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2章 祸不单行

作者:几云里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不出岑五娘所料,未出两日,姜幼安这桩丑闻便一传十十传百。岑府应是下了很大手笔封锁消息,坊间竟无一传闻;但总归仍是不胫而走,落入贵女们的口舌,成了闺阁内天大的笑话。


    柳二娘便携了一众娘子们,亲自上岑府来探个究竟。


    甚至连琼芳县主也大驾光临。


    “旁院的事,我是不知一二的,”岑五娘为了岑府的名声,无论心中如何想,明面儿上定是不能承认一句,“仔细思忖来,虚明院的小厮不是摆设,不会令姜娘子轻易入了去。”


    “霁郎更是不喜人烟的冷性子,自是断然不会令姜娘子近了身,更莫说如传言那般荒唐。”


    “依如清看,这桩事不过是婢子们捕风捉影。”


    听闻这番话,各娘子信者有,不信者也有。谣言自传起的那一刻,信不信便皆随各人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琼芳县主倒放了一万个心,“如清说得极是,霁郎是不会放任旁人近身的。”


    因着皆知晓些琼芳县主与岑霁之间的单方面纠葛,众人一时不敢言语,除了陆府的大娘子陆菀。


    陆菀直言不讳道:“我倒瞧霁公子同姜娘子关系匪浅,他们不还一同开了何通译院,且恰恰比邻。”


    “那屋舍本该是柳家的,如何落到了姜娘子手里,柳见雪你知不知?”


    柳二娘子自是知道的,这方地契掐在岑公子手里呢。她暗自瞥了眼琼芳县主,见琼芳县主将将舒展的黛眉又复而蹙起,忙道:“三哥的事我不曾过问。倒是见及中秋夜宴姜娘子纠缠岑公子,那叫一个……”


    她欲言又止,省略的贬义之词却悉数在无言之中。


    “当真?”崔府的小娘子惊问。


    “崔娘子这话问的,我如何敢胡乱编排,自是千真万确亲眼见了,才敢同众姐妹说。”柳二娘子道。


    “早看出她心思不正,中秋夜宴便先故意藏拙,行欲扬先抑的手段,真真好深的心机。”崔小娘子念及坞哥哥那日竟为了姜幼安受了谢府的为难,心中不快,朝岑五娘望去,“如清姐姐定要当心,这姜娘子城府颇深,如若来往,何时吃了亏也难发觉。”


    知晓全情的岑五娘自是未曾为姜幼安辩解一二,且于这个难得的台阶,将关系彻底撇清:“往日是我识人不清,不如崔妹妹半分通透。”


    柳二娘子亦煽风点火:“若提起那通译院,各娘子可知,”她声音愈发低下去,“第一日,可是,死了个人呀。”


    “竟这般晦气。”


    “好一个扫把星,竟还敢肖想岑公子?!即便岑公子瞎了眼,也不与她有何干系的。”


    “因果报应,罪有应得。”


    ……


    一句连一句的指摘中,岑五娘以帕遮掩唇间笑意。


    晦气的还在后头。


    自古祸不单行,她顺势而为,已派人于今夜在通译院神不知鬼不觉放一把火。


    “各娘子,明日不如去通译院瞧瞧?”岑五娘故作不经意提起,若至明日,她们所见,便是火烧后的通译院,以及经历一场火难的姜幼安了。思及此,岑五娘便愈加痛快一分。


    “自是应当去瞧瞧她究竟在行何歪门邪道,也为她的通译院添添人气。”柳二娘子睨一眼神情落寞的琼芳县主,阴阳怪气道。


    众娘子闲来无事,也欲要亲眼见见被驱逐出府的姜娘子落魄模样,皆出声附和,应了此事。


    迟迟未出声的琼芳县主,也笃定万分道:“明日,我等一同去。”


    ***


    通译院的姜幼安,彼时打了好几个喷嚏。


    姜幼安莫名其妙,心道,是不是岑霁在想她,欲要寻她回府。


    活、该。


    狗、男、人。


    想、得、美。


    不、可、能。


    姜幼安近几日茶不思饭不想,皆在连夜编写岑霁同人,每每写至尽兴之处,诸如【岑霁求娶,姜娘子令其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章节。


