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4章 郡国并行,为祸后人

作者:老刑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刘邦,他懂治国?他懂个屁!


    十个大字,字字扎心!


    刘邦气得险些直接冲进去,让刘盈知道什么叫鞋底子下出孝子!


    好在周昌及时劝阻,“陛下,先听听太子之言,您再打不迟!”


    刘盈语不惊人死不休,就连韩信都有些头大如斗。


    你说刘邦带兵不行,那韩信肯定点头同意。


    毕竟老流氓也就只能带领十万兵马,而他韩信则是多多益善。


    你说刘邦不会治国,那可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师父,您怎么还不信呢?”


    “什么狗屁郡国并行,分明是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制度。”


    刘盈侃侃而谈,还示意腾为他倒杯水。


    护卫腾不忍太子挨揍,几次眼神示意,结果因为眼睛太小,并没有示意成功。


    “分封制,那都多少年前的老古董了,项羽都玩不转,我阿父能玩转?”


    “你看他分封的都是些什么猫三狗四?我二大爷刘仲,一个只会种地的农民,被奉为代王。”


    “结果匈奴来袭,你让农民去打仗,这不是欺负老实人吗?然后又给人家贬为了合阳侯!”


    刘盈一席话,说的韩信频繁点头,毕竟分封诸侯王这件事,刘邦也是无奈之举。


    秦朝二世而亡,就导致了很多残留问题。


    很多人并不认可郡县制,甚至认为是郡县制,导致了秦朝过早灭亡。


    加上一些野心者,妄想获得更大的权力,这才鼓吹分封制。


    项羽就是分封制的支持者之一,大肆分封诸侯,令天下随时处于战乱的边缘。


    刘邦面对一群骄兵悍将,最终只得弄了个郡国并行,此等不伦不类的制度。


    当然,刘邦为了确保诸侯王的忠心,都是打算让老刘家的人,去封地当王。


    只是他这一代,除了老流氓自己,其他人全都是酒囊饭袋。


    听闻匈奴来袭,代王刘仲甚至不敢还手,直接选择了跑路,这把老流氓气得不轻。


    你就算还手打两下,当兄弟的都能顶住压力。


    最终刘邦只得将亲哥哥贬为侯,随后再次远征匈奴,这才有了白登之围。


    当刘邦提出郡国并行的时候,无论是文臣武将,还是功勋亲眷,全都称赞有加。


    这些人自然看得出来其中危害,但是他们不在乎,就像泡沫外表光鲜美丽,其实一戳就破。


    “秦二世而亡,就因为用了郡县制。”


    韩信有意考校弟子,便笑问道:“看来你支持秦皇的政策。”


    刘盈也不客气,喝了一口水,笑道:“秦朝二世而亡,跟郡县制有鸡毛关系?完全是继承人出了问题!”


    “始皇帝他老人家,英明神武了一辈子,却不知道如何跟儿子沟通!”


    “分明最喜欢扶苏,却没有提前安排他的位置,而让胡亥钻了空子。”


    韩信点了点头,一个制度的好坏,要用时间去证明。


    显然秦朝还没有证明郡县制的优秀,就因为继承人问题,导致了天下大乱。


    “你的意思是,换了扶苏,秦朝有可能延续下去?”


    “八九不离十!乱世用严刑峻法,已经太平了,就不能用这一套东西了!”


    刘盈侃侃而谈,直接把对面的韩信,当做了上网遇到的沙雕网友。


    看我嘴强王者炫技——键来!


    “哦?法家之学,若是被你摒弃,难不成要我大汉尊崇黄老之学?”


    韩信继续发问,没想到太子之前懦弱不堪,竟是为了一鸣惊人。


    “法家不能摒弃,没有刑法怎么治国?”


    “倒是黄老之学,阿父已经这个德行,只有如此了!”


    “唉,打匈奴的时候,不用我师父,难怪他被围!”


    咔嚓!


    刘邦在门外气得牙痒痒,这逆子又提白登之围!


    老子打了多少胜仗,你看不见?


    总提白登之围做什么?


    “外儒内法,方能治国!”


    “师父,咱们谈什么治国方针,还是说说长乐宫的宫女吧!”


    “您都快三十了,还没有娶妻,我帮您老物色一下师娘!”


    眼看刘盈没个正行,韩信还想要套话,却被老流氓粗暴打断。


    “好啊,老子送你过来拜师学艺,你却整日惦记宫女?”


    “回头告诉皇后,长乐宫以后只留宦官,不留宫女!”


    眼看老流氓又要拿鞋底子,好在周昌及时阻拦。


    “陛下,太子是在跟淮阴侯论道,您突然进来,岂不是打断了他?”


    周昌遗憾不已,他还想听听何为“外儒内法”,结果皇帝太过着急!


    韩信同样如此,随即起身向刘邦行礼。


    “陛下,怎么突然来微臣府邸?”


    韩信赶紧命人奉上水酒,用来招待刘邦。


    “今日正好退朝无事,便来看看你们师徒。”


    “韩信啊,对待这逆子,你该打就打该骂就骂!”


    “朕已经把他交给你,就千万别惯着!”


    刘盈正欲开口,却见老流氓挥了挥手里的鞋底子,方才忍气吞声。


    “等我去了封地,那就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再也不用受气!”


    刘盈心里赌气,好在刘邦喝了两杯后,便提出了告辞。


    “跟朕去椒房殿,找你母后!”


    刘邦在前,刘盈在后,因为去后宫的缘故,周昌等臣子全都回避,毕竟人家一家三口的事情,他一个御史大夫不好掺和。


    确认周围没人后,方才还有些醉眼迷离的老流氓,如今却眼睛瞪得像铜铃。


    “快跟爹说说,那外儒内法是什么意思?”


    刘邦狡黠一笑,“朕肯定要比韩信、周昌他们先知道!”


    刘盈有些发懵,合着老流氓带自己来椒房殿,是为了吃独食!


    “咳咳!阿父啊,这里面水太深,我怕你把握不住!”


    “呵!”


    刘邦闻言也不生气,直接抄起了鞋底子,“今日你又提起白登之围?”


    老流氓,小气鬼!


    刘盈暗骂一句,嘴上宽慰道:“阿父,咱们父慈子孝不好么?能吵吵,尽量别动手!”


    刘邦见儿子服软,方才重新穿起鞋,丝毫不顾帝王形象,在石阶上坐下,与刘盈攀谈起来。


    “郡国并行,如今使得天下百姓安宁,你还说朕不懂治国?”


    “阿父,郡国并行不过是表面繁华,终究会为祸后人。”


    刘盈叹气一声,想起后世七国之乱,他便心痛不已。


    若是没有七国之乱,兴许汉朝反击匈奴的时机,会来的更早一点!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