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章 第 10 章

作者:代樱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秋意渐浓,校园里的银杏树开始染上金黄,而荷塘里的景象也在悄然改变。荷叶的边缘卷起焦黄的曲线,莲蓬低垂着饱满的头颅,整个荷塘呈现出一种成熟而从容的美。


    常知荷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观察这些细微的季节变化,并将它们记录在常安送的那本手工笔记本上。她开始写一个新的系列《荷塘四季》,用文字和素描记录荷塘在每个季节的不同面貌。


    常安似乎对这个新系列格外关注。每天放学后,她们都会在荷塘边停留片刻,观察当天的变化。常安会带着相机拍摄不同角度的荷塘,而常知荷则用文字和画笔记录。


    "看这片叶子,"常安指着一片半枯的荷叶,"叶脉在阳光下像一幅地图。"


    常知荷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确实,枯萎的过程让荷叶的纹理更加清晰分明。她拿出笔记本,迅速勾勒下这个画面。


    "你知道吗?"常安轻声说,"枯萎不是结束,而是另一种开始。"


    常知荷抬头看她,发现常安的目光中有一种她读不懂的深邃。


    十月初的一个雨天,常知荷在文学社活动室里写作时,常安带来了一个惊喜——一本精美的相册,里面是按照时间顺序整理的荷塘照片,从盛夏的繁花到初秋的枯荷,每一张下面都有常安简洁而精准的批注。


    "这是..."常知荷翻看着相册,感动得不知该说什么好。


    "给你的参考资料。"常安的语气一如既往的平静,但常知荷看见她整理相册边缘的手指在微微颤抖。


    常知荷仔细翻看,发现最后几页是空白的,等待着秋深和冬季的照片。


    "我们会一起填满它,对吗?"常知荷轻声问。


    常安点点头,耳尖微微泛红:"如果你愿意。"


    那天回家的路上,雨已经停了,夕阳从云层中透出,为湿漉漉的街道镀上一层金边。常知荷抱着那本相册,感觉像是抱着一个珍贵的承诺。


    "谢谢你,"她轻声说,"这是我收到过最用心的礼物。"


    常安没有回答,但常知荷看见她嘴角扬起一个清晰的弧度,在夕阳下显得格外温柔。


    随着秋意加深,常知荷的《荷塘四季》已经写到了深秋章节。在这个章节中,她着重描写了枯荷的美——那种历经繁华后的从容与淡定。


    常安读到这一章时格外沉默。当读到"枯荷不再与季节抗争,而是学会了与时光和解"时,她抬起头,目光中有一种常知荷从未见过的复杂情绪。


    "这一章..."常安顿了顿,"很像你。"


    常知荷惊讶地看着她:"像我?"


    常安点点头:"温柔而坚定,从容而执着。"


    这个评价让常知荷的脸微微发热。她从未想过常安会这样看待她。


    "那你呢?"常知荷轻声问,"你觉得自己像什么?"


    常安沉默了片刻:"像等待初雪的秋日。"


    这个比喻如此贴切,让常知荷不禁微笑起来。确实,常安总是带着一种清冷而期待的气质,如同秋日里等待第一场雪的天空。


    十月底的一个周末,常安提议去郊外的湿地公园观察野生荷花。这是她们第一次一起出远门,常知荷既期待又有些紧张。


    湿地公园的荷塘比学校的要大得多,野生荷花在秋风中摇曳,带着一种野性而自由的美。常安显然做足了功课,她不仅能叫出不同品种的名称,还能详细解说它们的特性。


    "看那里,"常安指着远处一片残荷,"那是并蒂莲的残骸,即使枯萎了,它们依然在一起。"


    常知荷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确实,两朵枯荷的茎秆依然紧紧相依。


    "就像我们。"常知荷轻声说。


    常安转过头,目光中有一种常知荷从未见过的柔软:"嗯,就像我们。"


    她们在湿地公园漫步了整个下午,收集了各种不同的荷叶和莲蓬。常安用相机记录,常知荷用素描本描绘。当夕阳西下时,她们坐在湖边的长椅上,分享着带来的点心。


    "你知道吗?"常安突然说,"我小时候很害怕改变。"


    常知荷惊讶地看着她:"真的吗?你看上去总是那么从容。"


    常安微微摇头:"那只是表象。实际上,我害怕季节更替,害怕时间流逝,害怕...一切不确定的东西。"


    "那现在呢?"常知荷轻声问。


    "现在..."常安的视线落在远处的枯荷上,"我学会了在改变中寻找美。就像这些枯荷,它们告诉我,结束也可以是一种完成。"


    这个认知让常知荷心里泛起一阵暖意。她悄悄伸出手,轻轻握住了常安的手。


    "谢谢你让我看到这些。"常知荷轻声说。


    常安的手指微微一动,然后缓缓回握:"不,应该是我谢谢你。"


