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章 望水村12(捉虫)

作者:风吹石子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吴小满摸摸荷包里的钱,感觉还是拿的少了,不知道等会儿够不够付账!


    李浔有砚台和毛笔,这两样就没买,他的墨快用完了,买了一块,还买了三刀纸,五本书(五经),一共花了四两三钱,也就是四千三百文。


    吴小满付钱时一阵肉疼,一个鸡蛋三四文,这得卖多少鸡蛋才能赚这些钱,他都有些算不过来了,只知道这些鸡蛋够把他埋了!


    即使前世见过世面,但那些东西毕竟不是他的,他该肉疼还是肉疼。


    他们每年靠种地,风调雨顺时能挣四十两,李浔身上花十几两,请三个长工花十余两,他娘每月吃药也要一两银子,除去这些,平时还得买油盐酱醋、夏收秋收请人也要花上一笔。


    吴小满本来觉得有四十亩地养书生不成问题,这一算,还是紧巴巴的。要是遇上天公不作美,怕是都不够花。


    即使再加上李浔十亩地的收成,还有家里的三十两存银,也很不保险。


    如今在镇上读书就花费这么多,等李浔考上秀才去县里,花费肯定更多。


    出了书坊大门,吴小满忍不住问:“以后还得买多少书?”这书本费可真贵!


    李浔生怕吴小满后悔送他读书:“我也不清楚。小满哥是不是觉得太贵了?如今我刚入私塾,五经都没学,得花费大量时间,若是以后选了本经,需要别的书我就租书抄下来,能省不少钱。纸我也会省着用,以前家里没钱,我练字都是用毛笔蘸水在桌子上练,每年用不了多少纸的。”


    虽然读书贵,但穷人有穷人的办法,他以往在村里读书,除了书本费,束脩只用一两,加起来每年花费三两左右。


    吴小满摆摆手:“是有些贵,但你也不必太过节省,只要你好好学,早日考上秀才,我就不心疼这些钱了。”


    虽然肉疼,但吴小满知道该花的地方不能省。不过经过今日,让他知道只守着家里的地过日子还是不行,得想办法赚钱。


    -


    吴小满摘下一把白蒿放进背篓里,感觉背篓已经装满了,他往下压了压,还能多装一些。


    在他身边是同样背着背篓的李水连,他的背篓要比吴小满的小些,背在身上他也能背的动。


    吴小满的背篓装满后,他又摘了几把放进李水连的背篓,等两人背篓都装满,便喊人一起下山。


    二月白蒿三月蒿。白蒿二月份刚刚长上来,里头是绿的,外头有一层白毛,是最鲜嫩好吃的,等到了三月,白蒿抽条长高,就成了一把蒿草,吃不成了。


    白蒿的吃法很多,能蒸能炒,也能剁碎包饺子或者包子,再或晒干泡水喝。


    吴小满今日摘的这些准备带回去一部分拌面粉做成蒸菜,一部分拿来炒鸡蛋。明日再摘一点晒干泡水喝。


    初春,地里的青菜刚种下,村里人都靠着山上的野菜过活,吴小满家也不例外,因此他要经常到山上摘野菜,供一家人吃。


    今日上山,李水心也想跟着,但她还太小,带着不方便,就只带了李水连,留李水心在家陪着娘亲。


    没走几步,他们就碰到了同样上山摘野菜的绿竹哥儿和他妹妹红竹。绿竹哥儿是李红婶子家的哥儿,比吴小满小一岁,和吴小满一起长大,关系很好。


    吴小满喊了他们一声算是打招呼,李水连也乖乖跟着喊了人。


    绿竹听到声音应了一声,过来和吴小满说了几句话,看到吴小满竹筐都满了:“你们准备走了?”


    “嗯,回去捡捡做饭。”吴小满回道。家里如今人多,做饭得费些功夫。


    绿竹:“行,你们先走,我再摘一点也走了。”


    两人没到家,大黄和大黑就出来迎接。到了家后,看到何月在做绣活,李水心拿了一根树枝在地上划拉。他们身边还放着掰好的蒜瓣,等明日就在门前种下。


    吴小满本以为李水心在乱划,走过去才看到她竟是在写字,吴小满问她写的什么。


    李水心扔下树枝:“小满哥哥,你回来啦,我在写我的名字呢!你看,李水心!”


    吴小满有些惊讶:“水心这么小就识字啦,可真厉害!”


    “嗯嗯,都是大哥教的!”


    “那大哥还教了你什么?”


    李水心掰着指头:“我的名字、大哥的名字、二哥的名字,还有爹娘的名字,还有千字文!以前在家,他每天都会教我和二哥认字,二哥会写的比我还多呢!”