    姜幼安便要捶桌而起——


    她真是天才。


    岑霁真是有眼无珠、不识泰山、目中无人,错失良缘,蠢笨如猪……


    姜幼安骂了将近上百个贬义词,将毕生所学皆用在了岑霁身上。


    岑霁受此等殊荣,还不说“谢谢”,真是不礼貌。


    除此之外,在姜幼安专心致志编写岑霁同人之际,她还发觉谢照如所想中的嚣张跋扈完全不一样。


    这几日谢照见她在忙,便安分守己,也不打扰,只是偶尔会在她旁边吃酒,吃得酒气萦绕,难闻得打紧,还偏要她吃上一二。


    岑霁便不会吃酒,身上一应是清苦药香以及上等的墨香,香香的。


    而她本以为会找上门的聂为,也未曾露面,似乎因着忌惮谢照,不敢乱造次。


    她真聪明。


    懂得秃子跟着月亮走——借光。


    借谢照的威风来对抗聂为。


    此般足智多谋的姜幼安,自是不知,谢照同聂为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前者是后者的眼线。


    是夜,与通译院毗邻的山顶之上,一黑衣人在明月下持弓而起,弓上的羽箭燃着一团火,是幽深山野间唯一一抹令人心惊的亮色。


    羽箭直飞,不偏不倚地往通译院墙角的草垛射去,微弱的火星在草垛间逐渐燃起。易燃的草垛逐渐燃为灰烬,且因着通译院四周所栽海棠众多,以及提前下的一场油“雨”,星星之火逐渐燎原。


    自墙角间幽幽升起的一团火,便这般神不知鬼不觉地瞬间蔓延在通译院外圈墙面。


    “遭了!”盘踞在通译院之上岑霁暗卫惊呼一声,当即放了一炮竹,引来其他暗卫救火。而后飞檐走壁,不敢耽误一刻,去禀告穿鱼大人。


    虚明院,穿鱼坐于石凳之上,询问前来禀报火情的黑衣人:“火势如何?”


    “不出意外,应当已被控制住。”


    飞云分工道:“我去回禀郎君,你们速去通译院搭把手,并叫上熙春堂的伙计。”他递给黑衣人熙春堂独有的竹符。


    “郎君近日同陆公子舟车劳顿,劳心费神,才将歇下。此等小事,不必惊扰郎君。”穿鱼拦住飞云。


    飞云迟疑一瞬,虽然姜娘子对郎君一片痴心,他也颇觉二人天生一对,但只恨郎君是块木头!


    且一连三日,郎君因之与陆公子的筹谋迫在眉睫,未曾合过眼。


    “小事?”浅竹诧异出声,尤为纳闷竟无一人看出岑大人对姜娘子情根深种。


    这两个人的脑袋定是被驴踢了!


    浅竹雷厉风行揣刀直入岑霁厢房,飞云眼疾手快地拦住浅竹,改而换他去回禀郎君。


    这是自幼跟随郎君以来,飞云头一回见郎君失态。


    只见他控制不住地压了压眉峰,苍白而修长的指骨竟微微颤动,麻纸随之落至地上。


    岑霁不可避免地忆起宁远侯府那场惊天大火。


    昔日金碧辉煌的宁远侯府,一夜之间不复存在,千工万匠铸就的琼楼玉宇化为层层堆叠的殷红血色。


    无一人生还。


    包括姜幼安。


    准确来说,是与姜幼安别无二致的江令月。


    而他,迟去了一步。


    只迟了一步。


    ***


    “谢……谢照。”姜幼安颤声道,见谢照醉醺醺地随地而卧,踢开他脚边的酒瓶,推搡了下他肩头,“我、我怎么好像听见檐顶有脚步声?”


    有鬼?


