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章 送礼

作者:山月二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送走来找她谈心的学生,兰熙童敲响了匡密办公室的门,匡密便是合作上医学人类学课程的另一位授课老师。


    “您认识六院的精神科老师吗?咱们不是有个学生有这方面的问题,我在想有没有可能让她借助自己病人的身份在医院开展参与观察。毕竟人类学本身就强调观察、理解、反思,她可以更敏锐地体会这个群体的处境。”


    “不太行。”听完兰熙童的话,匡密摇了摇头,“我接触过一些抑郁症患者,也认识几个六院的大夫,也曾想过这样做会不会帮助到他们。但是医生都说不要,后来深入了解下去,也确实不好,除非他们情况轻微或者病情已经稳定。”


    “对,匡老师虽然不研究抑郁症,但是他的观点没问题。在病人的病情不太稳定的时候,将她作为一个研究者去研究自己的人群,可能会增加负担。本身,一些患者的表现就是过度自我分析和反刍,如果让他们以研究者身份切入,这两点特征可能都被强化。因为会产生投射作用,进而加剧负面情绪。”闫岩,匡密介绍的精神科副主任医师,说道。


    “如果她病情控制良好呢?”


    “那适量的工作和有结构的任务当然是对她的康复有帮助,但是必须是轻量、低风险和可控的工作,哪一种科研工作都不满足这三点。”


    闫岩看着对面的兰熙童,摇了摇头。


    “病人叫什么名字,我可以去找她的主治大夫了解一下情况。这具体什么情况就不能找你透露了,如果主治大夫觉得可以,我让她联系你吧。”


    “那真是太感谢了。要不是看着学生这么痛苦,而我,说实话,多少有些不胜其扰,也不会出此主意。”


    “也确实不怪你,毕竟这种病症确实很麻烦,同样是抑郁症,又和他们各自的成长经历紧密联系,因而导致不同病人的表现差别很大。永远不知道哪一个点会成为支撑着他们生活下去的点。”


    和闫岩告别后,这件事一时陷入僵局,兰熙童一时不知道怎么办。直到一周后的一通电话,给兰熙童一些想法。


    铃铃铃。


    一阵突然的电话铃声响起,“何爸爸”。


    “喂,何爸爸,怎么了?”何爸爸就是那个抑郁症学生的父亲。


    “兰老师,您忙不忙?听说今年过年不回家?孩子妈妈从南方过来过年,带了些特产。”


    “何爸爸,您太客气了。”兰熙童生硬地拒绝道,她实在是不会拒绝啊,她还以为何爸爸打电话又是来求助和倾诉的,没想到是送礼,早知道这电话就不接了。


    兰熙童暗暗后悔,可又做不到,只好硬着头皮继续拒绝。


    “兰老师放心,这都是自家做的,也不值什么钱,您千万不要推辞。”


    “崔奕的事情实在是麻烦老师了。”何爸爸和何妈妈就这样提着一些包装粗糙的吃食出现在兰熙童的办公室。


    兰熙童到底没有拗过何爸爸,而且从人类学的角度看,送礼是人情社会中的正常操作,蕴含着情感、义务与关系的维系。


    兰熙童默默从大脑里调动莫斯提出的礼物理论,默默回忆着自己田野期间看望病人、与养老院领导层打交道时送出的礼物,说服自己接受了这些礼物。


    好在,这些礼物确实是家庭手搓的吃食,不是什么太贵重的礼品,这让兰熙童接受起来容易多了。


    南方人好饮茶,幸亏兰熙童办公室里有一些还不错的茶叶。


    “何爸爸,您太客气了,崔奕是一个很有灵气的孩子,好不容易考到这么好的大学,总不能因为生病就看着孩子废掉吧?”


    “是是是!”何爸爸连连点头,然后如竹筒倒豆子般讲何崔奕的情况说了出来,兰熙童也从父母的角度重新审视了曾经何崔奕跟她抱怨过的亲子关系。


    “谁能想到这孩子这么不经批评呢,她从小就爱写日记,有一次她日记写到一半,就跑出去了,日记本就摊在那里,她妈妈一时好奇站那读了两页,结果她就回来了,跟她妈妈发了好一通脾气。指责我们说不信任她。”


    随着何爸爸的倾诉,何妈妈也打开了话匣子。


    “青春期的孩子确实比较敏感,而且她还是一个高敏感的性格,反应自然大一些。”


    “兰老师还没有孩子?但感觉您在这一块说得头头是道。”何爸爸在一旁恭维,“我们也是她得了病以后,才知道什么是高敏感,一下子她小时候的那些反应就都对上了。唉,我们也是第一次当爸妈,又只有她一个,也不懂这些东西,就按照我们父辈照顾我们的经验来照顾她,不免就疏忽了很多。”


    “是呀,真不是我们给自己开脱,我和她妈妈早在她进入青春期之前就说好,一定要尊重孩子,知道孩子喜欢记日记,就私底下约法三章,绝对不能偷看孩子日记。谁知道她那次就没关注自己,气得我俩还吵了一架。”


    偷看日记一时还只是亲子关系出现问题的冰山一角,兰熙童坐在办公室的椅子上被何崔奕父母硬控了两个小时。


    “何爸爸、何妈妈,我看时间也到饭点了,不然我们去食堂边吃边说?”