    李水连放下背篓,也走过去写了几个字。他自小调皮,最不爱写字,但以前大哥非压着让他学。此时他却为自己认字而高兴,也想让吴小满夸他。


    自从他们跟着大哥来小满哥哥家里,小满哥哥对他们就很好,每天都有鸡蛋吃,做了事还经常夸他们。


    吴小满夸人时特别真诚,夸得两个小孩开心,没几日就喜欢围着他转。何月也看的稀奇,没想到吴小满那么受两个小孩喜欢。


    将白蒿淘洗干净准备做饭时,李浔下学回来了,身上挎着吴小满缝的布袋,手上拿着一本翻开的书,时不时还看一眼。


    见他们都在院子中,也走了过去。李水连、李水心见他回来都很高兴,叽叽喳喳说着今日干了什么。


    吴小满听到声音,从灶房中探出头:“小浔,回来啦,饭还有一会儿才能好,你先去屋里温书!”


    李浔应了一声,拿着书进了东厢房,温习今天柳先生教的《礼记》。五经他都没有学,如今入学只能跟着大家的一起学《礼记》。


    五经内容多,除了课堂所学,他还要自行研读先生教过的,不懂之处及时问先生,以便跟上大家。因此,最近他不敢放过一丝空闲,来回路上也会拿书背诵。


    吴小满和何月看他如此,这半个月什么活都不让他干,如今已经多学了很多内容。


    虽没干活,但吴小满每日的忙碌他也看在眼里,只想早日学成,唯有早日考中秀才才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


    温习了《礼记》中今日学的内容,李浔又翻到前两日学的内容温习。前两日的虽然记住了,但不多温习几遍,总是容易忘的。李浔虽然读书很有天赋,但他也并非过目不忘,全靠这这样记忆。


    温习完,李浔又将明日需要学习的熟读之后,才出了东厢房。


    蒸白蒿和白蒿炒鸡蛋的香味从灶房飘出来,饭已经做好了。但何平、刘大河、周小毛还没从地里回来,大家还未开饭。


    周小毛是家中新招的长工,年纪不大,十七岁。他家中孩子多,且是家中老幺,家里听说吴小满家招长工,就找了过来。


    何月和吴小满托人打听后,知道他品行没大问题,便让人过来干活。


    吴小满家院中打了水井,他们平时吃水不用去河边挑。做好饭吴小满看灶房水缸中的水不多了,便拿了桶和绳子出来打水。


    李浔见此,过去将吴小满打的水提到灶房。他虽然比吴小满矮一个头,但力气不小,并非文文弱弱的书生。


    吴小满问:“书温完了?”


    李浔点点头:“今天先生教的都会了。”


    吴小满:“听小心说你有空就会教小连和小心学字?”


    李浔:“是,家里只能供起我一个人读书,我就想着多教他们一些,能认字总归是好的。等过几日我适应了如今柳先生的进度,想继续教他们。”


    他没认字之前,家里签契书都要找人看,他认字后,家里就再也不用找人了。而且过年他也能写春联,能省下一笔钱呢!


    吴小满:“要不这样,你每晚花些时间教他们,我和小平也一起学。我等会儿给你拿些钱,你明日回来打些灯油。”


    吴小满还没见过李浔晚上读书,应该是怕灯油贵。他想学字,但白天忙,只有晚上睡前有时间。


    前世他从未想过习字,嫁到周家后,他们总会以此嘲笑他。如今他想习字,也不单是因为前世的事,而是知道习字有好处,虽然暂时用不上,但以后肯定能用上。


    李浔:“好,我还有钱。”刚去上学时,吴小满给了他一钱银子,让他需要时花,他一分钱还没花。


    第二日,李浔打了灯油回来,夜夜挑灯读书。半个月后,吴小满家的习字学堂开始了,李浔是夫子,学生有吴小满、李水连、李水心、何平。


    何平是吴小满使劲给他拉过来的,他从小就是个坐不住的人,听到学字就摇头,但吴小满用认了字以后出门不会被坑为缘由硬是将他劝了过来。


    吴小满知道何平想像他爹那样,他爹就是因为不识字吃了很多亏。何平怎么说也是他表弟,他也不想让表弟以后吃亏。


    李浔还是头一次教弟弟妹妹以外的人,他刚开始还有些紧张,但慢慢上着上着就不紧张了。


    何月看他们搞的有模有样也稀奇,站在窗外看了两天,看他们都学的认真,也没再看他们了。


    何月身体不好,觉多,她也不能跟着他们熬夜,每日都自己先去睡觉。他们在东厢房习字,何月在正房睡觉,互不打扰。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望水村12(捉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