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十六章 保密就在身边

作者:小葱香菜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星盾泄密案的侦查仍在内紧外松的情况下继续推进,国通集团一年一度的“保密你我他”安全宣传月正式拉开帷幕。


    作为重头戏的保密宣传文艺汇演,将集团礼堂变成了一个洋溢着别样热情的海洋。


    巨大的红色横幅高悬舞台上方,“筑牢保密防线,护航集团发展”的金色大字在灯光下熠熠生辉。


    观众席上几乎找不到空闲的位置。集团高管和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坐在观众席的前几排,后面是按区域落座的各部门的员工。


    甚至在礼堂入口处和过道里,也站了不少赶来看表扬的员工。


    大家脸上都带着期待的笑容,交头接耳猜测今年的节目,空气中弥漫着兴奋的嗡鸣,仿佛无数只振翅的蜜蜂。


    灯光渐暗,又骤然亮起。


    一男一女两位英姿飒爽的主持人精神抖擞地登台,男士一身剪裁得体的西装,女士身着绛红色的西服裙,二人神采熠熠,宣布汇演开始。


    霎时间,礼堂内掌声热烈响起,汇成一股暖流。


    “第一个节目故事《‘铁桶计划’背后的忠诚》,表演者,研发中心,徐凯。”


    舞台灯光渐次收敛,最终凝聚为一束孤独而炽烈的光柱,垂直刺穿黑暗,笼罩舞台中央的徐凯。


    全场陷入一种屏息般的寂静,连空气都仿佛凝固了。


    徐凯的声音低沉而凝重,每一个字都像沉甸甸的石子,投入寂静的深潭。


    “1934年夏天,江西苏区上空阴云密布,山雨欲来。敌人调集百万大军,布下一个代号‘铁桶’的死亡陷阱——重兵如铁桶般层层合围,企图将中央红军彻底绞杀于瑞金城下!”


    灯光陡然变幻,冷冽的蓝光笼罩舞台,象征层层铁壁。观众仿佛能感受到那令人窒息的压迫感。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道微光刺破铁幕——特工卢志英与他的妻子,如两粒沉默的种子,悄然潜入风暴中心。


    “他们以生命为赌注,换取了敌人‘铁桶计划’的绝密核心:进攻路线、兵力部署、封锁时间……字字关乎数万红军的生死存亡!”


    徐凯微微一顿,目光如炬扫过全场:“可这承载着生死的绝密情报,如何穿越敌人密如蛛网的封锁线?”


    一束暖黄的追光温柔亮起,照亮讲述者手中一本泛黄的旧字典。


    徐凯缓缓翻开,指尖轻柔拂过书页:


    “看,就是这本普通的学生字典。卢志英将情报以密写技术悄然藏入它的夹页之间。纸页无声,却承载着千钧重担——它必须抵达瑞金!”


    舞台灯光骤然转为急促闪烁的红光,刺耳的警报声效撕裂寂静。


    “护送它的,是交通员项与年。他知道,带着这样一本崭新的字典穿越封锁线,无异于自投罗网。


    “时间就是生命,红军危在旦夕!在荒僻的山道上,项与年做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选择——”


    追光猛然聚焦于徐凯颤抖的双手。他身体紧绷,仿佛正经历着那惨烈的瞬间:


    “他,猛地抓起路边的石头!一下,又一下!狠狠砸向自己的门牙!


    “鲜血瞬间喷涌,染红他的衣襟!接着,他撕烂衣衫,用泥污涂面,将滚烫的情报深藏于污秽的袋子中,上面覆盖着发馊的食物……


    “一位满口鲜血、衣衫褴褛、散发着恶臭的‘疯乞丐’,就这样诞生了!”


    全场寂静,仿佛能听到血液滴落的幻音。听众屏住呼吸,瞳孔因震惊而放大,有人甚至因为震惊,不由紧紧捂住了嘴。


    “他爬过泥泞,爬过荆棘,爬过敌人冰冷的刺刀和怀疑的目光!靠着一双血肉模糊的脚和一颗滚烫的心,硬生生爬进了中央苏区!


    “当周副主席接过那本染血的字典,破译出‘铁桶计划’的刹那,红军主力得以在敌人合围的最后时刻,如利剑般突出重围——近九万将士的生命,在这本字典的指引下,闯出了一条生路!”


    徐凯的声音随着故事的推进和高潮迭起,因激动变得颤抖。


    舞台灯光转为沉郁肃穆的暗红。


    “然而,暗夜中的持灯者,终有燃尽之时。卢志英同志,这位字典计划的策划者,十四年后因叛徒出卖,身陷魔窟。烙铁烫身,竹签钉指……特务们用尽人间酷刑,妄图撬开他的嘴。可他,始终沉默如钢!


    “最终,在南京雨花台的黑夜里,他被特务活埋。据说,当棺盖钉死时,里面仍传来不屈的抓挠声,那是一个忠诚的灵魂,对信仰最后的捍卫!”


    徐凯沉默良久,舞台只余下沉重而压抑的呼吸声。


    他缓缓举起那本道具字典,在追光下,它宛如一座丰碑:


    “同志们,这本字典很轻,轻得可以夹在书页里;这本字典又很重,重得承载着九万红军的命运,重得需要用生命去传递,用生命去守护!”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如同金石相击,在寂静中轰鸣:


    “这就是保密的分量。它从来不是冰冷的条文,它是忠诚的脊梁,是无声的誓言!是暗夜中,我们心中那盏永不熄灭的灯!”


