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家老宅的客厅里,上等的龙井茶,正飘着袅袅的热气。
书振和萧辞,相对而坐。
这已经不是他们第一次私下会面了。自从书振回京,除了为萧辞调理身体,两人也常常在一起,谈论朝局,议论民生。
书振发现,这个权倾朝野的摄政王,并非外界传言的那般冷酷无情。他有雷霆手段,更有治国安邦的雄才大略。他对朝政的见解,对未来的规划,常常让书振这个在官场沉浮半生的老臣,都为之惊叹。
而萧辞,也对书振的博学和刚正,愈发敬重。
今日的谈话,气氛却与往日有些不同。
萧辞显得,有些……紧张。
是的,紧张。这个词,用在摄政王身上,简直是天方夜谭。但书振却敏锐地捕捉到了。
他端起茶杯,慢悠悠地吹了吹,没有说话,等着对方先开口。
萧辞清了清嗓子,似乎在组织语言。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放下茶杯,站起身,对着书振,郑重地,深深一揖。
“书侍郎。”
他这一拜,行的不是君臣之礼,而是晚辈对长辈的大礼。
书振心中有数,却故作惊讶,连忙起身扶他:“王爷,您这是何意?快快请起,折煞老臣了。”
萧辞却没有起身,他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着书振,语气是前所未有的认真和诚恳。
“书侍郎,今日,萧辞不以摄政王的身份,而是以一个晚辈,一个倾慕者的身份,前来府上。”
“我,想向您,求娶令爱,锦艺为妻。”
虽然早已料到,但当亲耳听到萧辞说出这句话时,书振的心,还是重重地跳了一下。
他没有立刻答应,而是重新坐了回去,看着萧辞,缓缓说道:“王爷,您乃是当朝亲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小女虽是老臣的掌上明珠,但终究有过一段嫁娶,身份上……怕是与王爷不相匹配。”
他这是在提醒萧辞,书锦艺是二婚。皇室宗亲,最重颜面,娶一个二婚的女子为正妃,前所未有。
“身份,在我眼中,从不是问题。”萧辞的回答,斩钉截铁,“我倾慕的,是书锦艺这个人。是她的才华,她的坚韧,她的胸襟。与她曾嫁过谁,毫无关系。”
“更何况,她与谢清珵那段婚姻,是如何而来,你我心中都清楚。那不是她的错。”
书振点了点头,又问出了第二个,也是最关键的一个问题。
“王爷富有四海,将来……府中怕是少不了姬妾美人。小女锦艺,性子要强,老臣怕她……受不得委屈。”
这是在问,你将来会不会纳妾?
萧辞笑了,他直起身子,看着书振,眼中带着一种许诺江山般的郑重。
“书侍郎,您放心。”
“我萧辞此生,只会有锦艺一位妻子。我的王府,也只会有她一位女主人。”
“我不仅绝不纳妾,更会尊重她所有想做的事情。无论是经营仁心堂,还是兴办义学,我都会是她最坚强的后盾。”
“我求娶她,不是想把她变成一只养在笼中的金丝雀,而是想与她,成为并肩而立的伴侣,一同看这山河万里,世事变迁。”
这番话,让书振彻底动容了。
他能听出,萧辞说的每一个字,都发自肺腑。
一个男人,尤其是一个站在权力顶峰的男人,能做出这样的承诺,需要多大的决心和诚意。
他知道,女儿,没有选错人。
“王爷的心意,老臣明白了。”书振站起身,对着萧辞,回了一礼,“只是,此事体大,婚姻大事,总要问过小女自己的意思。还请王爷,给老臣一点时间。”
“应该的。”萧辞点了点头,“我等您的答复。”
……
当晚,书振将书锦艺叫到了书房。
父女二人,在灯下对坐。
书振将今日与萧辞的对话,一五一十地,都告诉了女儿。
“……他的承诺,为父信了。但最终的决定权,在你手上。”书振看着女儿,温和地说道,“锦艺,你告诉为父,你自己的心意,到底如何?”
书锦艺低着头,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
她的心,很乱。
她对萧辞,没有感觉吗?
不可能。
从最开始的相互试探,到后来的联手对敌,再到如今的彼此扶持。
这个男人,早已在她心中,占据了一个无可替代的位置。
在她被流言蜚语攻击时,是他,默默地站在她身后。
在她为父亲的冤案奔走时,是他,为她扫平了一切障碍。
在她散尽家财赈灾后,是他,不动声色地,为她填补了亏空。
他懂她,敬她,支持她。
这样的一个男人,她如何能不动心?
只是……她有过一次失败的婚姻。那三年的隐忍和压抑,让她对“嫁人”这件事,本能地带有一丝畏惧。
她害怕,自己会再次失去自我,成为某个男人的附庸。
“锦艺。”书振看出了女儿的犹豫,他伸出手,握住了女儿微凉的手,“你不用怕。”
“你已经不是三年前的你了。现在的你,有自己的事业,有自己的底气。你不需要依附任何人。”
“萧辞他也承诺了,会尊重你的一切。为父相信,他不是谢清珵。他能看到的,是真正的你。”
“婚姻,不该是束缚你的牢笼,而应是让你飞得更高更远的,那阵东风。”
父亲的话,像一束光,照亮了她心中的迷雾。
是啊,她怕什么呢?
她早就不再是那个,需要靠婚姻来决定自己命运的弱女子了。
她回想起,与萧辞相处的点点滴滴。
他看她时,眼中那毫不掩饰的欣赏。
他们并肩站在舆图前,商议天下大事时的默契。
他将那叠地契推到她面前时,那不容置喙的霸道。
他抱着小皇帝,安抚他时,流露出的那一丝难得的温情。
这个男人,是立体的,是真实的。他有冷酷的一面,也有温柔的一面。
而他所有的温柔,似乎,都只给了她。
书锦艺抬起头,看着父亲关切的眼神,心中,终于有了答案。
她缓缓地,郑重地,点了点头。
“父亲,我……我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