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章 重逢在多事之秋

作者:李养人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平津市局-询问室


    高茂竹坐在椅子上,看了一眼手机,便把手机背过来放到桌上,两手交叉抱在胸前:“我律师马上过来,你们还有什么话就赶紧问吧。”


    常利刚想说什么,电话响了。他离开询问室接电话,电话那头传来曾局的声音:“现场勘验出什么了你把九鼎地产的姐弟俩都带回市局?”常利回复道:“这姐弟俩平时都在浅川生活工作,不约而同地回到平津,而且前脚回家后脚出事,肯定有隐情。但现场很干净,需要证据进一步明确案件调查方向。我带他们回来是先摸摸虚实,不是讯问,顺便该签字签字该通知通知,严格按程序办案。”


    曾局没有再多说什么,常利挂了电话,回到询问室坐下笑道:“巧了么这不是,刚刚老婆子打电话说儿媳加班没空去接孩子放学,一会儿我也得先走,咱们速战速决赶紧了事吧。”


    高茂竹态度稍有缓和:“我找我爸聊点公司上的事情,聊着聊着我跟他有些意见不合,还没等我说清楚他突然就吐了,我就赶紧叫了阿姨和家庭医生。医生到了之后让我叫救护车我也叫了,再后来我姐也来了,还报了警。之后的事不用我再说了吧,你们能不能别只盯着我一个人车轱辘话来回问?”


    常利很诚恳:“调查初期,我们目前的搜查范围确实还比较小,那你觉得我们还可以往哪个方向进一步搜查呢?”


    高茂竹低着头看着自己眼前的桌面,不知道在想什么,沉默半晌他突然抬起眼看向常队:“我去书房找我爸的时候,阿姨正好来书房给他送水吃药,万一是那个药有问题呢?”


    常利点点头:“这是很重要的线索,我们这就安排技术人员取证。具体是什么药物呢?”


    高茂竹想了想:“不知道,大概是下午4点的时候吃的,具体你们去问阿姨吧。”


    常利表示其他没什么要问的了,示意高茂竹确认笔录,在他签字后带他离开了询问室。高茂竹刚到大厅,只见市局门口来了几个记者被保安拦在门外,只得扭头回走廊找个地方坐下,掏出手机给律师发消息让他不用来市局了。


    常利送走了高茂竹,前往法医办公室,一推门见到了高修林,他在高修林对面找了个地方坐下:“高小姐,我们刚才向您弟弟了解了一些情况,现在他大概在门口,你们可以一起走了。”


    高修林正在解剖尸体通知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签完字抬头看向常利:“多谢市局领导关照,我爸走得突然,很多事情需要处理,有什么安排随时联系我,一定全力配合。”


    高修林说话时官致走了进来,朝常队看了一眼,常利正好结束对话:“好的,接下来警方会展开调查,如果有新情况我们会及时告知。”


    官致跟着常利一起把高氏姐弟送到市局门口,看着他们上了黑色劳斯莱斯——记者们被高修林身边的保镖挡住了。常利收回视线,询问官致:“初步检验的结果如何?”


    官致回答道:“常规检验没有异常。高同峰才60多岁,此前没有心梗或者脑梗的病史,有点三高但控制的很好。”


    “家庭医生判断可能是心梗或者脑梗,但溶栓的时间窗一般在发病后4个小时左右。高同峰家距离附近各大医院基本都半个小时不到,在家庭医生立即赶到并实施了专业的抢救措施的情况下,他连救护车都没等到就死了,死亡时间太快了。具体死因还是解剖后才能判断。脑部需要用福尔马林固定后再做病理检查,全脑固定需要5天,跟您说一声,我今晚先做其他部位。”


    常利闻言也没有催官致:“好,先做能做的。另外高茂竹刚才说高同峰生前刚服用过药物,还要做毒化检测。这个案子要稳,证据一定要扎实。”


