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09章 最后的反击

作者:老刑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未央宫。


    戚夫人几次邀请周勃、陈平、灌婴三人相商,但三名功臣良将,全都毫无例外选择了拒绝。


    在平定陈豨、英布的战争中,刘盈表现出的实力,彻底征服了三人。


    这样的人,如果不能成为一国储君,继任天子之位,那才是这个国家的悲哀。


    三人之前愿意支持赵王刘如意,只不过是因为太子仁弱,再加上刘邦站台帮衬。


    现在连皇帝都已经明确表示,太子之位非刘盈莫属,他们又岂会再掺和夺嫡之事?


    陈平与刘盈接触最多,早已经投靠过去。


    周勃也有次子周亚夫作为联系,勉强站在了太子一方。


    最着急的莫过于灌婴,之前自己成了赵王铁杆,还勒令儿子灌阿不许与刘盈来往。


    现在倒好,刘盈但凡在朝廷提出什么意见,灌婴必须第一个当无脑吹。


    “混账!这些家伙,全都是见风使舵之徒!”


    “陛下肯定是被吕雉那贱人蛊惑,被刘盈那逆子蒙蔽了双眼!”


    “太子之位,应该属于我儿!”


    戚夫人此时疯癫不已,刘邦为她亲手编织了一个成为皇后的梦。


    她为之努力了许久,最后却梦醒时分,发现幻梦都已破碎。


    儿子刘如意也不争气,刘邦不再提起废立太子之事,他竟然和刘盈来往频繁!


    “靠谁都不如靠自己!”


    戚夫人怒斥一句,“把那人带过来,就说他主子提出的事情,我会认真考虑!”


    片刻过后,一名身负长剑的男人,赫然拜见戚夫人。


    “小人田鸠,拜见夫人。”


    “起来吧,你主刘濞,所言当真?”


    戚夫人看向田鸠,心中充满着厌恶,没想到一介刚上任的吴王,竟然要掺和皇室夺嫡之事。


    奈何,整个大汉朝廷,除了吴王刘濞愿意支持自己外,戚夫人已经是孤家寡人。


    “刘盈此人想法天马行空,若是日后他继位,对大汉而言不是好事。”


    “反倒是赵王殿下,小小年纪,便颇有不俗表现,假以时日定能成为明君。”


    “我家大王的意思是,直接将刘盈……”


    田鸠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显然早已对刘盈有了杀心。


    按照吴王刘濞的想法,只要刘盈身死,毫无根基的刘如意,根本不足为惧。


    他身为刘邦的侄儿,同样拥有皇位的继承权。


    建立吴国后,刘濞吸收了不少刑徒军,更是暗中保留着这支军队的建制。


    刘濞自信,除了刘盈之外,天下间无人能够阻挡自己。


    现在韩信还能够出山,那是因为刘盈是他的徒弟。


    否则换了其他人上位,谁敢轻易让韩信领兵,万一谋反了怎么办?


    “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田鸠,你想刺杀刘盈,恐怕难于登天。”


    戚夫人不是傻子,随即冷哼道:“我倒是有一计,就看你敢不敢牺牲了!”


    呵!


    “士为知己者死,夫人不必言语相激,在下敢来长安,就已经做好了赴死的准备!”


    “好!那你就去净身,我会暗中安排你进入长乐宫!”


    净身?成为宦官?


    田鸠思前想后,这可能是他接触刘盈最好的办法。


    “好,一切听从夫人安排!”


    “放心,我会帮你稍加修饰容貌,不至于被认出来!”


    戚夫人深吸一口气,她最终还是走出了这一步险棋,在儿子夺嫡失败的情况下,唯有杀死刘盈,才能让刘如意有登基的机会。


    田鸠同样做好了准备,吴王刘濞意外发现,原来的荆国之地竟然有不少铁矿。


    刘濞此人本就雄才大略,跟他父亲刘仲完全不同,如今成为一国之王,更加励精图治。


    吴国,同样在飞速发展之中!


    ——


    长乐宫。


    对于即将到来的危险,刘盈压根不知道。


    他先是命人在长安修缮了几处府邸,方便李左车、蒯通等人居住。


    毕竟二人都已经成家立业,整日跟自己鬼混在长乐宫,绝非长久之计。


    “太子殿下,您说那什么教材,还有九九乘法口诀,还真是奇妙!”


    “数算一门,本来用于占卜,被巫蛊之人掌控,现在流落寻常百姓家,太子殿下可谓大功一件!”


    蒯通喝了一口酒,随后继续按照刘盈的吩咐,开始编纂各类教材。


    刘盈虽然名义上,将张良也纳入了编纂工作,但他根本信不过对方。


    蒯通、李左车等人,那都是师父韩信留给自己的嫡系人马。


    “蒯彻,你这厮没想到,竟然如此擅长溜须拍马!”


    “过来帮我看看,这什么汉语拼音!”


    “读音拼写,可令文盲识字,以后广开大汉民智,太子殿下此举真乃千秋大功也!”


    你不也会拍马屁?


    蒯通心中吐槽一句,“说了多少次?老子现在叫蒯通!蒯彻是谁?老子真不熟!”


    二人说罢,又开始继续研究教材。


    萧何今日来访,已经与刘盈促膝长谈许久。


    “盈儿,你要创办学校,还是在全国范围之内?”


    “这笔钱,恐怕短时间内拿不出来!”


    “陛下那边暂且不说,你让所有平民都能读书识字,那以后士族的优势何在?”


    萧何谨慎道:“此举,无异于挑战士族的权威, 必然会遭到不少人的敌视!”


    刘盈为萧何斟茶一杯,他能明白相父的苦心,这是在关心自己。


    “相父放心,此乃大汉长久之计,暂且只会在长安城施行。”


    “至于这第一所学校,还望相父尽快帮我落实。”


    “我大汉想要培养出真正的人才,就只能靠朝廷靠百姓,而不是靠那些个名家士族。”


    萧何点了点头,对此深信不疑。


    他们这些丰沛功臣,有几个是名家士族,还不都是泥腿子,照样将这天下治理的井井有条。


    “我定然会支持此事,学校的选址我会尽快去做。”


    “甚好!这第一所学校,就叫做长安书院吧!”


    刘盈淡然一笑:“学校提供六年的基本教育,免费让六岁的孩子参加。”


    “至于餐食,则要他们自己提供,朝廷教书育人,财政压力已经很大。”


    萧何深吸一口气,“若长安书院真能开枝散叶,我大汉境内,定能做到往来无白丁!”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