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在黑暗中平稳运行,窗外的隧道壁化作一片模糊的黑色流影。
经过“查票老太太”的惊魂一幕,车厢内的气氛愈发凝重。剩余的七名乘客,包括沈清澜和顾清辞,都沉默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没有人敢轻易动弹或交谈。那个获救的年轻女孩,名叫林晓,此刻紧挨着顾清辞坐着,身体还在微微发抖。
沈清澜的目光再次扫过那面规则告示,大脑飞速运转,将每条规则都拆解分析。
“规则强调‘有序’、‘文明礼让’、‘勿喧哗’、‘勿随意走动’……”沈清澜压低声音,对身旁的顾清辞说,“看起来,这个考场在极力模拟一种‘正常’的公共秩序,任何破坏这种秩序的行为,都会引发惩罚。”
顾清辞点了点头,补充道:“而且惩罚的执行者,不一定是固定的。可能是环境本身,也可能是像刚才那位‘售票员’一样的规则化身,甚至……”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其他几名乘客,“也可能是被规则扭曲后的乘客。”
沈清澜心中凛然。顾清辞的直觉和联想能力,再次让她感到惊讶。这种可能性确实存在,在极端环境下,人性的扭曲往往比鬼怪更可怕。
【下一站,镜湖站。请要下车的乘客提前做好准备。】
冰冷的广播女声再次响起,打破了车厢内死寂的平衡。
“镜湖站……有人要下车吗?”一个戴着眼镜、看起来像是程序员的男人颤声问道,他的眼神里充满了恐惧和犹豫。
规则只说了要“存活至终点站”,但并没有说中途不能下车。可是,下车意味着离开相对熟悉的车厢,进入完全未知的站台,风险未知。
“不能下!”另一个身材微胖的中年妇女尖声反对,“谁知道站台上有什么?待在车里最安全!”
“可是……万一终点站更危险呢?”一个学生模样的男孩弱弱地说。
争论声刚起,车厢顶部的灯光又开始不稳定地闪烁起来,发出滋滋的电流声,仿佛在警告他们“勿大声喧哗”。
所有人立刻噤声,恐慌地看向四周。
沈清澜和顾清辞交换了一个眼神。她们都明白,必须有人做出决定,或者,必须弄清楚下车的规则。
“规则第五条:‘到站广播响起前,请勿靠近车门’。”沈清澜冷静地复述,“但没有说广播响起后不能下车。关键在于,‘靠近车门’这个行为的界定。”
顾清辞若有所思:“广播响起‘前’是禁忌,那么广播响起‘后’,靠近车门或许就不再触发惩罚。但下车本身是否安全,是另一个问题。”
列车开始减速,轮轨摩擦发出刺耳的声音。透过车窗,已经能看到前方站台模糊的轮廓。
那是一个……极其诡异的站台。
与上个站台的破败空白不同,镜湖站的站台异常“干净”和“明亮”,甚至可以说是奢华。地面光可鉴人,墙壁是光滑的大理石材质,最引人注目的是,站台的墙壁、立柱,乃至天花板,都镶嵌着无数面巨大的、完整的镜子!
镜子相互反射,使得整个站台的空间感被无限延伸、扭曲,形成一片令人眩晕的光影迷宫。镜子里映照出缓缓进站的列车,以及车厢内乘客们惊恐苍白的脸,成百上千个影像层层叠叠,仿佛有无数个平行世界在此交汇。
“天啊……这么多镜子……”林晓捂住了嘴。
列车彻底停稳,车门伴随着提示音缓缓打开。
门外,是那个镜面构成的奇异世界。站台上空无一人,只有无数个“他们”在镜中静静地凝视着现实。
没有人敢动。
沈清澜深吸一口气,站起身。她不能坐以待毙,情报是生存的关键。
“我去门口看看,你不要动。”她对顾清辞说,语气是不容置疑的坚决。
顾清辞拉住了她的手腕,力道很轻,却带着担忧:“小心,镜子……在很多传说里,是通往异界或者映照内心的媒介。”
沈清澜点了点头,挣脱了那只温热的手,一步步走向敞开的车门。她的动作很慢,全身肌肉紧绷,如同逼近猎物的母豹,警惕着任何可能的规则触发。
她在距离车门约一米远的地方停下,这个位置足以让她看清站台的大部分情况,又似乎没有“靠近”到触发惩罚的程度。
一切平静。
她仔细观察着镜中的影像。起初,那些影像与他们的动作同步,但随着她凝视的时间变长,一些细微的差异开始出现。
她看到,某一面镜子里自己的倒影,嘴角似乎勾起了一抹诡异的微笑;另一面镜子里,那个程序员男人的倒影,正用手死死掐着自己的脖子;还有一面镜子里,顾清辞的倒影,眼神空洞,脸上爬满了黑色的纹路……
“镜子里的影像……不对劲。”沈清澜沉声汇报。
就在这时,那个微胖的中年妇女似乎被镜中某个可怕的景象刺激到,突然发出一声歇斯底里的尖叫:“鬼!有鬼啊!!”
她猛地从座位上跳起来,不顾一切地冲向对面关闭着的另一侧车门,拼命拍打着:“放我出去!我不要待在这里!”
“别动!规则第四条!”沈清澜厉声喝止,但已经晚了。
就在中年妇女拍打车门、试图在非停靠点“随意走动”并“靠近车门”的瞬间,离她最近的一面站台镜子,突然如同水波般荡漾起来。
紧接着,一只苍白、浮肿、滴着水的手,猛地从镜面里伸了出来,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一把抓住了中年妇女的手臂!
“啊——!救命!”妇女发出杀猪般的嚎叫,拼命挣扎。
那手臂的力量大得惊人,硬生生地拖着她,将她往镜子里面拉!她的身体接触镜面的瞬间,镜面仿佛变成了粘稠的液体,她的血肉之躯开始一点点地融入其中,场面恐怖至极。
车厢内一片死寂,只剩下妇女绝望的哀嚎和身体被拖拽的摩擦声。
几秒钟后,声音戛然而止。
妇女彻底消失在了镜子里。那面镜子恢复如常,光滑平整,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只有地上留下的一道浅浅的水渍,证明着刚才那骇人一幕的真实性。
又一个人,因为违反规则,死了。
剩余的六个人,包括那个程序员和学生男孩,都面无人色,抖如筛糠。
沈清澜缓缓退回到座位,脸色凝重。她看了一眼顾清辞,后者同样脸色发白,但眼神却异常专注地盯着那些镜子。
“镜子……是陷阱,也是线索。”顾清辞喃喃道,“它们映照出的,或许不完全是虚假。”
就在这时,广播再次响起:
【镜湖站到了。请要下车的乘客从右侧车门下车。】
右侧车门,正是沈清澜刚才探查的那一侧,面向着那片无尽的镜之迷宫。
下车,还是不下?
这是一个关乎生死的抉择。
(第四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