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桐资本位于中环国际金融中心(IFC)二期58层的会议室里。
早上八点,晨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
长条会议桌的首位,于舒桐穿着一身利落的黑色西装,指尖轻点着面前的平板电脑。
她身后巨大的液晶屏幕上,正实时滚动着全球主要股指和外汇数据。
“开始吧。”她声音不高,但足够让原本有交谈声的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
一位身着深色西装的高级分析师立刻起身,快步走到投影幕布前,姿态恭敬。
“于总,各位同事,大家上午好。现在由我汇报‘并购雅格服饰’项目的初步尽调报告。”
他按动翻页笔,幕布上瞬间跳出具象的财务数据图表,“雅格是有三十年历史的本土女装品牌,核心优势在经典设计与线下渠道,我方初步估值约15亿港元。”
于知遥坐在会议桌中段,面前摊着笔记本。
作为视觉创意部门代表,她需先吃透项目的商业核心与品牌价值。毕竟并购若成,她要为雅格融入瑞桐资本投资组合,打造全新视觉形象、门店设计及市场推广方案。
分析师流畅报完市场占有率、门店分布与品牌历史,话音刚落,一个冷静的声音突然打断。
“停一下。”
于舒桐身体微倾,“报告说雅格上季度经营性现金流骤减20%,归因‘季节性库存积压’。这个解释太浅。具体是哪些品类?积压了多少周转天数?对应原材料成本占比多少?”
“还有,供应链反应迟钝的核心原因。是备货预判失误,还是渠道铺货效率低?”
她说话干脆利落,在会议上总是一针见血地指出每一处问题。
分析师喉结滚了滚,连忙切换PPT,“这……更详细的数据在附录里……”
“附录是给会后核查用的,不是汇报时躲问题的理由。”
“汇报要先抓核心风险,还要带着应对思路。下一个问题。”
她没提高声调,会议室却瞬间静得能听见笔尖划过纸页的声音。
接着,于舒桐的目光转向市场调研部王经理,“ ‘素然’集团上个月刚收了个独立设计师品牌,明确要进军年轻化市场。这份报告里,为什么没把这个动态纳入雅格的竞争力风险评估?”
王经理脸色骤然发白,手忙脚乱翻文件,“于总,是我们疏忽,现在就补做分析……”
“我不要补做,要现成结论。”
于舒桐向后靠回椅背,双手交叠搁在桌上,“ ‘素然’这么攻,雅格那点‘经典’优势还撑得住多久?”
“我们并购它,是要一个能造血的增长点,还是一个得不停输血的包袱?你们的报告,只说清了它过去是谁,没说清到了我们手里,它能活成谁。”
她的目光锐利扫过全场,最后,似有若无地落在于知遥身上,停留了半秒才移开。
“这才是我们坐在这里的意义。散会,重新做评估报告,明天早上九点,放在我办公桌上。”
于知遥望着于舒桐冷硬的侧脸,心脏像被无形的手攥得发紧,工作中的于舒桐太陌生,与当年的她似乎不是一个人。
会议结束后,于知遥带着初步构思来到于舒桐的办公室。这间办公室拥有270度环幕视野,将香港的繁华尽收眼底。
于知遥汇报着为刚通过初审的科技公司设计的品牌视觉方案,她试图融入一些温暖的人文元素。
于舒桐站在窗前,背对着她听完汇报才转过身来,语气平静,“情绪价值在路演阶段是次要的。我要的是‘前沿’、‘壁垒’、‘高回报率’。把这些关键词,用视觉语言传达给投资者。”
她叫来了助理,“舟敏,把an Stanley那边最新的行业分析报告拿给于总监参考。”
接着,她又对于知遥公事公办地说:“你的方向需要调整。资本是理性,冷酷的,别用艺术家的感性去挑战它的逻辑。”
于知遥握紧了手中的素描本。她想起大学时,于舒桐会说:“知遥,你的画里有光,很好看。”
而现在,对方只在乎她的设计能否准确传递“资本逻辑”。
下班时分,于知遥在电梯口再次遇见于舒桐。电梯从顶层缓缓下降,只有她们两人。
于知遥忍不住开口,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倔强,“于总,在你眼里,是不是所有东西都可以被量化评估?包括……感情?”
