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靠靠靠靠靠——!”蒋月明一阵哀嚎。
只顾着学新知识了,家里那三本崭新的、厚得像砖头一样的暑假作业,一个字儿都没动!
他看着面前大空白的厚试题,想跳河的心都有了。现在距离开学还有两天,作业进度为百分之零点一。
那零点一还是蒋月明的姓名,姓名也没写全,甚至只写了一个“蒋”字。
大半夜的跑去李乐山家门口喊救命,李乐山还真以为他出了什么事儿,急急忙忙地打开门,上下扫一眼蒋月明,这人看起来确实一副很着急的样子,穿着背心短裤就来了,仔细一看,鞋也没穿对,一边是拖鞋、一边是运动鞋。
“你、被劫了?”李乐山问,他表情有点疑惑。
“我还不如被劫呢!把我作业顺便劫走吧!”蒋月明哭丧着脸,他进门,放低了声音。
现在进李乐山的家门已经是个平常事儿了,跟进自己家一样,门都不用敲就能进来了。李乐山说钥匙在门外有一把,就放在门框上,奶奶年纪大了,总是忘带钥匙出门。
不怕被偷东西啊?那时候蒋月明问他。
那也得有偷的才行。
家里的钱基本都在存折里存着,那是他妈留给家里唯一的东西,零零散散算下来有两万多,奶奶一分钱也舍不得花,说是留给李乐山上大学才用的。存折锁在柜子里,上了三把锁,是家里最安全的一样东西。
哦,李乐山知道他为啥来了。他关好门,蒋月明已经钻进房间趴在书桌上找暑假作业了。虽然他不愿在李乐山跟前暴露自己品行不端的一面,但都死到临头了谁还管端不端呢?管不了那么多了,保住命要紧。命保不住,品行再端也没办法。
“奶奶睡了?”蒋月明一边翻一边问。应该确实睡了,他从家里飞奔出来已经十点钟了,林翠琴都准备睡觉了,听到外面的动静,还以为家里是进“贼”了。
推开门一看,原来是“家贼”——也就是蒋月明,背着书包,一副远走高飞的架势,不知道打算上哪儿去。
“又玩哪招啊祖宗。”林翠琴眯着眼,困意袭来。
“我去李乐山家里补作业,今晚估计不回家了。”蒋月明道,“明儿一大早我就回来,给你和甜甜买早饭。”
“注意着点安全啊!这么晚了。”林翠琴不怎么放心,想要送送他。
“怕啥,”蒋月明来不及穿鞋子,冲她摆了摆手,“就两步路,你就站阳台,保管能目送我一路狂奔到他家楼下……”
于是蒋月明就这么来了,他现在无暇顾及其他的,再不写真来不及写了。这场景他没少经历,往日里旁边坐着一起补作业的是韩江。不过是韩江的话没什么用,他连抄都不敢抄,指不定还没自己蒙的对的多。两个人一边抱怨一边写,进度慢的没办法。
李乐山给他找出来三本暑假作业,规规整整的,特干净,顺便很贴心的开了展小台灯。
蒋月明左手右手一起抄,听说左撇子是很聪明的,那什么爱因斯坦不就是左撇子吗?蒋月明也是,虽然他跟聪明沾不上什么边儿。左手抄英语,右手抄数学。字儿最多的蒋月明留到白天再写。
不知道的以为蒋月明这发愤图强的模样备战中高考呢。
“快,别光看我了,”蒋月明感觉到一股视线,他现在管不了这么多了,扔给李乐山一本语文,“乐乐,你帮我抄点。”
蒋月明现在友情地位上升了不少,直线上升,不带一点拐弯,都能使唤李乐山了。
“字儿写的丑、丑点。”蒋月明磕磕绊绊地道:“别顾及我,要多丑有多丑那种。”
要不是因为小白和他物种不一,蒋月明真想把小白抱过来帮自己写暑假作业,那字体应该差不了多少,估计可信度比李乐山还高。
奋笔疾书到凌晨三点半,蒋月明顶着俩黑眼圈实在是熬不住了,他看李乐山都带了一点重影。迷迷糊糊地想,怎么有俩李乐山呢。最后,眼睛一睁一闭,栽到书桌上了。脑袋狠狠地磕在桌子上他也没感觉到疼,这时候已经困的没知觉了。
那动静把一边帮蒋月明抄暑假作业的李乐山吓了一跳,他往旁边看去,这人已经睡过去了,手里还握着根笔。
房间里很安静,凌晨三四点,所有地方都是静悄悄地,连鸟叫声虫叫声都没有,只能听到自己的心跳。暑夏还是比较热的,对于这个偏北也不算特别北的小城来说,就前阵子热的能煎鸡蛋那点就能看出来。