    平津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人体器官获取组织办公室


    文尽听坐在办公桌前,魏主任看着他在人体器官捐献亲属确认登记表的“捐献决定”处打了“√”。


    如果不是听冯主任说过,魏主任很难想象眼前的青年居然是外科周主任的儿子,周主任在院内是出了名的好脾气,人也生得白白净净一团和气。然而眼前的这个青年无论是名字还是外貌都更像他母亲——她现在手里有文易身份证的扫描件,有些模糊的一寸头像照也难掩其眉眼间的英气。


    文尽听签好了手里的文书,抬头看向魏主任:“我母亲MRI检查的事情就拜托您协调了,追悼会的事情我联系一下学校那边,明天给您答复。此外您看能否在追悼会结束后,就近将我母亲的遗体捐献给平津大学医学院。她在平津大学工作了一辈子,离开学校的这段时间得到了学校很多人的很多帮助,她应该也希望自己最后能回到学校。”


    魏主任点点头:“MRI的事情我现在就和影像科那边说一下,只是这个费用医保肯定报不了,这个得事先和你说清楚。我们会尽量尊重捐赠者的意愿,接收单位的事情我会和平津大学医学院接收站的人沟通,没问题的话接收站会联系殡仪车,接收遗体送往学校保存,请您放心。”


    文尽听将文书递给魏主任:“明白,等医嘱开出来了我就缴费,麻烦您了。”


    俗话说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有时候比人与狗之间的差距还大,富商高同峰与教授文易在死后倒是殊途同归——都即将登上解剖台,不问所谓何求。


    平津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影像科大楼


    文尽听把事假的第三天用在了今天,上午他拿着全身MRI扫描项目的缴费单,签署了放弃治疗知情同意书,在冯主任宣告文易死亡并出具死亡证明书后,按着官致给的标准带文易去做全身MRI扫描。中途还闹了个乌龙,影像科的医务系统操作不了已经死亡的患者病历,最后甚至把医务系统开发方的维护人员叫来试图临时修改系统——然而没用,屎山代码岂是那么好改的,最后还是用了关机**,直接关闭部分功能手动操作。


    文尽听看着维护人员一阵忙活,琢磨着医务系统与警务系统之间的相似之处,想着如何参考自己开发的案件数据分析程序并到警务系统的经验,把这种特殊情况单独编一个小程序外挂到系统上。待维护人员忙完,由于一会儿还要重开系统恢复日常使用,文尽听和维护人员一起在检验室外的走廊坐着等待MRI扫描,维护人员百无聊赖地开始在短视频平台、社交媒体平台以及小说平台间穿梭,偶尔打开微信看看工作消息。


    闲着也是闲着,虽然这种小概率事件开发方大概率瞧不上,但文尽听还是主动开口打了个招呼:“我在警队做后端数据分析的,也算同行,咱们加个□□吧。”


    维护人员一看到他就想起刚才被一堆人围观,紧张得出了一脑门的热汗的感觉,有点无语,不过看在同行的份上还是报了一串数字。文尽听发送了好友申请,通过后附上了自己github主页,正准备再聊两句,电话来了——来电显示为“宋伯伯”。


    文尽听接通了电话,起身朝远处走去。


    宋伯伯算是看着文尽听长大的长辈,是文易的大学同学,全名宋季民。当年社会学在平津大学算是最小的系,全系上下师生之间低头不见抬头见,宋季民和文易作为社会学为数不多的独苗,虽然一个是本科生一个是硕士生,但也很难不认识。文易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宋季民则在本科毕业后接手了家族的生意,南下长三角经商多年,不过根基还在平津,逢年过节隔三差五还是会回母校关注院系学科建设。


    近年来宋季民逐渐退出企业管理,留着分红在平津大学校友会挂了个常务理事,日常则在社会人类学研究中心做顾问,近年来在业界和学界之间搭桥资助了大大小小的横向课题,从金额来看设立一个“宋季民社会学创新基金”绰绰有余,不过他婉拒了。


    文易昏迷后,宋季民出面带文尽听领了大学工会提供的一次性补助,甚至组织过一次师生募捐,虽然没有明说但想也知道——几十万的捐款中他大概率出了大头。


    电话那头的声音十分儒雅:“尽听,学校这边安排好了,正在布置礼堂。你现在人在医院吗,大概什么时候到,我来接你们吧?”


