鬓边斜簪一支赤金点翠步摇,正是她的长姐陆念璃。只是那明艳的妆容下,眼底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倦色。


    “姐姐回来了。”陆云舒轻声唤道。


    陆念璃转过身,脸上瞬间漾开温婉的笑意,走上前牵住她的手:“舒儿,方才还和母亲念叨你,倒是巧了。”指尖相触,陆云舒却觉出她掌心的微凉,正想开口询问,却见苏氏笑着打断:“你们姐妹许久未见,去念璃院里说话吧,我让厨房备些你们爱吃的点心。”姐妹二人移步至“汀兰院”,刚坐下,陆念璃便屏退了左右。屋内只剩两人,她脸上的笑意淡了些,端起茶盏的手微微收紧,目光落在窗外的芭蕉叶上,似是在斟酌什么。陆云舒瞧着她模样,轻声问:“姐姐可是有心事?”


    陆念璃指尖一顿,茶水晃出细碎的涟漪。她抬眸看过来,眼底闪过一丝复杂,终究还是摇了摇头:“没什么,只是今日进宫赴宴,见了些烦心事罢了。”她这话半真半假。方才宫中宴席,她隔着人群望见了大理寺卿谢砚辞。那人一身玄色绣蟒朝服,正垂眸听着身旁官员奏事,侧脸线条冷硬,眉眼间依旧是她记忆里的清隽模样,可方才擦肩而过时,他看向她的眼神,却淡得像从未相识。


    三年前,她随母亲去城外慈云寺上香,返程时遇山匪劫道,是恰巧途经的谢砚辞出手相救。那时他尚是未及冠的少年郎,却已剑法卓绝,将她护在身后时,脊背挺得笔直。后来几番偶遇,他为她讲解过书院外的楹联,她也曾为熬夜断案的他递过一盏热茶。那段时日的相处,像檐下的月光,悄无声息地落进了心底。可后来谢砚辞骤然断了往来,连她生辰时送去的贺礼,也被原封不动退回,她以为是自己的心意唐突了他,便将那份情愫悄悄压在了心底。她不知,谢砚辞并非无意疏远。那时他正因一桩旧案牵扯出皇室秘辛,处境凶险,怕连累丞相府,更怕护不住她,才故意摆出冷淡模样,连贺礼都不敢收下,只在无人时,对着她送的那方未拆封的砚台,沉默半宿。这些年他步步为营,执掌大理寺,断尽冤狱,只为能有足够的能力护住想护的人,却不知她早已误会了他的冷漠。


    “姐姐在想什么?”陆云舒的声音拉回了陆念璃的思绪。她回过神,勉强笑了笑:“没什么,倒是你,今日出去可有遇见什么有趣的事?”正说着,院外忽然传来小厮的通报:“大姑娘,大理寺派人送了东西来。”陆念璃的心跳猛地一滞,手中的茶盏险些滑落。她强作镇定,吩咐道:“拿进来。”小厮捧着一个紫檀木盒走进来,躬身递上。陆念璃指尖颤抖着打开,盒中并非什么贵重之物,只是一支雕着竹节的玉簪,簪尾还留着一道细微的裂痕——那是当年她被山匪追赶时,不慎摔断的,后来落在了谢砚辞手中。玉簪下方压着一张素笺,上面是她熟悉的清瘦字迹:“旧物奉还,顺问安好。”她认得这簪子,也认得他的字,可那句“旧物奉还”,在她看来却成了彻底的划清界限,仿佛在说过往种种皆是云烟,该就此了结。她攥着玉簪,指节泛白,眼底涌上一层湿意,却强忍着没让眼泪掉下来。“知道了,赏来人。”她声音微哑,待小厮退下后,便将木盒狠狠锁进了妆奁最深处。


    窗外的芭蕉叶被风吹得沙沙作响,像极了她此刻乱作一团的心。她以为他早已厌弃过往,却不知谢砚辞此刻正站在丞相府外的老槐树下,望着汀兰院那方亮着灯的窗,手中握着一枚他当年特意为她打磨的、却始终没敢送出的平安扣,眼底满是隐忍的酸涩。他不敢靠近,怕自己此刻的身份依旧会给她带来风波,更怕她早已不愿再与自己有任何牵扯。两人隔着一道院墙,揣着同样沉甸甸的心事,忍着翻涌的思念,却都以为,对方早已将自己从心底彻底剔除。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