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8章 磐石春暖暗潮生

作者:荀霂芷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磐石城在众人的努力下,如同一个精密的齿轮组,开始缓慢而坚定地运转起来。城墙被进一步加固,城外开辟了更多的军屯田,匠作营在祝无酒的指导下,不仅成功烧制出了初步具备水泥特性的“磐石灰”,极大提升了筑城效率,更在弩机改良上取得了突破,射程和威力都远超朝廷制式装备。


    有了药王谷众人的加入,城内的医署更是名声在外。林逸不仅医术高超,更难得的是毫无门户之见,他将药王谷的部分秘方与祝无酒带来的现代医学理念相结合,使得外伤救治水平和瘟疫防治能力大幅提升,甚至连周边州县的百姓都慕名而来求医。磐石城“安王仁政,神医坐镇”的名声,悄然在陇西传开。


    势力的稳固,带来了难得的喘息之机。紧绷了数月的神经,终于可以略微放松。而在这相对平和的环境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开始悄然发酵,生出些不一样的滋味。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林逸与沈烁的重逢。


    那日,林逸正在医署后院晾晒药材,阳光洒在他月白色的长衫上,衬得他气质愈发温润。沈烁风风火火地从外面回来,汇报完军情,习惯性地想来医署找点金疮药——他习武之人,磕磕碰碰是常事。


    两人在庭院中不期而遇。


    时间仿佛在那一刻静止。沈烁脸上惯有的爽朗笑容僵住,眼神复杂地看着林逸,有惊讶,有恍惚,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痛楚。林逸也停下了手中的动作,温润的眸子注视着沈烁,平静的表面下,似乎有波澜涌动。


    “林……林逸?”沈烁的声音带着不确定,甚至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


    “沈少侠,别来无恙。”林逸的语气依旧温和,却比平时多了一份疏离。


    一旁的药童好奇地看着这两位气场突然变得古怪的长辈。有资历老些的药王谷弟子则暗自唏嘘,他们是知道一些往事的。当年林逸还未入药王谷,与年少成名的游侠沈烁曾是至交好友,甚至关系远超友谊,却不知因何故,最终分道扬镳,一个入了深山钻研医道,一个继续浪迹天涯。如今重逢,已是物是人非。


    “没想到……会在这里见到你。”沈烁挠了挠头,那副江湖豪客的做派显得有些笨拙。


    “世事难料。”林逸淡淡应了一句,便低下头,继续整理药材,仿佛不愿多谈。


    沈烁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却只是化作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拿了药,匆匆离开了医署。


    自那以后,众人便发现,沈烁来医署的次数莫名多了起来,有时是汇报工作“顺路”,有时是“不小心”受了点小伤。而林逸对他,始终保持着客气而疏远的态度,既不驱赶,也不热络。


    一次众人聚餐,沈烁喝多了几杯,拉着顾柏舟大倒苦水:“王爷,你说……这人怎么就能变得这么冷心肠?当年……当年我们……”他话未说完,便被苏晏及时捂住了嘴拖走,留下众人面面相觑,而林逸则面无表情地起身,以整理医案为由提前离席。


    顾柏舟和祝无酒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了然。看来,这两位之间,有一段不为人知的过往。不过感情之事,外人难以插手,只能静观其变。


    相较于林逸和沈烁之间的暗流涌动,顾柏舟和祝无酒的相处模式则明朗得多,甚至……变本加厉。


    许是形势好转,压力稍减,顾柏舟那“贱气骚包”的本性又开始冒头,并且将大部分火力集中在了逗弄祝无酒上。


    比如,祝无酒在匠作营忙了一整天,灰头土脸地回到王府,顾柏舟便会倚在门框上,抱着手臂,上下打量他,然后啧啧有声:“我们祝司丞这是刚从煤堆里捞出来?这要是晚上出门,怕是能吓哭小孩子。”


    祝无酒懒得理他,径直去沐浴。


    顾柏舟又会跟到浴室门外,隔着门板提高音量:“需要搓背服务吗?本王手艺一流,包君满意!”


    里面传来祝无酒冰冷的声音:“滚。”


    再比如,用膳时,顾柏舟会故意将祝无酒不爱吃的肥肉夹到他碗里,美其名曰:“多吃点,长点肉,抱着舒服。”


    祝无酒则会面无表情地将肥肉夹回去,顺便把他碗里唯一的鸡腿抢走:“伤员需要补充营养,王爷还是清淡些好。”


    顾柏舟看着空荡荡的碗,也不恼,反而笑得像只偷腥的猫:“原来无酒这么关心我的身体,本王心甚慰。”


    祝无酒:“……” 只想把鸡腿塞他嘴里。


    这些幼稚的斗嘴,几乎成了王府的日常。苏晏和雷焕等人从一开始的惊愕,到后来的习以为常,甚至偶尔还会带着笑意围观。他们发现,只有在面对祝司丞时,王爷才会卸下那层沉稳威严的面具,露出几分属于他这个年纪(心理年龄)的跳脱和……无赖。


