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章 第5章 师父的考验

作者:八宝粥888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日子在挑水、劈柴、清扫的循环中悄然流逝,转眼小七已在清虚观杂役院度过了月余。他依旧瘦小,沉默寡言,如同石缝里一株不起眼的杂草,在旁人的忽视与偶尔的刁难中顽强地生存着。那口平底锅依旧与他形影不离,成了杂役院里一个固定的笑谈。


    然而,这株“杂草”偶尔也会显露出一丝不寻常的韧性。一次厨房失火,火势虽不大,却引得众人惊慌失措,是小七急中生智,用他那口锅从水缸里舀水,精准地泼灭了灶台旁最容易引燃的干柴堆,遏制了火势蔓延。还有一次,李管事不慎将观中炼丹房急需的一味辅药“青霜叶”混入了普通草药中,急得团团转,是小七凭着在徐岚山庄时耳濡目染对植物的微弱记忆,从一堆形似的草药里,仔细分辨出了那几片边缘带着细微白绒的叶子。


    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落在某些有心人眼里,便成了不一样的色彩。


    这日清晨,小七照例在传功阁外的院落清扫。一位身着深蓝色道袍、面容清癯、目光锐利如鹰的老者,负手立于阁楼高阶之上,远远地望着下方。他正是清虚观戒律长老,玄嶙。其人性情刚直,执法严苛,观中弟子多对其敬畏有加。


    他的目光掠过下方忙碌的杂役身影,最终停留在那个最瘦小的灰衣孩童身上。只见那孩子清扫得极其认真,连石缝间的青苔都仔细刮去,动作虽因力气不足而显得有些笨拙,却透着一股异乎寻常的专注与沉稳。更让玄嶙注意的是那孩子的眼神,清澈见底,不似其他杂役那般或麻木、或谄媚、或狡黠,即使在劳作中也带着一种近乎纯粹的澄净。


    “资质鲁钝,心性倒有几分可取。”玄嶙心中微动,想起了月前玄尘带回的那个身世成谜、灵根杂乱的孤儿。他沉吟片刻,缓步走下台阶。


    小七正埋头扫地,忽觉一片阴影笼罩下来,抬头一看,只见一位气息威严的老者站在面前,顿时有些手足无措,连忙放下扫帚,恭敬地行礼:“长、长老。”


    玄嶙微微颔首,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度:“你叫小七?”


    “是。”


    “随我来。”


    玄嶙并未多言,转身便走。小七心中忐忑,不知这位看起来就很严厉的长老找自己何事,只能默默跟上。


    玄嶙并未带他去什么庄严大殿,而是来到了后院一处僻静的水井旁。井边放着两个硕大的木桶和一根扁担。“将此井之水,挑至百丈外的药圃水缸,注满为止。限时一个时辰。”玄嶙指着水桶,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


    小七看着那对他而言过于巨大的木桶,心里一沉。但他没有犹豫,点了点头,费力地拿起扁担,挂上水桶。打满水的木桶沉重无比,他瘦弱的肩膀被压得生疼,脚步踉跄,水洒了一路。从井边到药圃,百丈距离,对他而言如同天堑。他咬着牙,一步一步地挪动,汗水很快浸湿了灰布衣衫。一个时辰将至,他也仅仅往返了三四趟,那大水缸才将将覆盖了缸底。


    玄嶙始终站在不远处,面无表情地看着,未发一言。


    接着,玄嶙又将他带到一片竹林中的空地上。“于此静坐,日落方休。期间,身不动,念不起。”


    这对一个年仅七岁、经历巨变的孩童而言,几乎是无法完成的任务。小七依言盘膝坐下,起初尚能维持,但不过一炷香的功夫,便觉腿脚酸麻,思绪纷乱。灭门的惨状、父母的容颜、杂役院的冷眼……各种画面声音不受控制地涌入脑海,扰得他心神不宁,身体也开始微微晃动。他几次几乎要放弃,但每当此时,胸口玉佩便会传来一丝微弱的清凉,虽不能驱散所有杂念,却让他躁动的心稍稍平复。他努力回忆母亲教他认字时的宁静,回忆父亲教导他沉稳时的目光,强行收敛心神,与自身的疲惫和杂念对抗。尽管姿势歪斜,尽管眉头紧锁,他终究没有擅自起身,硬是撑到了日落西山。


    最后,玄嶙带他来到药圃一角,指着几株形态相似、却略有差异的草药:“辨认出‘宁神花’与‘迷心草’。”


    小七凑上前,仔细观看。这两种草药他都听母亲提起过,宁神花叶缘光滑,茎秆有细微绒毛,而迷心草叶缘有锯齿,茎秆光滑。他蹲下身,几乎是趴在地上,借着夕阳的余晖,一点一点地分辨着叶缘和茎秆的细节,手指小心翼翼地触碰,生怕弄错了。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指着其中一株,不太确定地低声道:“这……这株是宁神花。”


    玄嶙深邃的目光注视着他,看着他因挑水而磨破的肩膀,看着他静坐时强忍不适的坚持,看着他辨认草药时那份超乎年龄的专注与谨慎。这三项考验,挑水是磨其筋骨与耐性,静坐是炼其心志与定力,辨药是考其悟性与细致。这孩子,筋骨孱弱,定力初萌,悟性也非绝顶,每一项都完成得磕磕绊绊,远谈不上出色。但玄嶙看到的,是他在绝对劣势下的不放弃,是那份源自本心的坚韧与澄澈。


    夕阳的余晖将两人的影子拉得长长的。玄嶙沉默良久,方才缓缓开口,声音依旧严肃,却似乎少了几分之前的冷硬:“从明日起,你不必再去杂役院了。”


    小七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惊慌,以为自己哪里做得不好,要被赶出道观。


    却听玄嶙继续道:“你可愿拜入贫道门下,做一记名弟子?”


    小七愣住了,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记名弟子?这意味着他不再是任人驱使的杂役,可以正式接触修行,虽然地位依旧低下,却已是天壤之别!他看着玄嶙那双锐利却此刻隐含着一丝温和的眼睛,巨大的惊喜和酸楚涌上心头,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带着哽咽:“弟子……弟子愿意!谢师父!”


    玄嶙伸手虚扶一下:“起来吧。入我门下,需严守戒律,勤修不辍。资质不足,便以勤补之。望你莫要辜负此番机缘。”


    “是!弟子谨遵师父教诲!”小七用力磕了三个头,抬起头时,眼眶泛红,眼神却异常明亮。他知道,这并非终点,而是一个全新的、充满未知与挑战的起点。但他不再像初入观时那般惶惑无助,因为这一次,他有了师父,有了一个可以称之为“方向”的未来。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