    文尽听回答道:“刚才有点事耽误了,我在医院,大概两个小时后到,医学院会安排车过来,我跟着一起来学校就行。”他正想接着说就不麻烦您了,注意力却被另外的信息转移了:“礼堂?不是说就近在医学院做个无遗体的小型告别仪式吗?”


    宋季民解释道:“主要是校领导听说后非常重视,红十字会那边也想呼吁鼓励你妈妈这样的善举,所以就一致同意安排在礼堂了。你妈妈的事情系里大家都很痛心,很多老同学看到消息都想来好好送你妈妈一程,你也不要有负担。”


    文尽听联系宋伯伯主要是为了给捐款的事情画个句号——他想在征得对方同意后,把剩余的捐款返还给平津大学工会基金。此外也能因此借宋季民的面子确保遗体捐赠以及告别仪式的流程能够顺利推进别出岔子,毕竟事假只有三天,他时间有限,很多事无法亲力亲为。


    现在事情发展得和他最初设想的低调处理有些不同,不过主要目的确实达成了,他只能再次感谢宋伯伯的帮助。


    电话挂断后,文尽听没了和维护人员交流系统更新的心情。他回到走廊边找了个位子坐下,从双肩包里拿出贴着“文易”标签的文件袋,把6年来各种发票收据账单拿出来又理了一遍,确认文易昏迷后的产生的各项费用以及收到的捐款总额。复核了没有用完的捐款余额后,他拿出文件袋里专门的存折,看见存折里的数字和核算结果丝毫不差,他长舒了一口气,紧皱的眉头也放松了一些。


    没多久MRI终于扫描完毕,但出片子需要另外等至少两个小时,文尽听赶时间,便先用U盘拷贝了一份MRI扫描结果。看着文易被装上平津大学医学院安排的运送遗体的殡仪车,文尽听回到殡仪车前方,拉开右侧车门上了车。


    黎延明在市局楼下的停车场,找到了自己的车,拉开车门坐进驾驶位。


    现场调查已经告一段落,昨天他从文尽听嘴里撬出了今天追悼会的安排,做完晨会汇报的收尾工作后便跟常队打了个招呼,下午出来一趟,晚上再回去加班。


    黎延明侧身弯腰从副驾驶手套箱里翻了半天,终于从底层摸到了要找的东西,他用力一抽——是一叠信封。接着他从外套口袋里掏出一沓现金,正准备清点封装的时候,身后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


    “一会儿路过前面那个银行的时候停一脚,我去取钱。”


    黎延明一惊,扭头向后看去:“官致?”


    官致不知道什么时候悄默声儿地上了车,此时正端坐在后排,常穿的白大褂换成了裁剪得体的黑色西服,他好整以暇地看向黎延明:“怎么,还是说你先借我一点?”


    平津大学 东门


    文易的主要社会关系为师生同事关系,因此文尽听最初的设想是在学校办一场简单的无遗体告别仪式,方便想来的老师同学正式告别,结束他妈昏迷后在众说纷纭下非生非死的状态,免了别人一看到他就要在节哀顺变与懂事孝顺中选择困难之苦。


    结果现在礼堂里人来人往,负责丧葬花艺的工作人员在布置花坛,各院系的志愿者在忙着搬椅子布置场地,甚至还有新闻系的师生带来了摄影器材,文尽听想搭把手却觉得自己无处下手。


    一旁的校领导看他闲得慌便让他想想一会儿致悼词怎么说,文尽听默然,只觉得那股阅读障碍兼语言障碍似乎又卷土重来,干脆借着接人的由头离开了礼堂——尽管他其实不确定黎延明来不来得了。


    没想到黎延明不仅来了,还买一送一,把官法医也捎来了。


    《慈善法》第五十八条 慈善项目终止后捐赠财产有剩余的,按照募捐方案或者捐赠协议处理;募捐方案未规定或者捐赠协议未约定的,慈善组织应当将剩余财产用于目的相同或者相近的其他慈善项目,并向社会公开。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重逢在多事之秋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