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章 蓝雪花

作者:一苇惊春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此时天色已晚,顾时舒没有叫司机过来,打了辆专车把穆清送回家。


    下了车,穆清腿上绵软无力,走得有些吃力,顾时舒蹲下身,将穆清打横抱起,朝家走去。


    穆清体重很轻,顾时舒抱着毫不费力,顾时舒真不知道他把饭都吃到哪里去了。


    到家时已是深夜,穆清眼前还不甚清明,他附在顾时舒耳边,告诉了他家门的密码。


    顾时舒笑着说,“好,抱紧我一点。”


    穆清闭着眼睛,环着顾时舒脖颈的双手抱得更紧了。


    顾时舒一只手抄着穆清膝弯,护着穆清腰的另一只手松开,去按门上的密码。


    门打开了,顾时舒抱着穆清来到卧室,打开灯,轻轻把他放在床上。


    这是他第一次进到穆清的卧室,床头摆满了玩偶,床头柜上还有打开了锡纸药板。


    墙上挂着妈妈和穆清小时候的合照,胡蝶抱着小穆清,在他耳边夹了一朵黄色的小菊花,怀里的小穆清笑得腼腆,但能看出他当时多么的幸福与快乐。


    现在怎么变成这样了呢?顾时舒心脏抽痛。


    “睡吧。”顾时舒帮穆清脱下外衣,给穆清盖上被子,掖好被角。


    穆清小声说了句“谢谢,请不要关灯”后,又闭上了眼睛。


    顾时舒应道:“好。”他把亮眼的白炽灯调节至适合睡觉的暖色灯光。


    临走前,他在穆清额头上轻轻印下一吻,听着穆清的呼吸声逐渐平稳后,替他关上了卧室的门,轻手轻脚地离开了。


    第二天一早,穆清起床后发现靠窗的床头上有一个花瓶,花瓶里是一束盛开着的冰蓝色的花,花瓣形状如雪花,芳香扑鼻。


    花束中间有一张卡片,卡片上写着“早安^^送给勇敢率真的你~桌上有早餐,凉了就热一下再吃”


    落款处画了个书的符号。


    穆清笑笑,他换上拖鞋,拉开窗帘,阳光洒在花上,花瓶中的清水荡了荡,穆清弯腰拨弄了一下花瓣,对小花道了声早安。


    穆清来到餐桌旁,桌上放着一叠摆盘讲究的西式早餐,三明治烤的松软,上面用清甜的草莓果酱画了个笑脸。


    旁边还有一杯牛奶,穆清摸了摸杯壁,还尚有余温。


    穆清先去梳洗一番,换了套衣服,坐回餐桌,咬了口三明治,里面没有放油腻的煎蛋,而是把蛋液混入面包皮,有一股奶香和蛋香。


    他举起杯子,发现玻璃杯下还压着一张心型便签,写着“你的手机在茶几上,我已经和林总监打过招呼,帮你请过假了,安心休息~”


    穆清才恍然,自己还没请假!


    穆清赶紧打开手机,重新给林迟婧发去消息。


    林迟婧很快回复:“没关系的,在家好好休息。”


    然后穆清又给顾时舒回了消息。


    【Sylvain】:谢谢你的花和早餐,花很漂亮,是什么花呀


    顾时舒秒回:是蓝雪花,我觉得很衬你,就把它买来送你,希望你能喜欢


    穆清回:我很喜欢


    蓝雪花,象征着清冷、忧郁,同时也象征着勇敢、自由、坚强。


    顾时舒眼前只剩“我很喜欢”,他把这句话连带着穆清的猫猫头头像单独截下来,稍加修饰,设置成两人聊天页面的屏保。


    穆清把花上的卡片和便签都收拾好,装到一个小盒子里,然后放到平时收藏钻石的抽屉里。


    手机铃声响起,穆清接通,小姨的声音从话筒里传来:“小清你不乖哦,不听小姨的话就算了,还把自己气进医院了?现在身体怎么样,还难不难受了?”


    “小姨我没事儿,你别跟外公外婆说。”


    “放心吧我没说,生病了也不跟我说一声儿,长大了就跟小姨疏远啦?要不是我今天问迟婧你最近在公司怎么样,都不知道你出事儿了。”


    林迟婧和陶秭是关系还不错的朋友,穆清刚进公司的时候陶秭总不放心,常常询问穆清的状况,林迟婧总告诉她放宽心,穆清的状态一天比一天好了。


    陶秭询问的间隔也越来越长,距离上次在和林迟婧的对话中谈到穆清已一月有余。


    “没多大事儿,小姨,你别担心,不会有下一次了。”


    “还没多大事儿呢?小清你什么时候能学会多爱自己一点儿啊?”陶秭叹了口气。


    “你自己心里有数就行,对了,你现在休假了,要不要提前回家住两天?”陶秭问。


    “好,我明天回去。”


    “行,我让杨哥去接你。”


    “好。”穆清笑了。


    “那挂了吧,我去跟你外公外婆说,让他们高兴高兴。”


