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6章 第 16 章

作者:西和巷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其实说轮到李景也不准确,因为叶书羽好像没有直接感受到他的视角,眼前出现的是一叠叠成绩单,是五个人进殿水书院以后,每一次大大小小考试的成绩。


    玉玦让叶书羽看到这个东西肯定是有原因的,所以他特别仔细地看完了每一份成绩单,他发现除了林常茵和李景之外,另外三个人的成绩多少有些波动,直白点说就是轮流垫底,而不变的是,第一名永远是林常茵,第二名永远是李景。


    出于对纨绔子弟的某些刻板印象,加上李员外暗地里买文章给儿子造势,叶书羽一直怀疑李景这个入学时第二名的成绩是不是有造假的嫌疑,可现在看来……


    不过在真相出来之前,万事不能过早地下结论。


    叶书羽心说。


    接着查看成绩排名的画面变换,视角也从空中视角变成了人的视角,叶书羽意识寄存到了李景身上,眼前的画面再次成了正在上课中的讲堂,宋启在前方说:“今日小考,题目为鱼和熊掌不可得兼。”


    题目倒是挺耳熟,从古至今,该题目作为经典名言是考场上的常驻客了。


    讲堂上五个学生的位置全是交叉排坐,共五排五列,每个人都单独占一排一列,意识在李景身上的叶书羽东张西望,几个学生都在安静地回答,整个课堂上只有毛笔轻轻擦过纸的声音,宋启则是背过手在各个学生之间穿梭。


    李景的位置在最后一排,可以看到前面四个学生的状态,叶书羽观察到,除了李景本人,另外几个学生,全都是低着头在奋笔疾书,只有李景,他似乎是不着急答卷,甚至连毛笔都没有拿起来,眼睛一直盯着面前的白纸,不知道在思索什么,直到另外四人陆陆续续放下笔,宋启提醒考试时间过半,李景才重新把笔拿起来,开始洋洋洒洒地答题。


    五个人全部答题结束,宋启招呼了李景帮忙阅卷。


    要知道宋院长从来都是自己阅卷的,就连他儿子宋子谦都没有帮忙阅卷的资格,何况是旁的人,所以李景一下子有些受宠若惊,连带着平日里懒散的模样都收敛了几分,愣了一会儿才站起来说了一句好。


    宋启阅卷的速度很快,几乎是一目十行,所以李景根本就帮不上什么忙,就只是负责传递考卷。


    等所有试卷都被宋启阅完,他才抬起头,对李景说:“李学生,知道我今日为何喊你来阅卷吗?”


    李景实话实说:“学生不知。”


    “你们五个进我殿水学院也有两年了,其中成绩最稳定的,便是你和林学生,可惜林学生是个女子,便注定她不能参与科考,无法为我们书院拿到荣誉,故我们学院,你中榜的希望最大。”宋启说,“我也看到了你的努力和进步,比如这次的文章,你就写得比林学生更好一些。”


    李景没有说话。


    越简单的题目,想写出好文章反而困难,所以李景昨天想了一晚上。


    等等,他怎么会知道考题?叶书羽疑惑。


    “院长知道你家境优渥,但既然选择来读殿水学院,自然是有自己的抱负,好好努力吧,你会有大作为的。”宋启拍了拍李景的肩膀。


    宋启的这番话似乎并没有对李景的情绪造成很大波澜,怎么进来的就怎么出去的,表情都没带变化。


    他出去时撞上了一直等在外面的“叶书羽”。


    “叶书羽”用手肘撞了一下李景,挤眉弄眼道:“怎么样,考题我押中了吧?”


    “这么简单的题目还需要押?”李景冷哼一声。


    “不需要押?那李师兄还不是问我要了?”


    就在叶书羽满头问号的时候,眼前的画面又变了,似乎是变成了昨天。


    下午的课结束后,“叶书羽”拉住了李景:“李师兄,想知道明日小考的题目吗?”


    李景头也不回:“不感兴趣。”


    “叶书羽”继续撺掇:“被林师妹的榜首压了那么久,就不想当一回第一吗?”


