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章 第 1 章

作者:若为乔木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草原上的朝阳刚刚升起,有一行人在天蒙蒙亮时已经开始打点行装,备上足够长途跋涉的干粮和水,排成整齐的一排准备出发。


    领头的一个年轻人向身旁的长者作了一揖,长者急忙避开,却还是受了半礼。年轻人斯文儒雅,却有种将军风范。


    “姜伯伯,这段时间,舍妹就拜托了。她向来淘气,举止间没有分寸,请多担待。待晚辈接回爹娘,再登门拜谢。”年轻人说完又作了一揖。


    长者微微扶了一下年轻人,言语里是坦然和赞赏:“我看小姐聪慧过人,公子不必担忧。就怕这里偏僻简陋,委屈了小姐。还请公子见到东家和夫人必替我问候一声。”


    “晚辈一定会的,请您放心。”年轻人微微地衽礼,随即看向长者身边的一个少女,眼里有无奈,有宠溺,更多的是一种不舍:“踏雪,住在姜伯伯的这段时间,不许胡闹,不许给人家添麻烦,知道么?”


    少女不过十五六岁的样子,眼睛大大的很有精神气,肤色白皙,五官有雕琢之美。与年轻人有五六分相似,只是少了一份恭敬,多了一份娇俏:“我可不敢!”


    年轻人非但没有恼怒,反而浅浅地笑了:“回头要是听到你闯了什么祸,就由我处罚了。”又向身旁一个稍大点的女孩子说:“杨柳,看好她。”


    这个名叫杨柳的女孩子倒是恭敬有礼:“公子放心。”


    年轻人这才骑上马,对各位告别:“各位,后会有期!”


    踏雪和杨柳被领进屋里,安静坐了下来,姜伯伯和姜伯母就一直拉着她们说话。


    一向天不怕地不怕的踏雪,此时也拘谨了起来。对这两个昨天才认识的人,她心中竖起了厚厚的城墙。但凡说话,必定看站立身侧的杨柳。如果杨柳不阻拦,她就大大方方如实回答。、


    得知上官老先生年前已经去世,姜家不免又感伤了一番。遂又问起了踏雪和她的哥哥。


    “踏雪小姐,”姜伯母先问起,“公子按道理也到成家立业的年纪了,娶亲了么?还是已经有意中人了?”


    身旁的杨柳微不可察地动了下嘴角,继而又恢复如常。


    踏雪瞟了杨柳一眼,轻轻叹了口气:“哥哥还未娶亲,想必是有意中人。只是哥哥走南闯北,浮萍一样的,就怕人家嫌弃,不愿委身屈就。”


    姜伯父慈祥地笑了:“怎么会呢?公子一表人才,又知书达理有见识的,旁人看了喜欢还来不及呢。我和你伯母……”话说到一半,姜伯母也看了一眼杨柳,抢着说道:“姻缘都是天定,随他们小儿女去吧。”


    杨柳依然面无表情,嘴角却有淡淡的笑意。


    到了晚上踏雪翻来覆去的,脑子怎么也停不下。一向最不放心她的兄长却把她托付给一个陌生人家照顾,思来想去皆是无解。


    昨天晌午在草原上稍作休息时突然遇到风沙,本是春天里常有的事。可巧的是竟遇到了贼人。以前也随外公游历过,那些沦为强盗的牧民功夫不济,见到外公后又哭又跪又拜的。这次带出来的人个个武力高强,怎么会让姜伯父恰好来救?


    强盗处于上风,可是既不伤人,也不劫货,哥哥却说他们是贪图女眷,接下来的路杨柳和踏雪不宜再跟随。可为何哥哥要带那么多东西,折成银子岂不轻便?一路上还不让她接近探查那批货物?昨夜还和姜伯父促膝长谈……


    真是理也理不清。踏雪索性把被子一闷,管他呢,如今睡觉才是第一要事。


    月光溶溶,洒落在广袤的疆域上。距离燕王朱棣攻占南京已经四年,四夷尚在观望。昔日强大的蒙古一分为三:盘踞西边的瓦剌,自诩正统的鞑靼,若即若离的兀良哈。


    东边是平定内乱的倭国,左右横跳的建州女真,不征之国朝鲜,往南还有改朝换代的安南和一望无垠的大海。


    建文帝朱允炆仍是下落未明,国中争议不休。“奉天靖难”与“乱臣贼子”不过一墙之隔。云贵列入版图,“株连十族”一石千浪,太子与汉王明争暗斗,宦党和文臣水火不容。还有许多旧臣新贵,利益纵横交错。


    民间战乱平息,物资不足。再加上金银紧缺,宝钞泛滥。永乐盛世也才刚刚开始,只能慢慢拨乱反正。


    可这上述的那些,目前和这个就着月光迷糊睡去的小姑娘没有多大关系。


    乖甜叛逆的杨踏雪,是苏州流光绸缎庄的正牌小姐,总会在深思熟虑后作出最鲁莽的决定。与她一母同胞的只有少东家杨岸,可她父母膝下却有五人。


    容貌明显高处常人几个档次的杨柳,是外公九域先生早年捡回来的孩子。杨柳与杨岸自幼形影不离,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是一对儿。除此之外,因为舅父舅母已经不在,杨家还收养了一对龙凤双生子,上官洵和上官眉。


    说来好笑,九域先生是当世名医,理应亲自抚养上官兄妹,好让他们将来继承辽东的药山。可这几个年岁相近的孩子,却性情迥异,各有缘法。


    踏雪不服父母管教,却最听外公的话,从五六岁开始就被九域先生带在身边,口传心授研习医理。上官洵随姑父杨英,惯常舞刀弄枪;上官眉却随姑母上官云容,对经商之道颇有研究。