    “你醉了,令月。”谢照醉生梦死间贼喊捉贼,摇摇晃晃举起酒瓶,“来,令月,同本世子再吃一口。”


    男人果然靠不住。


    姜幼安无视谢照一旦酩酊大醉便不管不顾唤她令月一事,她彼时害怕得打紧,拾起地上的酒瓶,双手捧起来闷头也吃了一口。


    好辣。


    也是给她当上辣妹了。


    酒壮怂人胆,姜幼安推开支摘窗,冷夜秋风裹着刺骨寒意迎面而来,吹得她直皱眉。


    妖魔鬼怪快离开。


    妖魔鬼怪快离开。


    妖魔鬼怪快离开。


    她小心翼翼环视四周,心里不停默念着,嗅觉极其灵敏的她倏然闻及一股诡异的味道。


    是烧焦的味道。


    走水了?


    “谢照!谢照!好似走水了!”姜幼安焦急出声,便光只是生出这个可能,她便忆起宁远侯府火难这档子事,如临其境般,胸口发闷,双眼一如当日被大火熏得灼烫起来。


    然而谢照是何等的恣意性子,先前便放言欲要在一场大火中自生自灭,且此时神志不清,只当入梦:“令月,当真一语成谶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谢照高扬酒坛,珍酒如冰泉直下倾泻于那张昳丽张扬的玉质金相,他含糊不清道:“你可知,太子的一条腿,是圣上亲自废的。好一个‘虎毒不食子’啊——”


    叽里咕噜说什么呢。


    姜幼安听不清楚,狠狠睇了地上的男人一眼,心惊胆战间,又吃了口酒,这才敢于深更半夜独自了厢房。


    寂静无人,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


    姜幼安在院里头巡视,提羊角灯的手直生生发颤,念起一坨“咒语”祈求庇佑。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我害怕鬼,但鬼未伤我分毫。”


    “如果世上真有鬼。”


    “那也只能是小气鬼岑霁。”


    见院里头巡视无果,且那股焦灼的熏气愈发浓郁,姜幼安一咬牙,心一横,单枪匹马出了通译院。


    果真是外墙起了火。


    火光闪在姜幼安面前,连同当初宁远侯府的滔天火势,以及那时全府上下令人震耳发聩的“走水了——!走水了——!”如尖鸣刺破耳膜。


    扰得她心神不宁,直直要坠倒。


    眼下已然有几名黑衣人在提水救火,虽她不知他们是何人,也不知他们为何似是不欲惊动旁人,不曾高喊“走水”。


    姜幼安强作镇定放下提灯,忙不迭加入了救火的行列。火势不算凶,且因着被黑衣人们及时控制住,不多时,便被彻底灭了下来。


    “多谢各位出手相助!”姜幼安感激涕零道。


    “告辞。”黑衣人们井然有序告退。


    然而姜幼安将将松了口气,适才惊觉——


    此乃声东击西之计,熊熊烈火真正欲要波及的,是通译院内院!


    她同谢照将将待的那间厢房起了火势,窗棂上爬满了一条又一条触目惊心的火舌,烧断直棂窗上一节节栅栏。半截木条猝不及防崩至她脚边,烧灰的部分还燃着灼人的火焰。


    一天到晚的,究竟在燃什么啊!


    “各位,烦请先别告辞啊!走水啦!走水啦!内院走水啦!”姜幼安一面竭声嘶吼,一面提了木桶抽出井水。


    黑衣人们倒未真功成身退,眼见内院出了新的火情,一应皆又加入战斗。


    然而他们往窗棂间扑水时,发觉不对劲。火被水一浇,火势非但不减,反而节节攀升。


    姜幼安急中生智,瞬间联想起化学课的内容,忙道:“此火不可用水灭,要用沙土!”


    黑衣人们当即领命,鱼贯而出。


    可是一时半会儿如何弄得来成堆的沙土,将此火彻底灭了去。


    谢照还在里面。


    还有她的一众手稿。


    焦急的嘶吼化成一声又一声饱含惊恐的尖叫,姜幼安耳畔又回响起宁远侯府那日的惨状。


    她死死紧捂双耳,强忍住走马灯般放映的死亡回忆,只身闯入火光之中。


    死忠粉浅竹:过程全错,结果全对


    毒唯穿鱼:[愤怒][愤怒][愤怒]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2章 祸不单行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