    “……什么题目。”


    听着这两个人的对话,叶书羽这才恍然大悟,怪不得李景提前知道题目呢,合着这两人还有这交集。


    其实到目前为止,书院的这四个男学生都和叶书羽对他们的第一印象有出入。


    宋子谦出身书香门第,还是宋院长的独子,确实有书香门第的清高,但清高之下,也免不了存在算计和恶意,而且,他也远没有表面看上去的那么豁达和友善。


    傅文清从上丧到下,多次落榜确实磨掉了他不少心气,但随之而来压抑的戾气也不少,不像是对万事都丧极了的态度,也不像是久经挫折已经养成坚定的心态,他更像是一个不断接受压力的气球,某天要是到了那个临界值,就会爆炸。


    李景作为纨绔子弟,居然是整个书院除了林常茵以外读书最好的,如果说一次两次考试用手段作弊取得好成绩,但五人入学两年大大小小的考试,李景都是第二名,总不至于他每次都很侥幸?而且虽然他自带一股懒散气质,但落笔凌厉整洁,一看就知道是下了功夫的,当然,这次被“叶书羽”透题了除外,同时,他也是唯一一个,被叶书羽寄存回忆时,目前和林常茵没什么直接冲突的人。


    倒是“叶书羽”,最开始的人物介绍可是说他们家穷得连个天花板都差点没了,每个人的性格养成和家庭有很大的关系,虽说总有特例,万事也不能很绝对,但起码从叶书羽的角度来看,符合刻板印象的“叶书羽”应该是骨子里带点自卑,不爱与人交流,认认真真在书院读书,然而事实是,“叶书羽”反而是整个书院人际关系最广的人,好像和谁都能讲上两句话,歪脑筋也不少,还会懂得利用林常茵和刘鲲来给自己赚钱,还有——


    叶书羽眯起眼睛细细思索着,这座学院里的每一个人都多多少少和林常茵撇不开关系,宋家父子想把林常茵娶回宋家却遭拒绝,刘鲲常年偷盗林常茵的作品变卖成钱,李景会在意总是被第一名的林常茵压制着,傅文清则是对林常茵会有恶意,看上去仿佛除了林二娘和“叶书羽”,另外几个都不能第一时间排除嫌疑。


    不对,这个“叶书羽”出现的次数是不是太多了?几乎每一个人都和他有关,是他告诉刘鲲悄悄卖掉能得不少钱,以誊抄一模一样的笔记不会被林常茵发现为由要求瓜分售款,也是他告诉宋家父子林常茵的文章被刘鲲卖掉,同样是他在傅文清气急上头时看似友好地安慰,依旧是他在李景面前问对方一直被林常茵压着是否不服气,还有,林二娘是听了“叶书羽”的推荐才离开书院去找老中医,否则以林二娘的严谨程度,断不会让林常茵在饮食上出了问题。


    “叶书羽”肯定还有许多事情是叶书羽不知道的。


    想到这里,他闭上了眼睛,试图和玉玦交流,不知是不是叶书羽的默念有了效果,再次睁眼发现他这回直接飘起来了,跟着玉玦指向,简单地走完了“叶书羽”十几年的生平。


    原来,“叶书羽”和林常茵,从小就认识。


    两人都出生在普通人家,“叶书羽”的母亲因生他时难产去世,被父亲独自拉扯大,他的父亲是个郎中,救死扶伤的同时,还是个赌徒,所以“叶书羽”从小就在父亲好与不好之间挣扎,好的是父亲确实救了很多人命,可把家里弄得家徒四壁的也是他,“叶书羽”从小就是饥一顿饱一顿,在“叶书羽”十三岁的时候,叶父因上山采草药不慎滑落山崖去世,之后,“叶书羽”就成了孤身一人。


    好在他懂得自己养活自己,从有意识开始就自学读书写字,年龄稍大一些会去书斋帮忙誊抄笔记文章,勉强能把自己养活,也是这时候,“叶书羽”逼迫自己养成活络的性子,这样才能有更多钱赚。


