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章 7102-雾锁遗村-双响3(二修)

作者:客京华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循着气味和声音,他们很快来到竹林深处一间孤零零的矮房前。矮房破旧,门板虚掩着,那股浓烈呛人的硝烟味正是从中溢出。


    宣和示意两人退后,自己侧身贴近门缝,凝神倾听片刻,随即猛地推开虚掩的木门!


    更为浓烈刺鼻的硝烟味如同实质般扑面而来,呛得人几乎窒息!屋内光线昏暗,地上、墙角散落着大量鲜艳的红色纸张碎屑,如同泼洒了一地的凝固鲜血,在昏暗中显得格外刺目。一个穿着村民粗布衣服的男人倒在地上,左手死死捂着右手手腕,右手手掌一片血肉模糊,焦黑与鲜红混杂,正痛苦地蜷缩着身体,发出压抑的呻吟。他的身旁,还散落着几个粗制滥造、未曾爆炸的“哑炮”和一些黑乎乎的粉末。


    显然,这是在私自制作鞭炮时发生了意外爆炸。


    茱莉脸色凝重,快步上前,不顾地上的污秽和可能存在的危险,蹲下身,用手指极其小心地捻起一撮未燃放的黑色火药,在指尖仔细搓了搓,感受其颗粒质感,然后又凑近鼻尖深深一嗅。


    她的脸色瞬间变了。


    “硝石含量高得惊人!”她声音干涩,带着难以置信的震惊,“颗粒粗糙但纯度不低,硝酸钾的比例至少超过六成!这已经不是普通民间鞭炮所用的□□配比了,这已经非常接近……接近早期军用□□的标准了!稳定性极差,威力却很大!”


    云逸明的眼神骤然冰冷下来,他用脚小心地踢开旁边几个未爆炸的“哑炮”,看到里面填充的同样是这种粗糙而危险的高硝火药。“1935年,也就是民国二十四年,国民政府为剿共以及加强地方控制,颁布了严格的《禁炮令》,严控硝石、硫磺、白药等制造火药的物资在民间流通,特别是严禁私自制造、储存、燃放威力过大的烟花爆竹。私藏如此高纯度、大量的硝石,私自配制这种高危火药,在当时是足以杀头的重罪!”


    他抬起头,目光如炬,扫过这间简陋却堆满了危险品的作坊,最后落在那名因痛苦和恐惧而瑟瑟发抖的村民身上:“你们村,到底想干什么?这根本不是祭神,这是在玩火**!”


    那受伤的村民听到“禁炮令”和“杀头”几个字,眼中闪过极度的恐惧,仿佛被踩中了尾巴,竟暂时压过了手上的剧痛,忍痛嘶吼道:“你们……你们这些外乡人懂什么!这是龙神赐下的圣物!是保佑村子风调雨顺的!必须用最响的‘响雷子’!你们……你们想毁了祭品……龙神会降罪的!村子都不会放过你们!”


    “圣物?降罪?”宣和冷笑一声,蹲下身,看似要检查他的伤势,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猛地抓住村民完好的左手,强行掰开他的手指,露出其掌心。


    那掌心布满了厚厚的老茧,尤其是虎口和食指根部的关节处,呈现出一种长期、反复摩擦压迫形成的、极其独特的硬化层——那是常年握持枪械、频繁扣动扳机才会留下的难以磨灭的痕迹!绝不是一个普通农民该有的手!


    “‘村民’?”宣和松开手,声音里带着冰冷的嘲讽,他环顾这间充斥着危险气息的简陋作坊,“装得挺像。但这双手,还有这些‘军用药’……你们到底在给谁制造军火?祭龙神需要用到枪吗?”


    那村民脸色瞬间惨白如纸,嘴唇哆嗦着,再也发不出任何声音,只是用充满了恐惧和某种顽固抗拒的眼神死死瞪着他们,仿佛他们揭穿了一个足以带来灭顶之灾的秘密。


    【第二处悖论揭露:违禁火药泛滥(禁炮令时期大规模制爆)】


    冰冷的系统提示音再次同步在三人脑海中响起,确认了他们的发现。


    任务进度(2/7)。


    然而,三人心头却没有丝毫轻松之感,反而愈发沉重。这个看似闭塞祥和的“雾隐村”,暗地里竟在如此大规模地生产高危□□,并且操作者还是一群疑似受过军事训练、掌心的枪茧比老农的锄茧还要厚实的人!祭祀龙神的喧闹背后,隐藏的真相恐怕远比他们想象的更加黑暗和危险。硝烟味和血腥味混杂在一起,在这片诡异的竹林深处弥漫开来,如同不祥的预兆。


    三人沉默地退出矮房,心情沉重地沿着原路返回暂住的小院。刚踏进院子,还没来得及交流各自的发现,就见小卉爹已经站在堂屋门口,脸上挂着与村里其他人如出一辙的、热情却略显空洞的笑容。


    “妹子休息得可好?”小卉爹搓着手,憨笑着,“许久没见了,吃个饭叙叙。”他的语气自然,仿佛刚才竹林里的一切从未发生。


    “好,我也很久没见哥哥和嫂子了。”茱莉压下心中的波澜,脸上恢复平静,几人一同往主屋走去。


    “孩子他爹来啦!妹子也来了,快来坐!”一个同样穿着粗布衣裙、盘着发髻的妇人从正房迎了出来,脸上堆着笑,眼神却和小卉的阿爹一样,带着一种空洞的热情。“一路辛苦了!这两位是……这么多年没见,你家娃都这么大了呀!”她看向宣和和云逸明。