    穆清挂了电话。


    陶秭并不是穆清的亲小姨。


    她是胡烨和陶菱华收养的女孩儿,那时候胡蝶已经生病了,穆清只有七岁,心理问题也日益显现。


    老两口担心得不行,给穆清找了很多心理医生,心理医生大部分都说要有一个过程,医生只能起到一个正向引导的作用,真正走出来还要看他自己。


    西药老两口不敢让穆清吃,孩子太小了,还在长身体,现在就吃那么多精神类药物,成瘾性太大,对孩子的身体也不好。


    于是又去看了中医,中医给他开了几副中药,陶菱华给穆清煎了几副,效果也没有说特别大,但是看着穆清面不改色喝下一碗又一碗苦得掉渣的中药,给老两口心疼坏了。


    就在这时,又一楼的大堂经理给董事长胡烨打来电话,说饭店门口晕倒了个小姑娘,人已经送到医院去了。


    根据大堂经理的描述,这个小姑娘就自己一个人,身边也没个大人,衣服鞋子都磨破了,整个人都脏兮兮的,像是被人遗弃了。


    “那孩子大概多大?”


    “看起来也就**岁?太瘦了,肯定营养不良。”


    “不是遗弃,八成是孩子自己跑出来的。老梁,报警吧。”


    到了医院,和医生仔细交谈过后,胡烨和陶菱华才知道,这小姑娘身上还有不少伤,只有少数是摔伤,大部分都是被人拿木棍和木板抽出来的伤痕,还有烟头的烫痕,有些伤疤因为年头太久,无法祛除,永远留在了身上。


    警察也来验过伤,经过调查一番后得知,这小姑娘出生后没多久就被父母遗弃了,因为她是个聋子。


    有一只耳朵完全听不到声音,另一只耳朵只有贴在耳边大声说话的时候,才能勉强听到一点声音,孩子整日哭闹个不停,那一对年轻夫妇只当是孩子小爱哭闹,三个月后,她的父母发现怎么哄这孩子都没反应,去了县里的医院才得知这个孩子是个聋子。


    夫妻俩没在怀孕期间没做过产检,生孩子也是在乡镇上的小诊所生的,设施都不完善,出生时没检查出来。


    夫妻二人得知结果后的没几天就坐了车,到了离家几十公里远的地方,把孩子遗弃了。


    这孩子当天就被一个拾荒老人发现了,小孩子饿啊,哇哇哭,在垃圾桶旁的草丛里格外显眼,老人买不起羊奶牛奶,更别提奶粉了,正好养的狗怀孕了,就每天挤些狗奶给她喝,就这么把孩子喂大了,一老一小相依为命。


    到六岁时,拾荒老人去世,陶秭被蹲点多时的人贩子抓走,到今年正好是第七个年头。


    根据医院测出的骨龄,陶秭已经十二岁了。


    她逃出来了。


    听完警察的讲述,病房里的人都沉默了。


    两个苦命的孩子,胡烨在心里叹了口气。


    陶秭醒过来后,陶菱华端起自家饭店厨师做的营养餐,一口一口地喂她。


    “好孩子,你叫什么名字?”陶菱华温柔地问。


    一边的医生把陶菱华刚刚的话用手语给她比了出来。


    桃子,桃子眼神躲闪着,比了个“桃子”的手势。


    医生转述过来:“她说她叫桃子。”他们后来才知道,拾荒老人开始也没有给她起什么名字,只是闺宁闺宁的叫,要么就是叫孩子。


    有一天,他带回来了两个桃子,本来想和孩子一人一个,他用水缸里的清水把桃子洗好,把大的那个递给了陶秭。


    陶秭接过来说,“谢谢爷爷。”咬下桃子的一瞬间,整个眼睛都亮了起来。


    于是拾荒老人把另一个桃子也放在了水缸盖子上,让陶秭吃完了就把那个也吃了。


    “爷爷,您还没吃呢!”小陶秭很着急,“这个真的特别甜,您尝尝。”说着把手里的桃子递到老人嘴边。


    老人象征性地咬了一口,然后立马捂着嘴“哎哟”叫了一声,“太甜啦,爷爷这牙啊,受不住这么甜的了,孩子你帮爷爷吃了吧,啊。”


    “要不以后爷爷就叫你小桃子好不好啊?”


    “好诶!我有名字啦!”小姑娘比了个耶,开心地绕着破旧的院子跑了一圈。


    老人坐在马扎上,慈爱地看着小姑娘。


    “陶秭。”陶菱华叫了一声。


    陶,音同陶,也算是特别的缘分;秭,取身体健康、智慧丰盈之意。


    “这孩子和我有缘,那我就给她改个名吧。”


    “小桃子,以后就叫你陶秭了,陶瓷的‘陶’,秭归的‘秭’,好不好呀?”陶菱华笑意盈盈地问。


    小陶秭坐在病床上,懵懂地点了点头。


    孩子,我只盼你以后能和我们家清清一起,健康快乐的成长,做一个善良的人,至于剩下的,咱们慢慢来。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章 蓝雪花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