    几个长辈一合计,干脆因材施教,各自认领。至于杨岸和杨柳,作为长兄和未来的长嫂,干脆什么都学一些,也好分忧一二。


    改元后九域先生绵绵漫漫生病,上官兄妹远赴辽东接手药山。踏雪替母尽孝,亲侍汤药。直到去年底,九域先生撒手人寰。踏雪为此生了一场大病,到了今年,也就是永乐四年的春天,才慢慢好转起来,有个人样。


    最年长的杨岸是同辈人思虑周全的领袖。此次把踏雪放在姜家,也是做了一番考量。此行出行,任务繁重。九域先生的遗产,靖西将军的往事,边关的时疫,都靠他一人运筹帷幄。


    他也想带上杨柳和踏雪。只是踏雪年岁渐长,容貌气质舒展,恰似故人归来。为了减少麻烦,他干脆把这两个人放在姜家。


    一双处在暗处的眼睛,从踏雪进姜家大门开始,就没游走过。有心人已经为杨家和姜家,织下了天罗地网。


    住在这里每日骑马,切磋武艺,姜伯父教导有方,点评起来字字珠玑,明显是精于马上比试的。经过这些时日的相处,踏雪隐约知道,姜伯父是祖父旧年的军中同袍。


    洪武年间,太祖对文臣武将严苛,相比那几个骇人听闻的大案,“戴枷升堂”已是法外优容。能和杨英、姜华新这样抛去官身做布衣的,勉强能称之为“侥幸”。


    杨柳的年纪大些,又是四处行走的人,拳脚功夫和警惕性都很强。有时姜伯伯都赞叹:“杨柳姑娘二十上下的年纪,就学到如此境界,天分很高,人也勤奋。”


    可是看到踏雪的时候还是会摇摇头:“小姐天资聪颖,一眼便能领悟精华所在。只是这一两年来才开始用功,遇到一般的对手尚可以自保,如是稍强些的,可能就危险了。但假以时日,多下苦功,必能有所成就啊。”


    踏雪喃喃给自己找补:“他们都受教于爹爹,而我以前都是哥哥教的。哥哥的水平……”


    一旁的杨柳难得爽朗地笑了起来:“编瞎话的功夫越发高了。老爷当时何尝没有悉心教导,还把我们几个都拉过去叫我们好生看着。只是一个不留神,人就不知道跑哪里去了。天黑了才回家,说去山里练功了。老爷和夫人担心的不得了,气的不得了。每次都是老太爷护着,不然都不知道要挨多少板子了。”


    姜伯伯也是笑了:“公子教导,绰绰有余了。如今年龄还小,要追也是不难的。”


    踏雪听完杨柳的话,想起从前外公的疼爱,眼睛中流露出了一丝悲伤。一旁的杨柳自知失言,赶紧说起别的话题:“日前曾听姜前辈说过,家里的少爷和小姐正四处选上等的好马,踏雪还说,盼着他们早些回来一览风采呢。”


    踏雪知道杨柳的用意,尽力欢笑着说:“正是呢。参加赛马会的不仅要骑术好,连骑的马都是百里挑一的。听说草原上的好马性子都烈,很难驯服的。”


    “他们二人顽劣,又贪玩,不过是哪里热闹去哪里玩罢了。只要平平安安回来,不闯什么大祸,也就随他们去了。”虽讲的是谦词,姜伯伯的眼里却满是骄傲。


    “出去历练历练,长长见识也是好的……”杨柳讲到一半话就被踏雪抢了:“他们年纪跟我差不多,却去了那么多地方。”


    姜伯伯爽朗地笑了起来:“听小姐的话是没出过远门的。他们在外面过得也许还不差,可是做长辈的该操的心还是一刻也停不下。估摸了近日他们两个也该回来了,等他们回来,你们多聚聚,我这个老头子就一边去咯。”


    “听完姜伯伯说,我更想见见他们家的公子和小姐了,听说他们独自在外游历,什么好玩的事好玩的人都有见过。”练完功后踏雪和杨柳闲来无事,骑着马在草原上慢慢地走,由着马儿走。


    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一个漂亮的姑娘策马再前,有一群人在后面追赶她。姑娘一扬马鞭更急了,可是后面的人追得也更加急,那姑娘不时还回头看。


    杨柳顾不上说话了,拉起踏雪的手,催促了一下马儿:“踏雪,我们快走。前面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竟然如此混乱。”


    可是踏雪却没有走的意思,转过脸对杨柳说:“柳姐姐,你看那姑娘跑的那么急,那群人不会是要抢这个姑娘吧?我们过去,也许可以帮上她。”说完也不顾杨柳,一扬鞭向前冲。


    “踏雪,不要冲动……”杨柳看着踏雪越走越远,也不听劝,只好也策马向前。那群人看到一个年轻的姑娘急匆匆地往前策马,气势不可抵挡,纷纷栓住了马,为首的一个白衣青年正要说话,踏雪却一句不说动起手来了,还怒气冲冲地骂道:“看你们穿得斯文得体,长得也是齐整,为何光天化日下要强抢民女!”


    青年跟踏雪过了几招,杨柳也赶过来了,随之而来的还有姜伯伯。杨柳策马到踏雪身侧,拉住了踏雪举起鞭子的手,那漂亮姑娘和另一个少年先是一惊,见到姜伯伯时喜悦地叫了一声:“祖父!”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