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2章 第 32 章

作者:木子谣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陛下,我们边走边说罢!】她道。


    眼下并不适合做些亲密的事,徐乐蓉目光游移着,不敢落在公孙仪身上。


    公孙仪牵住她的手,“好。”


    他也动了情,但和徐乐蓉想的一样,他也知道现下不是个好时机。


    因大婚休沐的这三日,积攒的政事太多,随时会有大臣来找他。那些亲昵之事,得等到晚上再说。


    现在他该好好珍惜这份闲暇时光。


    二人慢慢走在海棠花树下,听着飒飒风声,身心慢慢平复下来。


    公孙仪才继续往下剖析着他的心意。


    好在徐仲武也不是时时都这么不靠谱,十次里总有八次会将谈心的内容持续到他们下一回的教学时间。


    不长不短的两刻钟的休息时间,失去敬爱的母后、又被继后迫害流落宫外、隐姓埋名的公孙仪,常听着徐家小姑娘的事迹,消磨心里的不平。


    十二岁那年,从徐仲武手下出师的公孙仪上了战场,从此一战成名。


    因为不想被公孙佳音得知母后为自己取的字,公孙仪改化名为“柳玥仪”,用这样一个稍显女气的名字,在漠北留下了他自己的传奇。


    “回京受封时,先帝认出了我。”公孙仪语气有些冷淡,听着一点都没有被生父认出、回归尊贵身份的欣喜。


    徐乐蓉停下脚步,温柔地抱住了他。


    虽然她不知先帝和陛下之间父子关系为何这样冰冷,导致他连一声“父皇”都不愿意再唤出口,但她总是站在陛下身边的。


    她也会一直陪着他。


    公孙仪眸光柔和了些许,他揽住她的腰,唇边不知不觉便带了一丝淡笑。


    年仅十五岁的太子,竟是漠北一役中最大的功臣,是在漠北有着“战神”之名的将军。


    这消息多少让大燕百姓兴奋起来。


    储君消失了六年,这六年间,虽陛下没有停止寻找,但朝野皆认为,太子殿下只怕早已凶多吉少。


    更甚者,民间有呼声,欲请陛下将“贤王”公孙景阳立为太子。


    公孙景阳彼时十四岁,还未封王,只是个光头皇子。“贤王”之称,是亲近的朝中大臣、和民间百姓给他的尊称。


    徐乐蓉那时还未出事,对此事隐有耳闻。【祖父和我说过,周阁老那时已经请奏重立太子。】她抬眼和他对视,双眸隐有水光。


    在她还未对公孙仪生出男女感情的时候,听闻这消息,心里没什么波动。


    但此时回忆起来,她便对他生出了几分心疼来。


    她的陛下,在她不知道的时候,吃了好多苦。


    公孙仪吻上她的眼皮,“这大燕太子,只会是我。”他轻声道。


    徐乐蓉在他话中听出另一层意思,但她只点了点头,没有问他。


    “这是另一个故事。”公孙仪肯定了她的猜测。


    他俯身去寻她的唇,轻柔的吻落在她唇齿间,“唯唯,我现在还不能告诉你。”他最后说道。


    那样沉重的故事,不适宜在这样温馨的时候说出来。


    徐乐蓉朝他扬起一抹轻笑,【陛下愿意说的时候再说。】


    她眉眼间沉静又温柔,双手在斑驳的光影上翩跹,“便是日后不说,也没关系。”


    谁都有不愿意示人的**之事,她也有,譬如她的暗恋。


    不是不愿意说出来,只是一旦说出来,除了徒增亲近之人的伤感,并无益处。


    他只需要知道,她会一直陪着他就够了。那些酸涩的少女心事,她愿意一直埋藏在心底。


    公孙仪重新牵起她,在午后安静的阳光下,在或橙或红的海棠叶下漫步。地上斑驳的光影明明灭灭,二人脸上、身上,也带了时隐时现的光线。


    是极好的闲谈之地,也是绝佳的谈心之机。


    哪怕说的内容,夹带了许多没什么意义的事。


    “漠北和北疆有一片重合的区域,无战事时,徐家军会在那里驻守。”公孙仪温声道。


    徐乐蓉知道,漠北是一个地理和部族概念,涵盖的范围非常广阔,那里是以游牧为生的外族部族所居之地。①


    而北疆,则是大燕军政最北之地②,归属于大燕王朝。


    更早之前,北疆属于大兴王朝。只是它没落且堕落,被外族人攻破了北疆防线,一路打进中原,甚至险些冲破了江南军防。


    徐家军,其实是大燕建朝时最勇猛的一支军队,原名为“驱北军”,有“驱逐入侵的北方蛮夷”的意思。


    外族人便是在江南一带,被驱北军开始狙击;最后也是这支军队,将他们全部赶回北疆之外。


    不过,随着大燕的建立,这支军队被太祖皇帝交到了他当年的部下、如今的徐国公手中,镇守在漠北,此后便一直是徐家人在掌管。


    世人便习惯了唤它为徐家军。


    直到化名为“柳玥仪”的公孙仪横空出世,军功威望超过掌军的徐仲武,又恢复太子身份,此后一两年,徐家军又恢复了驱北军之名。


    “不过,那时北疆外族有卷土重来之势,我便带军赴北疆,从此漠北和北疆便交由两支军队掌管。”