    而顾柏舟,似乎极其享受祝无酒被他惹毛后,那强忍怒气、耳根泛红却又无可奈何的样子。他觉得,这样的祝无酒,比那个永远清冷如冰的祝医生,生动可爱千百倍。


    当然,顾柏舟也并非一味胡闹。他清楚地知道祝无酒的底线在哪里,也从不会在正事上干扰他。相反,他对祝无酒提出的任何关于城防、器械、医疗的改革建议,都给予了毫无保留的支持。他会在祝无酒熬夜研究时,默默陪在一旁处理公务;会在天气转凉时,提前让人在他的书房备好暖炉和厚衣。


    这种夹杂着戏谑与真心,玩笑与呵护的复杂情感,让祝无酒的心情也时常如同坐过山车般起伏。他有时会被顾柏舟气得想用针扎他,有时却又会因为对方一个不经意的关怀举动而心头微暖。他发现自己越来越难以维持那副冰冷的表象,尤其是在只有他们两人的时候。


    这一日,王莽找到了祝无酒。他伤好后被编入雷焕麾下,作战勇猛,已是小队头目。他站在匠作营外,搓着手,神情局促不安。


    “祝……祝司丞。”王莽瓮声瓮气地开口,脸涨得通红。


    祝无酒放下手中的图纸,看向他,眼神平静。


    王莽深吸一口气,猛地躬身到底,声音洪亮却带着真诚的悔意:“祝司丞!俺王莽是个粗人,以前有眼无珠,说了混账话,冒犯了您!俺知道错了!王爷罚得对!俺这条命是王爷和您救的,以后您但有吩咐,俺王莽刀山火海,绝不皱一下眉头!”


    这番话说得掷地有声,引得周围几个工匠都看了过来。


    祝无酒看着这个曾经口无遮拦、如今却满脸愧悔的汉子,心中那点因往事而产生的不快,也烟消云散了。他淡淡道:“过去的事,不必再提。做好分内事,守护好这座城,便是最好的道歉。”


    王莽猛地抬头,眼中充满了感激和坚定:“是!俺一定做到!”他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担,挺直腰板,郑重地行了个军礼,这才转身大步离开,脚步都轻快了许多。


    祝无酒看着他的背影,微微摇了摇头,嘴角却几不可查地弯了一下。这些军中汉子,或许粗鲁,但大多心思单纯,知错能改,倒也……不坏。


    夜幕降临,王府内灯火通明。顾柏舟难得没有处理公务,拉着祝无酒、苏晏、雷焕、沈烁,甚至还将林逸也请了过来,一起用膳。王莽因为今日表现,也被特许列席。


    餐桌上摆着不算精致却分量十足的菜肴,还有几坛从附近豪强那里“换”来的好酒。气氛难得的轻松融洽。


    雷焕和沈烁拼着酒,大声说着军中趣事。苏晏微笑着与林逸低声交谈,讨论着某种药材的配伍。王莽则拘谨地坐在下首,埋头苦吃,偶尔偷偷看一眼主位上的王爷和祝司丞。


    顾柏舟心情颇佳,亲自给祝无酒布菜,无视他警告的眼神,将一块剔好了刺的鱼肉放在他碗里,低笑道:“奖励我们祝司丞今日宽宏大量。”


    祝无酒在桌下踢了他一脚。


    顾柏舟吃痛,却笑得更加开怀。


    沈烁喝得有点高,看着顾柏舟和祝无酒的互动,又偷偷瞄了一眼安静用餐的林逸,忽然感慨道:“真好……看着你们……我就想起当年……”他说着,眼神又黯淡下去,自顾自地灌了一杯酒。


    林逸执筷的手微微一顿,没有抬头。


    苏晏连忙打圆场,举杯道:“来,为我们磐石城日益稳固,为王爷和诸位身体安康,干杯!”


    众人纷纷举杯,暂时将那些复杂的心绪压下。酒杯碰撞声中,烛光映照着一张张或坚毅、或儒雅、或豪迈、或清冷的脸庞。他们来自不同的背景,有着不同的经历,却因为各种因缘际会,聚集在这座边陲孤城,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这一刻,他们不像上下级,更像是一家人。一个在乱世中相互扶持、彼此信任的,特殊的家庭。


    顾柏舟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充满了暖意和力量。他侧过头,看着身边虽然依旧没什么表情,但眼神明显柔和了许多的祝无酒,在桌下悄悄握住了他的手。


    祝无酒指尖微颤,却没有挣脱。


    前路依然布满荆棘,京城的那位皇帝绝不会善罢甘休。但顾柏舟相信,只要有身边这些人在,有掌心这只手在,他们就能在这乱世之中,开辟出一片属于他们的天地。


    窗外,月色如水,笼罩着静谧而坚韧的磐石城。城内,灯火温暖,人心汇聚。潜龙在渊,终有腾空之日。而在这漫长的等待与积蓄中,那些悄然滋生的情愫与羁绊,便是这冰冷世道里,最珍贵的温暖与力量。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