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4章 金刀既以刻

作者:唯唯而川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泰始十年,司马炎又举行了一次全国选美。


    再到后来灭孙吴时,他又将孙吴国主孙皓后宫五千佳丽全部收入自己后宫,此时的司马炎后宫人数已经达一万余人。


    面对如此庞大的后宫规模,司马炎面临“幸福的烦恼”:


    晚上翻谁的牌子?


    正常人可能会搞个“绿头牌抽签”,但他玩出了新高度——羊车望幸:


    坐着羊拉的小车在后宫瞎逛,羊停在哪位妃子门口,当晚就临幸谁。


    饶是当年的荒唐的汉灵帝,也只是下令自己的后宫女子不得穿裤子,方便他随时宠幸。


    天幕上画面一转,司马炎悠哉的坐在羊车上在后宫溜达。


    而后宫的女子们为了让皇帝留宿自己,也是奇招频出。


    听说羊喜欢咸味儿,有人在门口台阶上洒盐水,羊舔着盐就不肯走了。


    也有人在门前种竹子,夏天遮阳、冬天挡风,羊觉得舒服就会多停留。


    更有妃子把羊爱吃的苜蓿磨成粉,拌在蜜糖里涂在门框上,羊舔得不亦乐乎,直接“定点打卡”。


    「司马炎一统后分封宗王近三十位,每一个宗王皆食邑万户以上,且拥有独立治国权,晋朝的天下俨然成了一个个国中之国。」


    西汉时期


    刘彻看傻眼了,选妃万人,分封诸王!


    前一条是个人荒唐咱们先不说,就后面的分封诸王是不是脑子进水了?


    当年高祖皇帝分封的诸王让他们后世子孙头疼了多久?


    七王之乱历历在目!


    如今又是费尽心思搞了个推恩令,目的就是为了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加强中央。


    司马氏的人不读书吗?


    他们大汉已经把错误的路走了一遍了,居然还要蹚浑水!


    南郡


    “嘿!这贼人玩得挺花啊!”张飞咂舌不已:


    “数万人的后宫,一天一个,几十年都能不带重样的!”


    张飞自己刚话落,画面感就油然而生了,乖乖!司马炎铁肾啊?


    刘备相对比较沉默了,孔明在一旁掐算道:


    “一女子便是一户人家,成年后又是一处人家,数万宫人不知破碎了天下户啊!”


    “君王尚且如此,臣下岂能不有一学一?”


    “如此下来,天下能有穷人立锥之地?”


    与此同时,各朝时空的皇帝们心态也有不同。


    很多人都想掰开司马炎的脑子看看,里面是不是全都是黄色废料。


    也有人比较羡慕,例如杨坚。


    隋文帝:老表,你的生活我的梦。


    “以前还觉得刘寄奴灭了人家司马氏满门太残忍了,如今看来做得太对了!刘寄奴....啊,是宋武帝,人家这叫做为民除害啊!”


    “宋武帝灭人满族残忍吗?一点都不残忍!”


    “这杀得可太好了!”


    “司马氏的后人凭借着祖宗的功绩祸害了诸夏上百年了,该享的福都享了,难道就因为一句先人之错就不可以免罪了吗?”


    “该杀!”


    “晋朝的读书人也没几个好人了!”


    “我嘞个乖乖,一百四十万亩的庄园啊!俺们村都没这么多地。”


    天幕下,无数的古人们纷纷唾骂。


    许多普通百姓懂不了深刻的大道理,但他们也知道什么样的皇帝是好皇帝,什么样的官才是好官。


    士族们一个个都这样奢靡了,那他们族中出来的子弟能有几分本事?


    察举为官后不又是一个为祸地方的大贪官吗?


    此时此刻,汉文帝站在群山之巅只觉倍感寂寞。


    他掐着手指头算了下,算上秦王子婴和,他就是诸夏第六个皇帝。


    如果不算自己哥哥以及子婴的话,他就是第四个皇帝。


    诸夏有四百九十五位皇帝,而朕排名这般靠前,前无参考案例的情况下,只是略微出手,就已经到了巅峰吗?


    想到这里,刘恒摩挲着下巴,开口道:“原本还想以一个普通皇帝的身份,好好学习一下后世王朝的治国方法。”


    “看了半天只让朕看到了恶心二字。”


    “实属提不起兴致继续观看啊!”


    ......


    「所以再看一遍刘裕对司马氏皇族和东晋门阀士族的清算,也无怪乎人家残忍了。」


    「同样,刘裕的崛起,也让金刀之谶的预言再度被人们忆起。」


    金刀之谶从东汉末年至唐朝犹如一把达克里斯之剑,始终悬在每个王朝的皇帝脖颈上。


    西晋初年,一本《太上洞渊神咒经》的道教书籍,有着这样一则谶语。


    谶语说: “汉魏末时,人民流移,其死亦半。中国人民悉不安居,为六夷驱迫,逃窜江左。”


    而等到“刘氏五世,子孙系统先基,至甲午之年”。


    便可“刘氏还住中国,长安开霸,秦川大乐。六夷宾服。”


    说人话!


    满满当当写满了四个大字:刘氏复兴!


    东晋时,也有一段流传极广的民谣: “金刀既以刻,娓娓金城中。”


    于是等到南朝齐时,史书也有如此记载:


    “世祖在便殿,用金柄刀子治瓜,晏在侧曰:“外间有金刀之言,恐不宜用此物。”世祖愕然。”


    金刀的谶语连皇帝使用金柄刀子都成了忌讳,金刀之谶的巨大影响力可见一斑。


    「甚至金刀之谶的魔咒,英明如唐太宗也不能幸免。」


    昔年汉光武帝收留了南匈奴人,在五原城外八十里修建了城邑并划出草场给予投效的匈奴人,此后联姻数代人,匈奴王庭几有一半汉室血脉。


    黄巾之乱后,东汉朝堂愈发失势,南匈奴人趁此坐大。


    不但侵占了汉朝自古以来的漠南草原,甚至多次南下掠夺人口,意图坐大。


    南匈奴单于甚至不自量力的自比冒顿。


    直到曹操一统北方,北方诸胡还没个眼力劲儿时常掠边。


    曹孟德在中原受气很多,但你一个匈奴蛮子凭什么?


    就凭你匈奴王室也姓刘?


    建安十二年,曹操带着张辽等人北伐。


    狠狠给了北方的匈奴人和乌桓人一个大逼兜才让诸胡老实。


    其中挨了大逼兜的就有:


    赫连勃勃他太爷爷!


    ——


    (匈奴随母姓,南匈奴王族姓刘。)


    (刘去卑,东汉末年至三国初年南匈奴右贤王,赫连勃勃太爷爷、独孤信祖宗。


    呼厨泉,汉名失载,南匈奴单于,兵败后被曹操囚禁于邺城。


    被曹操扇了几巴掌后老实了,后被曹操分裂为匈奴五部。)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