    回程的车上,常知荷靠着车窗小憩,醒来时发现自己身上披着常安的外套,而常安正在阅读她素描本上的画作。那一刻,常知荷没有立即醒来,而是悄悄观察着常安专注的侧脸——在暮色中,那张总是冷静的面容显得格外柔和。


    十一月初,第一场寒流来袭。常知荷在文学社活动室里写作时,常安带来了一个保温壶。


    "姜茶,"常安倒出一杯热气腾腾的茶,"预防感冒。"


    常知荷接过茶杯,感受着那份恰到好处的温暖。她注意到常安的手指有些红肿,显然是受了凉。


    "你的手..."常知荷轻声问。


    常安迅速将手缩回袖子里:"没事。"


    但常知荷执意握住她的手,轻轻揉搓着为她取暖。常安起初有些僵硬,但很快放松下来,任由常知荷温暖她的手指。


    "谢谢。"常安的声音很轻。


    常知荷没有回答,只是继续揉搓着她的手,直到它们重新变得温暖。


    那天晚上,常知荷在日记本上画下两只交握的手,在旁边写道:


    "今天我发现,温暖是相互的。就像我为她暖手时,自己的心也变得温暖。"


    而在隔壁房间,常安对着笔记本久久没有落笔。最终,她写下:


    "11月7日,阴。她的手很软,很暖。当她握住我的手时,我突然不再害怕冬天的到来。——安"


    写完后,常安从抽屉里取出那个铁盒,里面已经收藏着许多季节的记忆。现在,又多了一朵干枯的并蒂莲——那是她们在湿地公园收集的,象征着不变的相伴。


    十一月中旬,常知荷的《荷塘四季》写到了冬季章节。在这个章节中,她描写了冰封的荷塘,以及在水下悄然生长的藕节。


    常安读到这一章时格外专注。当读到"最强大的生命力往往隐藏在看不见的地方"时,她抬起头,目光中有一种常知荷读不懂的感动。


    "这一章..."常安顿了顿,"给了我勇气。"


    "勇气?"常知荷不解。


    常安点点头,但没有解释。她从书包里取出一个浅蓝色信封:"这是回礼。"


    常知荷打开信封,里面是常安写的《冰下生机》——一个关于冬季荷塘的科学观察笔记,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在笔记的结尾,常安写道:


    "观察荷塘教会我,有些东西看似消失,实则转化。有些情感看似沉寂,实则在积蓄力量。就像冰封的荷塘,表面静止,深处却在酝酿着下一个春天。"


    常知荷读完,感觉眼眶微微发热。她抬起头,发现常安正看着她,目光中有一种她从未见过的坚定。


    "我很喜欢。"常知荷轻声说,"特别是最后一段。"


    常安的嘴角扬起一个温柔的弧度:"那是真话。"


    十一月底,初雪提前降临。常知荷清晨醒来,发现窗外已经银装素裹。她第一时间想到常安,拿起手机想要发信息,却发现常安已经发来了照片——雪中的荷塘,静谧而美丽。


    "我在荷塘边。"常安的短信很简单。


    常知荷立即穿上外套出门。在雪中的荷塘边,她看见常安站在那里,肩头落着细雪,如同她名字的化身。


    "你来了。"常安的声音在雪中显得格外清晰。


    常知荷走到她身边,两人并肩看着雪中的荷塘。枯荷在雪的覆盖下呈现出别样的美,如同水墨画中的意境。


    "真美。"常知荷轻声说。


    常安点点头,从口袋里取出一个小盒子:"给你的。"


    常知荷在雪中打开盒子,呼吸微微一滞。里面是一对银质耳钉,一个是荷花造型,一个是雪花造型。


    "这样..."常安的声音很轻,"无论什么季节,我们都能在一起。"


    常知荷感觉眼眶发热,她轻轻取出那对荷花耳钉:"帮我戴上?"


    常安点点头,小心地为常知荷戴上耳钉。她的手指冰凉,触到常知荷耳垂时却带来一阵暖意。


    "好了。"常安轻声说。


    常知荷也取出那对雪花耳钉:"我也帮你戴上。"


    常安微微低头,让常知荷为她戴上耳钉。在飘落的雪花中,这个动作显得格外亲密。


    戴好耳钉后,她们相视而笑。雪花落在她们的头发、肩头,以及相握的手上,但谁也没有感到寒冷。


    "你知道吗?"常安突然说,"我曾经很讨厌冬天。"


    "现在呢?"常知荷轻声问。


    "现在..."常安的视线落在她们相握的手上,"我发现冬天也很美。"


    常知荷微笑着握紧她的手:"因为我们在彼此身边。"


    常安点点头,目光中有一种常知荷从未见过的幸福:"是的,因为我们在彼此身边。"


    那一刻,雪中的荷塘见证了一个承诺——无论季节如何变迁,无论荷花绽放还是雪花飘落,她们都会在彼此身边,共同面对每一个季节的美丽与挑战。


    而常知荷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个季节的结束,更是无数个季节的开始。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