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8章 7.长夜

作者:平明孤客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一人道:“唉。”


    另一人道:“唉!”


    一人又道:“唉——”


    另一人接道:“唉——唉——”


    “做什么呢!”一个白衣背影出现在二人之间,打断了他们此起彼伏的叹气,“长泰,你叹什么呢?”


    长泰坐在日就月将斋前的石阶上,手托着腮,耷拉着脸,目光空洞:“殿下,我在叹人生苦短。”


    “你小子,”赵铮手中一卷《史记》拍了拍长泰的脑袋,“你十几岁的年纪,叹什么人生啊?”


    长泰不服道:“殿下十几岁的年纪,不也天天叹气吗?再说了,殿下不过刚刚弱冠,比我大三两岁罢了,我怎么就不能叹了!”他越说越觉得委屈,“奔波万里到了临邑,就我一个人连临邑这两个大字都没有瞧见,醒来时,还是被不知哪来的臭小孩放的炮竹吓醒的!”他嘟着嘴,哼道,“连阿盛那小子都知道临邑长什么样子呢!”


    赵铮好笑道:“好了长泰,人生虽苦短,前路却修远,我的封地就在临邑,京州之事了了,不就能走了么?”


    长泰一下便被哄好了:“真的,殿下?那下一次,到了临邑城下,可千万要叫醒我!”


    赵铮笑道:“好。”


    “唉——”


    赵铮道:“刘翁又在叹什么呢?”


    长泰也道:“翁翁在叹什么呢?”


    刘奇又叹了口气:“我在叹世事无常……”


    赵铮笑道:“刘翁几时这般伤春悲秋了?”


    刘奇道:“殿下!亏你还笑得出来!殿下知不知道,现在全京州的人都在看我们笑话呢!”


    赵铮走到庭中,白衣上洒满了月华:“俪阳走水,我不知何故,跋涉京州,谨遵君命,有何可笑?”


    长泰惊讶道:“翁翁,原来你不是叹你脸上又多了两条抬头纹呐?那你在叹什么?”


    刘奇骂道:“小兔崽子,干你的活儿去!”一把将长泰从石阶上推走,长泰只好悻悻地走了,刘奇踱步到赵铮身后:“奴婢知道殿下都知道奴婢知道的。”


    赵铮微笑:“我不知道刘翁知道我知道什么。”


    “奴婢知道……”刘奇道,“哎呀,殿下把奴婢给绕进去了……殿下,俪阳走水,殿下是不知何故,可世人议论纷纷,宫火前一日,是册封临王的及冠礼。跋涉京州,殿下是谨遵君命,可世人看到的是,殿下长途奔驰,好容易赶在年节前夕到了封地临邑城下,可人家过新年的时候,殿下却被拒之千里之外……”


    赵铮笑道:“世人看到什么,在意什么,重要吗?”


    刘奇叹道:“殿下听奴婢一句劝,好歹奴婢也是宫里头的老人儿了,这些风风雨雨的,实在见得太多了。世人看到了什么,已经无法改变,所以最重要的,是谁让世人这样看的!”


    赵铮不解:“和一个远封边城与世无争的藩王作对,有意思吗?”


    刘奇道:“可是此刻,殿下不在边城,和亲的队伍……应当也快到了。如此,殿下的背后,可就不仅仅是这一座小小的白虎园了。殿下身后,是冠英伯和北冥郡主,是戍边军权和云中王室……”


    赵铮的眸光与月色相触:“我说了永不回京,为什么不信呢?”


    刘奇一笑:“可是殿下眼下,不就在京州吗?”


    赵铮一愣。


    刘奇道:“殿下的誓言,是拗不过一道上诏的。”


    赵铮不禁开始重新审视自己而今的处境:“刘翁觉得,这背后执刀之人,会是谁呢?”


    刘奇叹气道:“奴婢要是知道,就不会在这里叹气了。”


    乌云悄然而至,遮蔽了月色清辉,赵铮的目光也黯淡下来:“那就要看,俪阳宫火,因何而起……”


    刘奇道:“这也奇了,君上急诏殿下回京,这待了三日了,说是任何人不得进宫,又不见旨意,宫中情况如何,君上情形如何,咱可真是两眼一抹黑,啥也不知道。”他自言自语道,“是兰王吗,还是晋王呢……不行,我果然还是得找找门路,打听打听……”


    赵铮一手拦住了他:“兰王晋王不曾来我这白虎园,多半是为避嫌之故,刘翁又何必去撞这个南墙呢?有乌云蔽月,自然会有月出云层之时。”


    “殿下!”刘奇道,“殿下这是……铁了心,甘愿做一辈子临王吗……”


    赵铮笑道:“刘翁,做一辈子临王,我心甘情愿。”


    “唉……”


    赵铮道:“刘翁今天叹的气已经够多的了,早些休息吧。”说着,将他推着出了门。


    “哎,殿下,殿下,奴婢还没说完呐!殿下!”