    徐乐蓉点了点头,她知道的。毕竟,她爹娘可是驻守漠北的两员大将。


    那之后,漠北的军队依旧被称为徐家军;而北疆那支由公孙仪一手成立操练起来的军队,名为“镇北军”。


    公孙仪登基之后,镇北军便交给了他信得过的心腹大将。


    秋末的太阳不晒,恰好中和了阵阵秋风带来的凉意,只让人感觉到十分舒适。


    徐乐蓉在这样的舒适中昏昏欲睡,不由得捂唇打了个呵欠。


    公孙仪看到她一双明眸瞬间变得雾蒙蒙的,一时轻笑, “时候不早,回去歇个晌?”他问。


    都怪他,分明是要剖析心意的,却和她说了这么多旧事、琐事,都错过了她午歇的时辰。


    徐乐蓉摇摇头,身子靠了过去,依偎在他怀里,【陛下继续说。】


    她入宫以来,第一回这样和陛下说话。


    不是在他们的婚床上,没有随时可能生出的**,也没有让她生恼又害羞的荤话。这样温馨的相处时光,她十分珍惜。


    一旦回了坤宁宫内殿,陛下只怕就不会这样正经地和她谈心了。


    他一定会将话题拐到他十分喜欢说的荤话上面去的。


    她要听陛下说他对她的喜欢呢!


    公孙仪有些无奈,“好。”


    他稍微组织了下语言,将有感而发的一些琐碎的无关之事略去了,只谈和她有关的事。


    “后来,北疆战事起,我在那里受了伤。”公孙仪淡声,觉察到怀中人的紧张和担忧,他安抚地亲了亲她的发顶。


    徐乐蓉安静下来,抬眼看他,眸中倒映着他的影子。


    公孙仪忍不住俯身吻了吻她的额头,“战后,先帝急诏我回京养伤。我原是不愿意,但幸好,我回来了。”


    也就是那一次,他见到了她。


    很遗憾,那才是他们真正的初见,不怎么美好,不若他昨日刻意制造出来的“初遇”简单和让人心动。


    公孙仪那时待在树上,躲着公孙佳音刻意却生分的亲近。


    他那时还不知他生父的真面目,只是觉得,依着他人生前九年和公孙佳音寥寥的交集和微薄的父子情,当真不必要这样虚情假意。


    这样的亲近,带着弥补和讨好,让他只觉得厌烦。


    他正躺在树上小憩,有人来了也没过多理会。只是,他听到了那些烂话,好似是对着一个姑娘。


    公孙仪睁开了双眼,低头看过去,一眼便看见了徐乐蓉。


    身边有宫人陪侍、且用手语交流的姑娘,只有一个,徐家小姐。


    但便是不留意这些,他见徐乐蓉的第一眼,也认出了她。


    和安阳将军康裕彤十分相似的容貌,却比她母亲的飒爽利落多了几分柔和,像是江南水乡中养出来的姑娘,带着一身的清水气息。


    但身上的书卷气又很好地冲散了那一抹柔弱,让她看起来颇具文人风骨。反而更像她兄长徐子容,当朝清姿艳绝的状元郎。


    听到那些纨绔子弟对着她的后背肆意取乐,淫词浪语不断,他脑中紧绷着的弦,霎时便断了。


    天知道,他要用多大的克制力去阻止自己,才让他毫无异样地倒吊在她面前,问出那一句:“喂,你是徐国公府的大姑娘?”


    她是他黑暗日子里的一抹光,却被人这样肆意捉弄羞辱。


    公孙仪踹出那一脚时,几乎没想过留手。但微风吹过她的裙摆,落入他眼帘时,他还是收了脚下的力道。


    不能在她面前杀人。


    但她还是哭了,还哭了两回。


    公孙仪看似镇定,却已经快要不知所措,只能笨拙地哄着人。


    看到徐国公终于带着徐家人赶来,他终于松了口气。


    但见她在家人的安慰下很快恢复了镇定,他又隐隐有些失落。


    失落什么呢?


    公孙仪甚至没察觉到自己的心思。


    直到徐乐蓉进了宫,他日日将这姑娘压在身下,吻着她的唇,抚过吻过她身子的每一寸,迟来的情感才终于涌上心头。


    原来那么早,他就心动了么?


    他可真是太过迟钝了。


    不过,好在还不晚。今日才是他们新婚的第四日,而他们还有一辈子的时间。


    完完整整听完公孙仪剖白的徐乐蓉,那些困倦早已消散,她紧紧抱着公孙仪,主动又急切地送上了自己的唇。


    她动作十分生疏、毫无章法地吻着他的唇,只有一腔热烈的情意,瞬间燃烧了二人。


    公孙仪反客为主,弯腰俯身,托着她的后脑,像是要将她整个人都嵌进怀中。


    这样强势的动作,唇舌间却带了温柔,他努力按捺着自己的渴望,耐心地教着她如何亲吻。


    但情意交融的那一瞬间,两人的身子便俱都滚烫了起来,沁凉的秋风都吹不灭这样炙热的温度。


    ①②:漠北和北疆的区分来源于网络,作者尽量用贴近古言的话重新描述了一遍。如果有不妥之处,那肯定是作者的水平原因,而不是女主的错![捂脸偷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2章 第 32 章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