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章 李乐山

作者:延回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为了少年、三巷、铁塔。”


    —


    蒋月明和李乐山认识十年。


    偶尔他觉得,这十年像是过了一辈子。


    1994年,蒋月明出生。2005年,蒋月明十一岁。十一岁这个年纪已经是那种上蹿下跳的年纪了。蒋月明这个人,在整个三巷都是出名的,倒不是因为他太优秀、太招人喜欢,是因为他太捣蛋了。


    今天谁家的小孩又跟他打架了、明天谁家的小孩又被他欺负了、昨个儿见到蒋月明带谁谁谁家的孩子去水库玩……


    反正只要巷子里的小孩一哭,八成就是蒋月明这小子又惹祸了。


    关键是没人管得了他,蒋月明的父母很早就走了,现在照顾他的是他妈的妹妹,也就是小姨。小姨名字叫林翠琴,听名字就知道是个温柔的女人,为了照顾蒋月明一家专门从南方搬来北方的,是个像水一样的南方姑娘。


    她管不了蒋月明,对待姐姐唯一的孩子,疼还还不及。并且,蒋月明见天没大没小的喊他“翠翠,”就冲这个林翠琴也从来不发火,可想而知蒋月明在家里的地位有多么的高了。


    因为这个,邻里对蒋月明这名字特敏感。打小就是个混小子,谁敢让自家的孩子跟他一块儿玩,那得每天心惊胆战的担心遭罪。不过就算是个个大人提起蒋月明都一副咬牙切齿的样儿,还是有不少孩子跟在蒋月明屁股后面。


    因为蒋月明这人仗义,并且特厉害。现在的小孩就佩服什么样的人,那就是蒋月明这样的。不知道因为什么缘故,他从小就比同龄人高半个头,身高一年蹿的比一年高。


    这个年纪还摸不着第二层冰箱柜的年纪,蒋月明就能开第一层了。


    盛平在夏天是很热的,天气又热又闷,闷得人心口发堵。蒋月明总穿着个背心,短裤,叼着一根冰棍就跑出去玩了,全然不顾林翠琴在后边喊他晚上早点回家吃饭。


    蒋月明小手一挥,看起来特帅气的头也不回地喊:“知道了翠翠!”


    林翠琴只能无奈地靠在门口笑,身后小妹妹弹出来个小脑袋,跟着蒋月明喊“翠翠”,林翠琴揉揉她的脑袋,嘴上说着,“你可别学你月明哥,那小子坏着呢。”


    梧桐树上的知了叫的像是比赛似的,一声比一声高,蒋月明坐在小卖部门口前的石头凳子上拿着蒲扇扇风,一边扇一边吐槽韩江这小子怎么还不来,说好了一块儿下河摸鱼来着。不知道又跑哪儿撒欢去了。


    韩江跟他家就搁着一条街,从幼儿园开始的交情,算下来也不少年。虽然现在他俩还是个小孩,但早早地就知道兄弟情义这词汇,现在对于不知道会不会放自己鸽子的韩江,蒋月明也就只能耐着点性子等。


    “韩江——”蒋月明隔了老远扯着嗓子喊,看清韩江和身后的女孩以后,眉毛一挑,不情愿了:“你怎么带她来了?!”


    这个“不速之客”是许晴。是整个巷子里,蒋月明唯一怕的人。光看许晴这人打扮,穿着小白裙,扎着两个麻花辫,看起来人畜无害的,但是可别被她这模样给欺骗了。下手那叫一个狠,他跟许晴做同桌的这些年,没少被祸害。


    韩江嘿嘿一笑,“许晴说跟我们一块儿玩呢。带上她呗。”


    “我们是下河,不是去上舞蹈班。”蒋月明看着许晴这身打扮,“到时候她妈拿扫帚打我们跑都跑不及的。”


