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舟推开家门时,行李箱轮子与地板的摩擦声惊动了厨房里的人。
“爸爸回来啦!”小哲像颗小炮弹似的冲过来,手上还沾着面粉,在沈舟的西装裤上留下两个白手印。
沈舟一把抱起儿子,目光却越过小家伙的肩膀,落在厨房门口的那个人身上。许佳年系着那条他们一起在景德镇买的青花围裙,袖口挽到手肘,露出线条流畅的小臂。灶台上的锅里冒着腾腾热气,氤氲了他的轮廓。
“正好,”许佳年弯起眼睛,“三鲜饺子刚下锅,你最爱吃的。”
餐桌上已经摆了好几道菜:文火慢炖的红烧肉亮晶晶的,清蒸鱼身上铺着细细的姜丝,还有一碟碧绿的青菜。都是家常菜,却比任何米其林大餐更让沈舟心动。
饭后,小哲神秘兮兮地捧出一个系着蓝色丝带的礼盒:“我和许爸爸一起准备的!”
沈舟在父子俩期待的目光中打开盒子。那是一本厚厚的手工相册,封面用烫金工艺压着“八年”两个字。翻开第一页,是八年前《长安月》剧组的定妆照——两个青涩的年轻人穿着古装,在片场休息时不经意地对视,谁也不知道这一眼就是八年。
往后翻,时光在指尖流淌:第一次约会时被樱花雨淋湿的肩膀,冰岛极光下颤抖着打开戒指盒的手,领养小哲那天在福利院门口相拥而落的泪,第一次以一家人身份走上红毯时紧握的手……
最后一页是最新的全家福,小哲用蜡笔仔细描摹了三个人在阳台看星星的场景。画纸下方,稚嫩的笔迹工工整整地写着:“要永远在一起”。
沈舟的指尖在那些照片上轻轻摩挲,眼眶发热。他张开双臂,将儿子和爱人都搂进怀里。小哲咯咯笑着挤在中间,许佳年的手轻轻搭在他的背上。这个拥抱里,有洗衣液的清香,有厨房里残留的饭菜香,有属于家的全部味道。
夜深了,小哲抱着新得的星空投影仪睡着了。阳台的藤椅上,两个人并肩看星星。
“还记得我们第一次在这里看星星吗?”沈舟轻声问,手指无意识地绕着许佳年的衣角。
许佳年往后靠了靠,让两人的肩膀贴得更紧:“那时候我刚搬进来,阳台上空荡荡的,连盆绿植都没有。”他顿了顿,声音里带着笑意,“你非要给我讲星座,结果把猎户座说成了北斗七星。”
“现在不一样了,”沈舟指向角落里茂密的绿萝,小哲的自行车靠墙停着,晾衣架上还挂着校服,“这里到处都是生活的痕迹。”
“下周我要进组了,”许佳年突然说,“《云之南》,取景地在大理,估计要一个月。”
沈舟捏了捏他的手指:“带小哲一起去吧,正好暑假,我这边后期配音结束就飞过去探班。”
夜色渐深,远处城市的灯火与天上的星河遥相呼应。
沈舟忽然想起八年前,他们挤在出租屋里分食一碗泡面,许佳年把唯一的荷包蛋夹到他碗里时说:“总有一天,我们会有个大阳台,能一起看星星。”
如今星星还是那些星星,但看星星的人已经有了最温暖的归宿。
他们在星光下十指相扣,不需要华丽的誓言,只是这样并肩坐着,就已经许下了又一个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