    “明天再说吧!刘翁,去吧去吧,早些睡吧!”赵铮终于合上了门,背对着木门,坐了下来。


    好容易安静了一会儿,又响起一阵敲门声。


    赵铮道:“刘翁,回去吧!你再敲也没用,我是不会开门的!”


    “殿下,是我!”


    赵铮开了门:“长安?”


    “殿下!”长安兴高采烈道,“冠英伯派人进城传来口信,云中北冥郡主的车马戌时已到京州城外,休整一夜,明日便入京州!”


    “好!”赵铮笑道,直愣愣地往日就月将斋走去,又想起了什么,直愣愣地走了回来,“迎亲的红绸,都备好了么?”


    长安拱手笑道:“回殿下,白虎园各处早已装点好。”


    “好,好……”赵铮疾走入斋中,忍不住东张西望起来,他在斋中走过来又走过去,步态轻盈得如外头十里街上看舞龙舞狮的垂髫幼童一般。


    “这斋中,是不是少了点儿东西?”赵铮自言自语道。


    长安在门外侍立,闻言笑道:“殿下忘了?殿下说,近日日就月将斋中禁火,故奴婢们都没有点灯燃烛。”


    赵铮这才发现,这屋内所有的光,原都是天边月光自敞开的大门中倾泻进来的。


    案前,一片小小的碎片亦得到了清辉的照拂,绽放出波光鱼鳞般变幻而神秘的颜色。


    赵铮眼中迭起的欢愉刹那间便为这抹颜色所收敛,那夜的日就月将斋中,亦只剩了这一种色彩。


    他眸心的火似明似灭,聚于这一放小小残锦之上:“你到底是谁?”


    赵铮一如既往地坐在“清心”二字匾额之下,开始沉思。此人将这残锦夹于信中,必然知道当年旧案,他知道,若我见到了这残锦,一定会乖乖咬下他抛下的饵,立刻回京。他是敌是友?是挑衅是线索?他想说什么呢……


    叩、叩、叩。


    赵铮抬眸,长安敲罢三下门,拱手施礼道:“殿下,早些休息吧。”


    赵铮微笑道:“我不困。你不用守了,下去吧。”


    长安道:“殿下回来以后,整日整夜地睡不着觉……”


    赵铮道:“我并非睡不着,只是不耐烦睡……”


    长安略想了一想:“殿下昼不爱食,夜不爱寝,面色苍白,脚步虚浮,浑身无力,奴婢说句实话,殿下莫怪。”


    赵铮笑道:“你说。”


    长安咳了咳:“眼下是黑夜,奴婢看不清殿下,但白日看来,殿下就如同一个身患恶疾、油尽灯枯之人……”


    “真的如此吗?”赵铮并没有责怪的语气,“好吧,我睡不着。”


    长安道:“那不如奴婢给殿下说故事,定比长泰说得好些。”


    赵铮笑道:“不用不用……”


    长安坚持道:“可殿下这副模样,若是北冥郡主见了,只怕……”


    赵铮宛若梦中惊醒:“长安,我好像,有些乏了。”他站起身,木头人一般走到榻前,和衣躺下,双手放于胸前,一副端端正正的模样。


    长安淡淡一笑,轻轻关上了木门,不准天外的月光再搅扰殿下的清梦。


    可是赵铮又怎能够睡得着呢?


    他用了十一年抚平的伤痕,以为它终将愈合,于是苦苦追寻着心之所向,但突然,有人撕开了他的伤,让他目之所见、鼻之所嗅,全都是鲜血的颜色和气味。


    寒风袭来,他半是污泥半是血的手“砰”地一声推开门。


    他喊道:“我回来了!”


    阴冷的小屋里却无人应答,只有寒风吹打在墙壁上的声音,像无数只壁虎,在人的心上不停地挠动。


    一滴血,自梁上滑落。


    一双腿,在空中晃动。


    他尖叫一声,赶紧跑过去抱住那双腿,只可惜他的身材实在太过矮小,抱不住那悬挂在半空中的一双腿,只把那人的一双肮脏的布鞋脱了下来。


    “我回来了!我回来了!我回来了……”他哭喊着,不断重复着这句话,被脸上的鼻涕眼泪弄得狼狈不堪。他抱着那双腿,又一滴血坠落,恰巧溅落在他脸上。他顺着血腥,哭着往梁上看,此时此间,那条高悬的锦带,是他目光所及唯一的颜色。


    榻上,赵铮猛地睁眼,他的贴身里衣已经湿透,冷汗还在不断往外冒。


    他裹紧身上的被褥,面对着墙壁蜷缩起来,还是忍不住叫道:“冷,好冷……”


    刚才,又是梦吗?


    冷静下来之后,他爬了起来,跌跌撞撞地走到铜镜前自照。这个梦已经做过了太多次了,镜子里的人,不是九岁,不是十一岁,也不是十三岁、十五岁,镜中的他,已经长得很高了,再不是从前少年的模样了。


    他适才想起,镜中这个甫及弱冠的人,已经是临王赵铮了。


    今天中秋,祝愿铮铮和大家,一家团团圆圆圆圆圆圆ヾ(??▽?)ノ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8章 7.长夜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