于舒桐凝视着跳动的楼层数字,她没有直接回答,反而抛出一个问题。
“你知道在金融衍生品市场,为什么‘波动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吗?”
于知遥微微一愣。
于舒桐继续用她那分析报告般的口吻说:“因为不确定性,是风险的主要来源。而风险,需要被定价,被管理,或者被对冲掉。”
“叮”的一声,电梯到达一楼。于舒桐率先迈出,留下一个决绝的背影。
“感情,是波动率最高的资产,无法定价,无法管理。”她脚步未停,声音随风飘来,“所以,理性的投资者会选择规避。”
于知遥站在原地,看着她的身影融入中环下班的人潮。
她终于明白,于舒桐不仅是在告诉她职场规则,更是在用她最熟悉的金融语言,为她们的关系划下界限。
一段时间后,这个项目很成功,给瑞桐资本带来了巨大收益。
为了庆祝,于舒桐组织了一次公司聚餐。地点是中环颇有名气的Carbone餐厅。
暮色漫过中环的霓虹,Carbone餐厅的酒红色卡座里已坐满了同事。
复古吊灯洒下暖光,映着桌上刚上桌的香辣伏特加忌廉意粉,奶油香混着微辣气息漫开来。
有人笑着举起点好的气泡酒,杯壁碰撞的声音十分清脆。有人则是细细品味着这些经典美式意大利菜肴。
没人再纠结工作群里未读的消息,有人忙着给身边同事分切厚实的小牛肉扒,有人聊起上周项目里的趣事。
就连于舒桐也露出了少见的笑。这似乎是跟她重逢后,于知遥看到她的第一抹真正放松开心的笑容。
于舒桐本就生得好看,皮肤白皙,眉毛下是一双桃花眼。她的头发垂至胸前,发尾微微卷起。
于知遥看着她的眼睛,总是会想起大学异地恋的见面的时候,于舒桐含情脉脉地看着自己,是那样的温柔又深情。
如果不是近距离细看,那就很难看到于舒桐右边的眉尖处有一颗痣。
在于知遥的印象中,于舒桐不喜欢化妆,除非必要场合画个淡妆,其他时间她都不画。所以她一直是素颜。
还有她身上那淡淡的茉莉花香,永远都是让于知遥足够安心下来的气味,所以分手五年,她还是抵抗不了。
于知遥看着她,格外出神。以至于李檬檬叫了她很多声都没应。
“于总有那么好看吗?”李檬檬撑着下巴说。
“有啊……”于知遥下意识地说出了这句话。说完,于知遥这才反应过来。原来刚刚自己看于舒桐看得那么入迷。
李檬檬是坐在于知遥旁边的一个女同事,她倒是很活泼,幽默。说出的话总是能逗笑于知遥。这种性格最讨人喜欢。
于知遥申请不要独立办公室,因为那离于舒桐的办公室很近。谁知道哪天从办公室里出来直接转角遇到“爱”了。
“于总确实好看,但也不至于你这么看吧?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再看一眼,于舒桐身穿的白衬衫上面的两个扣子没扣,一些类似俯身什么的动作就能看到里面一点黑色蕾丝边。简直看得人春心荡漾。
似乎自从港城重逢后,她就一直这样,穿衬衫从来都不扣上面的两个扣子。
她将衬衫整齐地塞进裤子,两条大长腿就摆在那,原本173的身高显得跟175一样,气质非凡,完完全全就是禁欲系。
这跟小时候的朵拉于舒桐根本没法比啊,这变化太大了,谁看谁不迷糊?
李檬檬似乎想到什么,表情一下故作严肃起来,“你是不是喜欢于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