    带上许晴一块儿的话,下河只能作罢。本来今天他是想去河边抓泥鳅和蝌蚪的,现在好了,只能坐在石凳上看老大爷们下象棋,看一群老头围着象棋杀的昏天黑地。


    “今儿你迟到了,得请我吃两根冰棍。”蒋月明热得用手扇风。


    蒲扇去哪儿了?被韩江那孙子拿去给许晴扇风了。


    “你猜韩江的钱去哪儿了?”许晴突然出声,笑着看蒋月明。


    蒋月明被这人笑得心里发虚,这小姑娘活脱脱一个笑面虎,还能去哪儿了,准被拿去给你买什么东西了呗。


    “校门口的文具店卖红色的蝴蝶结发卡,两块钱一个,我给许晴买了俩。”韩江说起来还挺自豪。


    蒋月明在一边听的没脾气,眉头皱的跟什么似的,看着好哥们儿这没出息的样儿,他翻了个白眼,校门口文具店的游戏卡还两毛钱一张呢,韩江怎么不给他买两张。四块钱够买20张。想起这个,心里更不舒坦了。


    “我说呢,这大红蝴蝶结放你头上跟个挂件似的。”


    “你说两句好听话会怎么样呀。”许晴生气了,脸撇向一边。


    蒋月明坐在石凳上,耳边充斥着夏日的蝉鸣声还有韩江安慰的声音,心想,真想去澧江捉鱼。


    澧江是市里最大的一条河,至于这条河为什么叫“江”,这个说法纷纭,反正没一条准确的,蒋月明就爱喊什么就喊什么了,“江”听起来比“河”气派,就跟韩江的名字似的,韩江这名儿听起来是不是比韩河好听多了。


    此时的韩江只顾着安慰许晴,还不知道自己被蒋月明在心里改了个名儿。


    “哎月明,你认识李乐山不?”韩江问。


    “谁?李……乐山?”蒋月明脑海里搜索一下这个名儿,“李乐山不认识,我只认识乐山广场。”


    乐山广场是附近最大的一个广场,翠翠总带着他和妹妹去广场中心的菜市场买菜,那儿的菜比超市里的便宜点。


    “你不认识他?”韩江心里疑惑。


    “他是什么出名儿的人吗?”蒋月明比他还疑惑,合着这个什么什么乐山,这么有名的?难道是他蒋月明落伍了吗?


    “就那个,巷子西头……哑巴啊。”韩江压低声音道。


    “哦……”话音刚落,蒋月明就知道了。


    提起李乐山这个名儿,蒋月明不知道。但是提起哑巴,蒋月明就知道了。


    在三巷,最出名的小孩,一个是蒋月明,另一个就得是李乐山。只是几乎没人喊他李乐山,基本都喊他“哑巴”。在这种地方,谁家的闲事儿一出门就满天飞,那种传播速度堪比尹桂英吼人的速度再翻个几倍。尹桂英是他班主任。虽然蒋月明从没见过这人,但是听还是听说过的。


    “他会说话了啊?”蒋月明不知道韩江为什么提起他。


    “不是!就是前阵子我看见王浩欺负他,王浩……”韩江说的小心翼翼,生怕被什么人听见,“就那个。”


    “我知道,王浩我还能不知道吗?”蒋月明倒是没他那么小心,王浩他化成灰都能认识。


    蒋月明只是闹腾,但是他不坏。王浩这人心眼就特坏了,仗着年纪大、身板大,巷子里不少小孩都被他欺负过,也不敢告诉家长,不然更得被针对。


    但是蒋月明不怕他,他也不对蒋月明使坏,因为知道蒋月明这人什么性子,会反抗,并且也能反抗,按句俗话来说就是王浩这人专挑软柿子捏。


    也许是韩江提过这件事在蒋月明心里留下了印象。回回放学道上,蒋月明多留了几个心眼儿。


    王浩是六年级的学生,也就比蒋月明大一岁,那个领口永远歪斜的家伙,收“保护费”、抢零食,劣迹斑斑。蒋月明有时候就觉得这人特幼稚,比他小妹妹还像小孩,这么大的人了还玩欺负人这一套,他特看不起王浩,打心里看不起,觉得这人欺负弱小是真的没本事,也没出息。