    “我们回去了,就不让兰老师破费了。”何爸爸、何妈妈起身告别。


    “我还有一些问题想问呢,一起来吧,我们食堂的饭菜还是很便宜的,就当感谢你们送来的这些特产吃食了。”兰熙童不由二人分说,这时候又强势起来了。


    “何崔奕一直都有写日记的习惯?”


    “对,现在也写,大夫还让她每次发病的时候,记录她的感受。说什么可以帮她把模糊、压抑的情绪外化出来。”


    “日记可不可以作为突破点呢?”兰熙童忍不住想,只是这样一来,她除了向大夫打开自己——其实兰熙童都不确定大夫可不可以看到这些日记的内容,还要和自己讨论日记内容,兰熙童一时不太确定要不要以此为切口了。


    但现在何崔奕同学在六院住院,一切还得等她从医院出来再说。


    傍晚的时候,兰熙童提着和爸何妈提来的特产走回租住的小区,结果就在家门口看到了不请自来、正要敲门的穆青君。


    “你越界了。”本来兰熙童心情就压抑,此刻看到穆青君,更是不悦。


    带着穆青君走到楼下,她家几乎正对着楼梯口,不能让母亲听到二人谈话。


    “你不该来这里。”


    兰熙童平时看着温和,其实那都是被她刻意装出来的笑脸迷惑的而得出的评价,之所以总是带着笑意,全是因为如果不笑就显得她冷酷了,缺了作为教师的亲和力。


    “如果你想谈恋爱,我的建议是,尽快和我断掉这段关系,然后去找一个愿意跟你谈情说爱的人去。医院里又不缺愿意跟你谈恋爱的医生、护士。以你的条件,喜欢你的师妹、师姐也不少吧。”


    兰熙童冷肃着脸,面无表情地冷静分析,仿佛在说和自己完全无关的事情。


    她虽然贪恋穆青君身上的气息,可那只是出于身体的需要,理性告诉她,恋爱不是个好东西,只会让她变得连自己都不认识自己。她很排斥恋爱关系里情绪被另一个人牵着走的感觉。


    现在这种纯粹的关系是目前这个阶段的她最需要的。


    “更重要的是,你越界了。我很讨厌这一点,很讨厌。”


    一通话说得穆青君本来洋溢的心情瞬间跌落谷底,讷讷说道:“对不起……对不起,是我抱了不切实际的幻想。那我可以追求你吗?”


    “我拒绝,我现在不想谈恋爱,还是搞学术更快乐一些。”


    “难道那天晚上的你不快乐吗?”穆青君不甘心地问。


    “快乐,但那种快乐是可以替代。”兰熙童继续面无表情地说出如此无情的话。


    “所以我只是你的工具吧了……我知道了……那我走了……”穆青君喃喃道,失落的样子看上去仿佛一只不被主人宠爱的小狗,兰熙童心里一动,却也只是一动。


    “对了,”兰熙童突然开口。


    穆青君以为兰熙童松口了,要说什么好听的话,满怀期待地看着她。


    “给你几天时间想想要不要维系这样的关系,告诉我一声。”


    “要!”我不会轻易放手的……穆青君将后半句隐在心里。


    “那以后也少给我发消息,等我找你。你可以走了。”兰熙童转身就要离开,想到手里提着的吃的,快过年了呀,“给你拜个早年。”


    兰熙童再次叫住穆青君,从特产里抽出一小包吃的,递过去:“学生家长送的,不知道什么味道。年后再见。”


    “童童!”


    本来将穆青君带到楼下,就是为了避开母亲,谁想到还是没避开,兰妈妈竟然从外头回来,正好看到兰熙童将吃的递给穆青君的场景。


    “这是?”


    “妈。”兰熙童暗自埋怨穆青君的擅自上门。


    “阿姨好。”经过刚才的打击,穆青君已经不敢随便乱说话,只好将目光投向兰熙童,听她怎么介绍自己。


    参与观察是人类学专业民族志田野调查的重要手段。以前讲究的是同吃同住同劳动,现在随着人类学可研究领域的扩展,很少再这么讲了(但如果可以最好还是能亲子参与到研究对象的日常生活和劳动中去),而是强调参与。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送礼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