    灯光骤然全亮,如旭日东升,驱散所有阴霾。讲述者紧握字典,目光如炬,扫视全场。


    台下一时间,没有掌声,没有言语。只有一片寂静的震撼,和无数双湿润而坚定的眼睛。


    徐凯讲的这个故事像一颗沉重的石子投入心湖,激起了全体观众对保密工作最深沉、最直观的敬畏。


    它无声地告诉所有人:保密,是沉甸甸的责任,是融入骨血的使命。


    故事带来的凝重氛围还未完全散去,舞台灯光骤然变得明亮轻快。


    财务会计部的几个年轻人带来了小品——《如此“保密”要不得》。


    小品以夸张幽默的手法,展现了一个“马大哈”员工李多多在涉及保密的日常工作中的违规行为和严重后果。


    在演员活灵活现的表演下,李多多展示了一连串的“违规行为”:


    ——将标有“机密”字样的文件随意摆着办公桌上,就去上厕所;


    ——在公共办公区,对着电脑屏幕上的项目架构图大声打电话,全然不顾周围人来人往;


    ——为了图省事,竟然用严禁处理涉密文件的电脑处理涉密文件;


    ——直接用微信的拍照功能翻拍涉密文件,并发送给相关人员;


    ——办公室角落那个象征安全的保险柜,被他当成了杂物柜,里面塞满了杂书和杂物;


    ——最“绝”的是,他把一份重要的纸质文件折成了纸飞机,在办公室里“试飞”,结果“飞机”一头扎进了清洁工的垃圾袋……


    当保密安全检查组突击检查时,李多多手忙脚乱,情急之下想把一份密件塞进碎纸机销毁“证据”,结果操作失误,碎纸机卡壳,密件一半在外一半在内,狼狈不堪……


    “哈哈哈……”


    观众席爆发出阵阵笑声。


    别看财会部的同事们是临时客串,可他们夸张的肢体语言、贴近生活的细节和巧妙的包袱设计,让整个舞台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大家哈哈大笑之后,回味脑海的是深深的反思。


    每一个“马虎”的场景,都精准地戳中了日常工作中可能存在的保密漏洞和麻痹思想。


    “这个小品有意思,看似轻松,麻痹大意的危险就在眼前。”


    “我看完,其实感觉脊背发凉——原来,泄密的隐患,就在每一个细节。”


    “是呀是呀,看似无伤大雅的“小马虎”,可能就是一个个“坑”呢!”


    ……


    ……


    当小品演员在掌声和笑声中谢幕,主持人带着神秘的笑容再次登台:


    “接下来,请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我们战斗在保密工作最前沿的守护者们——办公室保密处的四位同事!


    “他们带来的节目是——三句半《筑牢保密盾》。”


    “表演者:肖晋、赵晓晴、马鑫、陈然。”


    “嚯——!”


    台下瞬间热闹了起来。


    平时这些保密处的同事,要么在严肃地检查保密执行情况,要么在深入地与员工谈话保密规范,给大家给人一种神秘而严谨的印象。


    此刻,他们居然要登台表演?还是充满欢快和激情的三句半?


    巨大的反差瞬间点燃了所有人的好奇心和热情。


    掌声中,只见肖晋、赵晓晴、马鑫、陈然四人,身着统一干练的深色西装,精神抖擞地走上舞台。


    肖晋手持小鼓,赵晓晴拿着小镲,马鑫提着铜锣,陈然——他是那个负责点睛之笔“半句”的“包袱角”。


    这身行头配上他们平时一丝不苟的形象,本身就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喜剧效果,台下又是一阵善意的哄笑和更热烈的掌声。


    “咚锵!咚锵!咚咚锵!”


    随着肖晋沉稳有力、节奏分明的鼓点,节目正式开场。


    锣鼓一敲震天响,


    保密话题听我讲。


    各位同志请注意,


    听好!


    陈然这第一声“听好!”字正腔圆,掷地有声,配合他那严肃中带着点“你们都得认真听”的表情,效果奇佳,台下立刻响起一片叫好声和掌声。


    ……


    保密法规是铁律,


    认真学习莫迟疑。


    争当保密排头兵,


    我来!


    安全保密重如山,


    核心要义记心间。


    贯彻执行无折扣,


    筑牢!


    秘密等级分得清,


    绝密机密和秘密。


    时刻管理不松懈,


    严守!


    保密文件是命根,


    保险柜里锁得深。


    桌上随意是大忌,


    记心!


    保密检查常态化,


    月月清查不能落。


    疑似文件速清理,


    重要!


    文件传递守规矩,


    流程步骤严又密。


    按章办事不逾矩,


    好样!


    信息时代浪潮涌,


    保密挑战新又重。


    网络风险要警惕,


    慎行!


    个人手机要管严,


    涉密信息绝不拍。


    安全红线莫触碰


    切记!


    ……


    四人配合默契,节奏流畅。


    讲到保密法规是铁律时,肖晋的鼓点变得坚实有力,发人深省;


    说到文件要锁深时,赵晓晴的小镲发出“嚓”的一声脆响,仿佛保密柜的锁芯扣紧;


    提到手机要按规定使用管理时,马鑫的铜锣“哐”地一响,如同警钟长鸣,催人上进;


    尤其当陈然强调最后“半句”时,他眼神锐利,手势坚决,配合锣鼓镲的重音,仿佛在舞台上筑起一道无形的铜墙铁壁,将保密意识深深打入观众心中。


    ……


    微信群里慎发言,


    敏感话题严禁传。


    谨言慎行保平安,


    点赞!


    保密责任扛在肩,


    协同配合心相连。


    常抓不懈筑长城,


    用心!


    保密防线钢铁铸,


    人人有责同守护。


    争做模范立标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