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办事项:
[ ] 医学部上课
[ ] 阅读日记、记录、分析
[ ] 阅读文献资料
[ ] 阅读学生论文,提出修改意见
[ ] 运动否?游泳or跑步?
“呵呵,我真是好脾气,这么给领导面子!领导什么时候给我面子!”回到办公室的兰熙童看着刚才听讲座无聊列出来的今日待办,气鼓鼓道,转而继续自言自语:“人家帮你查出来抄袭者就很给面子了,虽然没有告诉你是谁,知足吧。学术圈儿也是个圈儿啊。”
这么自我安慰着,上午10点半,兰熙童背上包、资料、论文,骑车前往医学部,到地方,看了看时间,还不到11点。
“我为什么来这么早?”或许潜意识中兰熙童在暗暗期待什么,她没有深想,只觉得那个答案她或许不喜欢。
好在医学部环境不错,最令人难受的一段时间已经过去,现在坐在柳树下面,她已经不再打喷嚏、眼睛痒了。
包里装了日记和论文,想到学生马上要答辩,还要继续改论文,还是先抓紧时间看论文吧,日记可以等到晚上睡前看。
兰熙童从包里抽出3篇论文:“快赶上我当年的硕士毕业论文了。下次得找老师们提议,本科生的论文不准超过2万字,谁超过就……”
就怎么样,兰熙童也没招儿,不给谁毕业?多大仇,多大怨啊。
心里吐槽着,手里却没停,默默翻开最上面的论文,又从包里翻出一支红笔。
标题、副标题、摘要——这句话不太对,没有写出研究发现、关键词——太多了,删掉两个。
及至正文,兰熙童迅速翻览了不同篇节的小标题——大体上还算是正规,版式上没什么问题。
引言
错别字、错别字、错别字,兰熙童一一圈出;不通顺、句义重复、引用呢?引用格式不对,兰熙童一一调整。引言基本没有太大问题了。
一、XXXXX(文献综述)
错别字、错别字、错别字、错别字、?(看不懂[想了想自己读博时最讨厌收到满是问号的文档,兰熙童在问号后面添加了三个字注解])
考虑日常生活相关的理论;布迪厄 or 布尔迪厄,统一为前者;文献综述不是罗列文献;与研究主题相关?
“兰老师?”
正听郑能亮、赵海丹夫妇说话的穆青君一抬头就看到一道熟悉的背影,虽然上次见面,他只在镜子里看过她的不着丝缕的光洁的背。
从兰熙童身后经过,穆青君不动声色地落后几步,才重新跑到老师身边:“郑老师,赵老师,看到一个熟人,我去说几句话,一会儿直接去食堂找你们。”
郑能亮带着厚实的眼镜四处看了一眼,没看到驻足之人,倒是看到一个低头看论文的侧身人影,不是很熟悉,如果是赵海丹或许能认出来。
是个女生啊,郑能亮点点头,揶揄地瞥了穆青君一眼,便揽着赵海丹离开了。
穆青君悄悄出现在兰熙童背后,而她因为过于投入而丝毫没有察觉。或者说,因为周遭都是来往的学生,穆青君特意放轻的脚步实在不算什么。
“兰老……”
一道声音突然在兰熙童耳边响起,兰熙童瞬间挺直脊背,整个人因为害怕呈现向右前方倾斜着转身向后看的姿势,心脏扑通扑通地跳,简直比她做完10个波比跳还要快。
见到是认识的人,兰熙童惊愤之下,紧紧抓着手中的论文拍向穆青君:“人吓人,吓死人,知不知道。”
知道兰熙童这是真吓到了,穆青君只好立正挨打,嘴里连连道歉,脸上露出讨好的笑容。
发泄一通的兰熙童心跳总算缓和下来,这才意识到自己刚才似乎反应过激,不像她做出来的行为,太没有边界感,容易让人误解。
但谁叫他背后吓唬人!兰熙童为自己辩解,都怪穆青君,就连想法都带着嗔怪的语气。
兰熙童深呼吸,不再提自己被吓到的事儿:“你今天怎么突然出现在校园里?”
“师有召,不得不来。赵海丹老师也在,兰老师要不要一起去吃午饭。”
兰熙童看了看时间,快12点了,不能正点去,不然食堂里全是下课后来吃饭的学生,想到这里,她点点头,将手里的论文塞回包里。
“熙童?青君?你们俩怎么认识的?”赵海丹假装不知郑能亮上次跟自己八卦过的话,诧异地问道。
还不等兰熙童端出半路上现想的理由,穆青君已经在旁边解释了:“郑老师上课的教室和兰老师的教室紧挨着,上次被郑老师抓壮丁后,我赶上兰老师的第二节课开讲,就听了一节,结果就被兰老师的魅力折服。”
“原来这就是老赵口中的小兰老师,久闻大名!坐!”郑能亮在一旁朗声说道,“我之前没跟你提起过?”