    林常茵家的条件稍微好一些,林二娘在酒楼厨房工作,林常茵的父亲是个教书先生,林父虽然身体不太好,但对林常茵的读书一直很上心,林家看“叶书羽”可怜,时常会叫他过去一起吃个饭,林父也会邀请这个命苦的孩子和林常茵一起在他的学堂上听课学习,林父因病去世后,“叶书羽”和林家也没断了往来,他自己也争气,在几年后,和林常茵一起考上了殿水学院。


    这里值得一说的是,其实私底下售卖林常茵文章的事情,并不是在殿水学院开始的,而是“叶书羽”和林常茵熟悉了一些就开始了,林姑娘少时便已经把文章写得十分漂亮,“叶书羽”从小就会学她的笔迹,誊抄一份一模一样的留下,把林常茵的那份拿去卖掉,其实他大可以把林常茵的原件留下,把自己誊抄的“复印件”出售,可他不这么做,他一直都认为,留下的那份没有被察觉出来的“复印件”,是自己的战利品。


    还有一点,“叶书羽”能够上殿水学院,也是沾了林常茵的光,他确实读书努力,但始终比不上林常茵那样千里挑一的优秀,彼时是他偷了林常茵的一本笔记,而刚好,殿水学院的招生考试中就有和这本笔记相关的考题,说得好听是幸运,说得不好听,作弊也不为过。


    在“叶书羽”考上殿水学院时,林家甚至还担心他出不起学费而上不成学,殊不知此人早就靠着售卖林常茵的文章有了自己的积蓄,并且进了书院之后也从未停止,只是书院有规定,学生不能随意出入书院,所以他找上了刘鲲,自己则在背后隐藏了起来,只需动动笔墨便能赚钱。


    “叶书羽”其实没有什么大志向,知道自己天资不够,也不会想着同书院的其他人争一争,就想赚点小钱已供往后离开书院后的生活,也想和书院的搞好点关系方便往后的人情往来,直到有一天,“叶书羽”偷拿林常茵的笔记被本人撞个正着。


    林常茵盯着“叶书羽”沉默了,良久才道:“其实你做这些事情,我很早就知道了,在刚进书院后不久。”


    “叶书羽”的模仿再精湛,也终究比不上原件,所以林常茵认出来了并不难,从小被礼义廉耻教导的她难得为了这个同她一起长大的人破了例,但是——


    “其实不止这些,”林常茵突然说,“还有,你父亲的死。”


    “叶书羽”一直以为,这是个秘密,当年是他故意割断了父亲用来采草药时攀爬的绳索,导致他才会滑落山崖,没想到他做这些事情的时候,被林常茵看见了。


    “叶书羽”强装镇定:“你既然早就知道了,为什么不说?”


    林常茵不可思议:“所以真的是你!”


    “叶书羽”这才反应过来,当年他父亲死得蹊跷,林常茵如果那时候就知道了不会留他到今天,所以林常茵在诈他,结果还真被诈出来了,索性破罐子破摔:“是我,那又如何?你大可以去告官,反正我独身一人一身轻,无所畏惧。”


    “三天,你有三天时间和院长以及府衙自首,否则这事就只能由我去告发了。”林常茵终究还是给他留了点余地。


    “叶书羽”没有发疯,没有歇斯底里,没有跟林常茵控诉说这么多年自己多得有多不容易,只是非常平静的,回答了一句“好”。


    “叶书羽”年幼时没少跟着叶父上山采草药,各种草药各种菌菇有毒无毒、有何功效他依旧很熟悉,在和林常茵争执结束的这天晚上,悄悄离开了书院,在附近的矮山上,找到一种曾经叶父千叮咛万嘱咐不可食用否则会死的菌菇,掺进了后来整个书院公休那天,林二娘熬给林常茵的药里。


    为撇清自己的嫌疑,“叶书羽”还在这几天里,有意无意地挑起书院中人和林常茵的矛盾。


    至此,真相大白。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