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妈妈听见兰岚说要劈门,大惊失色,想要阻止却已经来不及了。
裴妤从丫鬟身后受惊地探出头来,便看见一袭白衣金钗的兰岚迎着风踏入侯府的地界,朝她缓缓行来。
门一塌,兰岚便一眼看见了远处正走来的裴妤以及身后跟着的丫鬟众人,慌慌张张的,哪有一丁点的侯府主母做派。
凭这就想让她堂堂王妃走丫鬟小厮走的侧门回娘家,是她们太高估了自己?还是太小瞧她兰岚了?
难怪这么多年了都没讨上老太太的欢心,更是没握上掌家之权。
裴妤被吓得不轻,待周遭没了声响才一点点地从丫鬟身后站出身,指着兰岚结结巴巴说道:“兰岚,你……你疯了吗?连门都劈了……要将这郡康侯府夷为平地吗?”
陶妈妈在府门口看见裴妤,立马意识到事态不对,挪着肥胖的身躯像只笨鸭子似得奔到裴妤面前,背对着兰岚朝裴妤一番挤眉弄眼。
兰岚回怼裴妤:“是陶妈妈说,府门坏了要修,我只是为侯府略尽薄力罢了。”
裴妤看陶妈妈的神情不对,就知道这里面是出岔子了,咿咿吖吖一阵,企图将这话圆过去,“就算是要修,也不急这一时啊,你现在劈坏了它,一时半会从哪找个门去。”
“堂堂侯府连个大门都没有,不是白白让京都之人笑话吗?”
陶妈妈也跟着打马虎眼:“是啊是啊,老奴不过是随口一提,王妃便火急火燎地动了手,老奴是拉也拉不住。”
兰岚一脸无所谓的模样,说道:“那又如何,不过是一扇门,你们若是不服气自管去找爹爹告上一通。反正我自小劈的府门,没有十扇也有八扇了。”
说罢还朝二人做个鬼脸。耍无赖,谁不会啊。
换在前世,兰岚尚还有可能会与陶妈妈起争执,但是今时今日的兰岚不想再为这些无关紧要的人与事浪费一丁半点的精力。
兰岚横眼看了一眼向裴妤,问道:“父亲呢,尚在何处?”
裴妤显然被兰岚的气势吓唬地愣住了,机械地回道:“老爷尚未下朝,不在府上。”
兰岚皱眉,心想道早知如此应该晚些出门的。
撇撇嘴,脸上情绪看起来并不大好,说道:“那我便先去慈安堂拜见祖母,等父亲下朝我便再去寻他老人家。”
说完便带着叶沉头也不回的走了。
裴妤看着兰岚远去的背影,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手不停的拍着胸脯,小心肝还在里面扑通扑通跳个不停。
陶妈妈还在裴妤边上火上浇油道:“夫人,大小姐一言不合就将府门劈作四散,一点都不将侯府、将夫人您放在眼中,等老爷下朝回府,夫人定要还好向老爷哭诉上一番。”
裴妤听完陶妈妈的话,心中十分不快,生气地道:“你快一边去,别给我添乱了。”
这个陶妈妈,给她惹事不说就算了,还挑拨她去老爷跟前告状。
兰岚是谁?那可是老头子心尖上的宝贝。别说是扇门了,正如兰岚所说那般,就算是十扇门,她想劈也就劈了,老头子知道了也只会夸她劈的好看、劈的妙。
裴妤安排了小厮抓紧时间将府门打扫一番,另外打发了人去城东铺子寻一新门回来装上。
估摸着时间,老爷就要下朝了,到时候回侯府见到这一番,才更是要说不清楚了。
兰岚带着叶沉一路穿过花园、水榭,再通过长长的游廊,向老夫人兰陈氏所在的慈安堂所去。
慈安堂位于郡康侯府的最里端,老夫人自兰岚的生母阮听竹死后,便一直居住在此,平日里诵佛念经,深居简出。
虽说如此,还是掌管着府中大大小事务,裴妤也只是顶了个侯府主母的名头罢了。
兰岑自在怀安王府被撞破与裴尽衷的丑事后,王府外院的高管事将其送回郡康侯府,并将事情经过原原本本的告诉了郡康侯爷兰相旬。
兰相旬客气的送走了高管事后,关起门来发了好大一通脾气。
兰岑因为这事,这段日子可吃了不少苦头,禁足在院子里也就罢了,还要日日抄《女诫》,磨的她指间生出厚厚的一层茧子来。
直至今早兰相旬终于肯松口解了她的禁足令,兰岑早早地便来了慈安堂找兰陈氏请安诉苦来了。
兰陈氏见到兰岑,又是欢喜又是心疼。
几个孙辈中,兰岑是最黏她的,兰相旬罚她在院里闭门思过,她这个当祖母的也不好坏了规矩。
兰岑身着桃红浅金二色撒花褙子,里面是一件朱砂方口立领偏金袄,下身配着桃红马面裙,一进门便急不可待地扑进兰陈氏的怀里,许是常年烧香拜佛的缘故,兰陈氏周身萦绕着若有若无的檀香。
兰陈氏突然感觉怀里多了一个粉红色的小团子,还没反应过来呢,兰岑撒娇的声音便从下方的怀中传来:“祖母,岑儿好久未见祖母,岑儿好想祖母啊!”
兰陈氏原本心情正郁闷着,昨日半夜里突然起了场大风,呼呼的风声吵得她一宿没睡好,现下正头痛着。被兰岑这么一逗,哈哈大笑起来,似乎头也不疼了,笑着同身侧的关妈妈打趣道:“你看看,都是快要出嫁的人了,还是这么的小孩子气,粘人的紧。”
关妈妈跟了兰陈氏几十年了,算是侯府的老仆了,顺应着兰陈氏的话说道:“可不是嘛,二小姐还是同小时候那般,一受委屈就往老夫人的怀里钻。”
兰岑被说的不好意思,脸上微微泛红起来,难为情地说道:“岑儿才不要嫁人,岑儿要一直粘着祖母。”
兰陈氏圈抱着兰岑,轻轻摇晃着,手指轻点兰岑的鼻尖,面上假意生气道:“胡说,这世上女子哪有不嫁人的,难不成你想要剃了头发上山做姑子去?你与那裴家儿郎的事闹的满城风雨,难怪你爹爹要罚你,换做是我,只怕罚的更狠。”
兰岑笑着回应道:“祖母最疼岑儿了,才舍不得罚岑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