    “是,他们两不放心我自己一个人来,非要跟着。也是有他们在,路上才平安。”茱莉迅速进入角色,脸上也挂起了温婉的笑容,不着痕迹地大量着妇人的穿着,尤其是她的脚——那是一双穿着普通布鞋的脚,尺寸正常,绝非缠足后的“三寸金莲”。这让她稍稍松了口气,至少这个明显的时代特征没有错位。


    “这是娃孝顺,你也有福啊!”小卉爹娘连连点头,将他们引入正房。堂屋陈设简单,一张八仙桌,几条长凳,靠墙一张条案,上面供着一个简单的祖先牌位,牌位前放着香炉,里面插着几根燃尽的香脚。条案一角,放着一本摊开的、纸张泛黄发脆的线装册子。


    云逸明的目光立刻被那本册子吸引。他状似随意地走到条案旁,目光扫过封面——《钟氏族谱》。


    “姐夫,这是…?”茱莉也注意到了族谱,顺着云逸明的目光,自然地开口询问。


    “哦,这个啊,”小卉爹憨厚地笑了笑,拿起族谱,“前些日子祠堂翻修屋顶,不小心把这老物件弄湿了,族长让我拿回来晾晾,免得霉坏了祖宗的东西。”他随手翻动着纸页,纸张发出脆弱的呻吟。


    云逸明和茱莉的目光同时聚焦在他翻开的页面上。那是记载着钟氏家族近代人丁的页面。墨迹清晰,笔迹古朴。然而,当小卉爹粗糙的手指划过最后一行模糊的墨迹时,云逸明的心脏猛地一跳!


    在那早已干涸发黑的墨迹旁,赫然有几行极其细微、却无比清晰的蓝色字迹!字迹圆润流畅,用的是现代最常见的圆珠笔!上面写着:“公元一九五二年春,钟氏十七世孙 钟大柱续谱”。


    “这个痕迹?!圆珠笔!”茱莉失声低呼,手紧紧捏着椅把,声音带着颤抖,“不可能!圆珠笔是匈牙利记者比罗在1938年发明,真正大规模商业量产并普及,是在1958年英国拜罗公司推出后!光绪三十四年是1908年,这本族谱记载的灭门惨案发生在1908年,怎么会有1952年的圆珠笔续谱记录?”她的声音带着学术严谨被彻底颠覆的震惊和一丝更深的寒意。


    【第三处悖论:书写工具穿越(3/7)】


    系统提示音如期而至。但三人愈发心惊。


    一个完全错乱的时间线,明目张胆的错漏,这个副本真的如此简单吗?


    用了饭,门口传来村民招呼的声音,小卉爹连忙出门,不一会就返回来。


    “祭祀快开始了,爹……哦不,三叔公让我来请你们过去祠堂那边呢。”


    云逸明注意到,他说漏嘴的“爹”字,以及提及“三叔公”时眼神中一闪而过的敬畏,都显得极为微妙。一行人再次穿过村落。越是靠近祠堂,气氛越是显得不同。村民们脸上的笑容似乎更加模式化,行动方向也趋于一致,如同受到无形力量的牵引,默默向着祠堂汇聚。空气中开始弥漫起一种更加浓郁的火药味,并非竹林里那种事故后的残留,而是大量火药集中堆放所散发出的、令人隐隐不安的气息。


    祠堂是一座占地颇广的青砖建筑,飞檐翘角,看起来有些年头,但也有些部分显得较新,像是近年修缮过。此时祠堂大门敞开,里面人影攒动,却异样地安静,缺乏大型活动前应有的嘈杂。


    小卉爹引着他们来到祠堂侧边一个相对人少的位置,便不再多言,只是垂手站着,脸上保持着那凝固的笑容。小卉娘也是如此,安静得像个影子。


    宣和的目光锐利地扫过祠堂内部的结构,尤其是承重柱和房梁的连接处。突然,他的瞳孔微微收缩,压低声音对身旁的云逸明道:“看那些榫卯结构边缘,还有屋顶瓦片下的防水层……又出现了,而且更多。金属冲压铆钉,甚至还有类似水泥的浇筑痕迹。这祠堂,根本就是个用老料子和新工艺拼凑出来的怪胎!”


    云逸明微微点头,他的注意力则被祠堂正中央那张巨大的暗红色供桌吸引。供桌上方悬挂着一幅残破的旧卷轴,上面用浓墨写着几个歪歪扭扭、却透着一股蛮横戾气的篆体大字:“钟氏宗祠”。供桌前方,果然如预料般,散落着大片大片的猩红色碎屑,显然是大量鞭炮燃放后的残留,空气中那股刺鼻的硝烟味正是来源于此。


    然而,他的目光猛地定格在供桌一角——那里摆放着一本线装册子,封面上正是《钟氏族谱》几个古拙的字!


    又一本族谱的出现!


    几乎同时,小卉爹似乎完全没注意到云逸明和宣和的低语,依旧憨笑着,指着供桌方向,用一种带着奇异自豪感的语气说道:“瞧,我们钟家的族谱,厚着呢!我爷爷的名字也在上面,他老人家叫钟大柱,命长,可是活到了新社会呢……”


    他的声音戛然而止,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眼神变得空洞无物,仿佛被瞬间抽走了灵魂,身体微微晃动了一下。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