赵海丹白了郑能亮一眼。
“也是,我太忙了,这点小事早抛之脑后。”郑能亮给自己找补道,然后小声嘀咕,语气中透着八卦的味道,“原来刚才那个坐着的人是你呀。”
声音很小,穆青君装作没听到,来到郑能亮左侧,和兰熙童相对而坐。
“我记得你是下午才有课,怎么上午就来学校了?”赵海丹擦了擦嘴,她已经吃好了。
“反正在本部也是待在办公室里看论文,在哪儿不是看,天气还这么好,不能辜负这大好春光,干脆提前来了。而且,医学部食堂的饭菜真不错,有几道感觉比本部食堂做得好吃。”
“天气确实好,不过马上五一了,过了五一,天气一下子就热起来了。”
“……”
不等兰熙童开口附和,郑能亮开口道:“走吗?”
看赵海丹已经吃好,郑能亮想到二人之间若有似无的暧昧,迅速将剩下的饭菜扒拉进口中,叫上妻子远离现场。他都地中海了,电灯泡坚决不做。
“走这么着急干嘛,我等闲见不到熙童,正好找她聊聊,还没来得及问他八卦呢。”
赵海丹白了郑能亮一眼。
“你啥时候这么没眼色了?白给别人说媒当红娘了,看不到眼前有一对绝配呀?”
“什么?他俩谈恋爱了?”
“没吧,我不知道,小穆刚才说碰到了朋友,估计追着呢呗。咱就甭在旁边搅合了。”
“行呀,老郑,没看出来呀,你也有当红娘的一天。你别说,他俩郎才女貌,着实般配。”赵海丹回想着两人模样,“不过熙童比小穆大几岁,能行吗?”
“什么红娘,我才不是,天天看年轻人眉来眼去,你也能觉察。”
“不过,我偏要去当电灯泡。”说着,赵海丹转身回到兰熙童旁边:“熙童,一会儿上完课来我办公室一趟?有些事找你聊聊。”
真以为赵海丹是去做电灯泡的郑能亮跟在后头,试图见机行事,结果是去说正事儿。
“我走了!”郑能亮任赵海丹一人回了办公室,一人回到和医学部隔着一条街区的医院。
“赵老师?我到四楼了,但是不记得您办公室号了。好。”
403没关门,兰熙童到了先在敞开的门上敲了敲,这才进去。
“找你来是想聊一下你交上去的本子,虽然还没到我手中,不过有我帮着改出来,虽然和你博士期间研究方向不一样,但我估摸着通过的概率更大。这个研究方向近几年上头也很关注,更是切中大众的关注点。”
听着赵海丹的长篇大论,却一直没说到重点,兰熙童是个急性子,一个“所以”脱口而出。
“所以我想问问你考虑好去哪里做田野了吗?”
“说实话,还没有,您不问,我这两天也打算联系一下您的。之前提交本子的时候,我只设想了去医院住院部做长期观察,现在手头有一个抑郁症患者的日记,我还和她的大夫有联系,我想或许可以设两个调查地点,这样可以包括不同的医患关系。您觉得呢?至于医院,可能还得麻烦赵老师了,郑老师是隔壁主治,不知道我贸然提出去医院观察,会不会有很大阻力?”
“我让他帮着问一问,另外你自己也得写个申请,重点写这个项目的意义,以及该项目能否给医院带来正面影响。你也知道,前几年隔壁医院有个眼科大夫被医闹连刺6刀,甚至伤了手。我想医院肯定会希望你能否给出建议规避风险。”
“……后者有点难吧,毕竟医闹是少数,不懂事的患者家属更少?”
“不少了,这种事情现在很少被曝光,因为这是非常伤害医患关系的事情,除非闹得特别大。”
“那我也觉得很难,毕竟我的主要观察地点为医院住院部的患者,这些人的心态一般已经调节好了,不容易作出过激行为。不过您说的,我记住了,我会尽量往这方面靠。”
“行,你明白就好。”赵海丹见兰熙童还是上道儿的,便没再多说什么,“我突然想起另外一件事儿,我今年想在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内部开设一个分论坛,目前学生还在写材料,你有空帮我看看申请材料,申报下来以后,少不得还得让你跟着去做个报告或者评议。”
“几月份?”
“十月。”
“那没问题,时间还早着,要是夏天就不太行,硕士导师让我写篇论文投他的分论坛。”兰熙童回道。
“嗯,正事儿说完了,说说八卦吧,你和小穆怎么回事儿?”
兰熙童本以为她想的理由派不上用场,结果在这里等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