    反正因为韩江的话,阴差阳错的,李乐山这人名算是记在他的脑子里了。直到那张总是出现在校荣誉榜上的脸跟被人故意划烂的名字对上的那一刻,蒋月明傻在了原地。


    合着这个李乐山,就是校荣誉榜上常年挂着的年级第一,加上语数英三科的第一名啊。


    并且,蒋月明盯着李乐山的照片看了半天,这人怎么长得、怎么长得就那么帅呢。像小卖部老板总爱看的武侠片里那个男主小时候的扮演者,唉,比那个还要帅。


    这个年龄段的男孩,其实已经懂什么是帅、什么是不帅了。虽然都是鼻子眼睛嘴,但是还是不一样的。像是那个长得贼眉鼠眼的王浩,那就不能是帅的一挂,连一般都不沾边,算是丑的牛逼。而眼前的这个,没什么表情的男生,虽然眉眼还是稚嫩,可就是跟别人不一样。那张脸按现在的话来说,得是pro max 512G最高配置的水平。


    总之,李乐山这张帅脸映到蒋月明的心里了,于是,当这张脸真正意义上出现在蒋月明跟前的时候,他除了傻眼还是傻眼。


    按照韩江的话来说他是不是脑子磕在减速带上了,或者是什么别的情况。蒋月明觉得比这个要夸张,如果韩江也正儿八经的好好看看李乐山,估计脑子也得磕减速带上。


    这天,蒋月明抄近路,从教学楼后那条堆满废弃课桌椅的窄巷穿过去,急着去街尾的游戏厅找韩江。巷子里异常安静,只有远处家属院飘来的、断断续续的《新闻联播》片头曲,和呛人的炒辣椒味儿。


    就在他快走到巷子尽头时,脚步猛地顿住了。


    是李乐山。


    他穿着洗得有些发旧的蓝白校服,背影单薄得像一张纸。正低着头,极其专注地、一点一点地收拾着散落一地的书本和试卷,试卷上灰扑扑的脚印确实很显眼,还有李乐山胳膊上的擦伤也很显眼。


    这一切,没有愤怒的控诉,没有委屈的啜泣,只有一种沉重的、无声的隐忍,弥漫在闷热的空气里。


    这个场景,他曾经也见过,或者说经历过。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猛地冲上蒋月明的喉咙,堵得他心头发紧。他不知道自己站了多久,直到李乐山似乎有所察觉,收拾的动作微微一顿,却没有回头。


    蒋月明深吸了一口气,巷子里呛人的辣椒味和灰尘味直冲鼻腔。他往前走了几步,刻意放重的脚步声在寂静的巷子里格外清晰。


    终于他的影子覆盖了李乐山面前那片狼藉的地面。


    蹲着的少年身体几不可察地僵硬了一下,慢慢抬起了头。


    夕阳的余晖正好落在他脸上,鼻梁挺直,嘴唇抿得很紧,左脸上有一颗小小的痣。那张总是出现在校荣誉榜最顶端、被圆珠笔恶意划花过的脸,此刻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和疲惫,真真切切地在眼前。


    “你是几班的?”蒋月明干巴巴的问。


    李乐山听见声音,抬眸看了一眼蒋月明,又低下头继续开始整理试卷。


    没有听见答复,蒋月明又问了一句,“是不是一班的?”


    毕竟以李乐山这个牛逼的要死的成绩来看,他大概率是一班那个尖子班的。


    李乐山还是没回答,但蒋月明好歹瞄到了他的试卷,幸亏李乐山的字迹清秀,他能清楚的看清上面的名字、班级。


    “李乐山,”蒋月明生平第一次那么想管一个人,“明天放学你等我。”


    感谢鲸落宝宝的营养液~感谢阿樹的投雷~


    亲爱的大家好!2025.7.15也就是今天正式开新文了,讲的是李乐山和蒋月明这两个小朋友互相陪伴和成长的故事。故事贯穿小学—初中—高中—成年,四个阶段。


    慢热向、微群像,渴望在快节奏的时代写点慢节奏的生活。希望各位姐姐们多点耐心,我们一起慢慢走吧[摸头]欢迎收藏、欢迎养肥、最欢迎大家跟我互动!请帮我点个收吧拜托大家了[可怜]


    我的下一本《当打之年》帅强惨桀骜不驯受X有点小混蛋的少爷攻,关于梦想关于爱,感兴趣可以点点收藏哦[让我康康]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李乐山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