李乐山房间里有一台旧风扇,年代很久远了,打爹妈刚结婚那阵就有了,比他的年纪还大一点。奶奶放在李乐山的房间里,让他热的时候记得插上电打开,他没开过,就在墙角落灰。
其实也称不上落灰,李乐山隔一段日子就会打扫卫生,从客厅到奶奶和自己的房间,那些容易落灰的地方,李乐山也总擦。
蒋月明个子比他高点,也比他重点。李乐山将他小心地扶起来,半拖半抱地挪到那张同样上了年纪的木板床上。床上只铺了一层薄薄的褥子和洗得泛白的床单。李乐山睡惯了不觉得硌,可能蒋月明会觉得,但是他现在这睡死了的模样,估计睡在哪里都没差。
他把电风扇轻轻地搬在了床边,插上电,听见扇叶运作的声音后,又坐回了书桌边。这个缝纫机改造成的书桌,陪伴了他许多个伏案苦读的日夜,但按他现在这蹿个头的速度,估计再过一两年,这狭小的桌面就容不下他了。
台灯有些不亮了,此刻灯光已经由橘黄变得昏黄。李乐山翻开蒋月明补了大半截的作业动起了笔,窗外偶尔有夜风溜进来,拂过他的耳畔。风扇的嗡鸣,蒋月明细微的呼吸声,在这寂静的深夜里交织在一起。一种奇异的、陌生的安心感,像温热的潮水,无声地漫过李乐山的心房。
这个房间从来就只有他一个人。设施很少,一张床、一台缝纫机、几个衣架做成的简易衣柜,大概就这些,更别提什么装饰了。所以显得没那么人气儿,不像一个小孩的房间。那些杂志、漫画、玩具、明星海报在这里统统没有,倒是试卷有不少沓……
从小到大用过的书本试卷,李乐山都仔细收着,在墙角越摞越高,占了好大一块地方。倒不是为了复习怀旧,只等着毕业时一股脑儿卖给收废品的。听说当旧书卖能贵点,几毛钱一斤,但谁会买小学生的旧书呢?没什么意思。
卖废品的话是四毛钱一斤,李乐山也不知道到底攒了多少斤,他也不指望能卖多少多少钱,只是放在废品站里,是他能想到的这些用过的课本、练习册、试卷的最大的价值了。
抄久了,手有些酸。李乐山停下笔,目光落在了窗台的水缸上,此刻小明正在睡觉,安安静静地,动也不动。
这个房间,在很长很长的时光里,除了奶奶偶尔进来,再没有其他访客。没有小猫,也没有小狗。再后来,连奶奶也渐渐少来了。
那时候,窗外的老槐树还没长得这般枝繁叶茂,墙上的爬山虎和凌霄花也远未攀满红砖。李乐山数着树上的槐花,一朵、一朵、又一朵。日子,就在这无声的计数中,一年、一年、又一年地滑过。
天色微亮,鸟叫声也开始了。至今也不知道是什么鸟总在窗边叫,是杜鹃吗?还是麻雀?太多了、太杂了,分不太清。三本写好的暑假作业被他整整齐齐地摞在一旁。他疲惫地趴在冰凉的桌面上,眼皮沉得再也抬不起来。
再后来,这个房间不再是只有他一个人了。
先是有小明,后是有蒋月明。
伴着微凉的夏风,李乐山昏昏沉沉的睡去,难得做了一个梦。在梦里,阳光透过槐树洒在书桌上,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槐花香。李乐山一个人坐在窗边,他盯着窗外的槐花出神,愣住许久,一天、一个月、一年。
恍惚间,耳边传来一声呼喊。李乐山睁开眼,不知自己到底身处何方,只记得那声音穿过了很远的距离,穿过了街道、人群,抵达他的身边。
他们好像隔着一座桥。那桥,像是车流不息的澧江桥。他们好像一个站在桥这边,一个站在桥那边。日光刺得李乐山眯了眯眼睛,他努力地睁开,妄图看清楚桥对面的人到底长什么样。
梦里,李乐山看见那人嘴角一张一合,好像在说些什么。他依旧发不出声音,只是不知为何,这次好像也有点听不清。只能凭借隐隐约约的口型判断那人到底说的是什么话。再想仔细看去,发现桥那边竟空无一人。
“乐乐!”
梦醒了。
李乐山猛地睁开眼,映入眼帘的,是蒋月明那张带着点担忧、又有点不好意思的脸。
只是这次眼前的人依旧在。
对某人的称呼发生了小转变[眼镜]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5章 一朵一朵又一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