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绾又被罚跪了。
她就一人跪在那儿,寒风肆意地扑向她,大雪纷飞,落在她的心尖——是冰冷的。
近日来,温卿月发觉些什么,而此前她与叶绾去柳大娘那儿时,柳大娘有些话未说出。
她想,柳大娘是知道些什么的,于是便至柳大娘家中。
她的猜想是对的,柳大娘的确知道些什么。
以前柳大娘到叶家送面时,却刚好听见叶家人正在辱骂叶绾。不过那时柳大娘只觉得只是孩儿不听话教训教训罢了。但后来她却常听见那声音,而喊叫的声音,却听着更悲惨了。
更过分的是,有回柳大娘送面,撞见叶绾被关在柴房里,身上全是青紫的伤痕,连哭都没力气,只是奄奄一息地躺着。叶绾听见动静,艰难地抬起头,眼里满是恐惧,像是在求救。
可柳大娘刚想进去,就被叶夫人拦了下来。叶夫人脸上堆着笑,语气却带着威胁:“柳大娘,这孩子就是调皮,关两天就好了。您要是多嘴,以后我们家可就不从您这儿买面了。”柳大娘看着叶绾那绝望的眼神,又看看叶夫人那虚伪的笑脸,心里一阵发寒。
她知道,叶家为了名声,是什么都做得出来的,叶绾的苦,怕是没个头了。
在这个家里,她的一切,远不如父母与哥哥的名誉金贵,连一句真相,都成了不能说的禁忌
温卿月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往上窜。
叶绾承受的,远不止罚跪,冷待,囚禁,还有残酷的打骂。
温卿月攥紧帕子,几乎是一路小跑着赶回叶家附近。
远远就瞧见叶绾仍孤零零地跪在雪地中央,雪花落满了她的发顶和肩头,整个人像一尊快要冻僵的石像。
“绾绾!”
温卿月快步奔过去,声音里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
叶绾听到呼唤,缓缓抬起头,脸色苍白得像雪,嘴唇冻得发紫,眼神里满是茫然与疲惫。
温卿月没多言,弯腰就去扶叶绾。
叶绾的身子僵硬又冰冷,刚站起来时一个踉跄,温清月赶紧用力将她扶住。
“别在这儿跪了,跟姐姐走。”
叶绾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却被冻得发不出清晰的声音。
温卿月也不管她,半扶半拽着,硬是把她带回了温家。
叶父正捧着茶壶,听人夸赞儿子叶然学业精进,满面红光。
下人匆匆跑来禀报,说看见温家小姐把叶绾从雪地里扶走,带回了温家。
叶父端着茶壶的手顿了顿,随即不耐烦地挥挥手:“带走便带走罢,省得让人瞧见了,坏了我们的名声。”
说完,又继续谈笑着叶然的前程,仿佛被带走的叶绾,只是个无关紧要、甚至可能碍眼的物件。
一进温家大门,暖烘烘的气息便将门外的寒气隔绝开来。
温卿月让下人赶紧打了盆热水,又取来厚实的棉被,扶着叶绾到暖炉旁坐下。
叶绾缩在那里,身体还止不住地轻轻颤抖,脸色苍白得像纸。
温卿月倒了杯滚烫的姜汤,小心翼翼地递到她嘴边:“先喝点姜汤暖暖身子。”
叶绾眨了眨眼,睫毛上还沾着没化的雪粒,缓缓张开嘴,小口小口地喝着。
等叶绾稍微缓过劲,温卿月看着她身上单薄且沾了雪水的衣裳,心疼又气愤:“你爹娘这般行事,也太失了分寸,怎忍叫你在风雪里久跪受寒。”
叶绾低下头,手指不安地绞着衣角,没说话,只是眼眶慢慢红了。
温卿月轻轻拍了拍她的背,“别怕,在我这儿,没人能再欺负你。”
“姐姐……”她喊。
叶绾鼻音浓重,像只受惊后终于寻到依靠的小兽,往温卿月怀里蹭了蹭,声音软得能掐出水:“姐姐,我冷……”
温卿月心头一软,伸手环住她,指尖顺着她的发顶轻轻摩挲:“乖,姐姐知道。”
她低头,瞧见叶绾冻得发紫的指尖,又忙把自己暖烘烘的手裹住那冰凉的小手。
“你且在这儿好生歇着,我让人给你找身干净暖和的衣裳,再煮些热乎的吃食来,有姐姐在,再不让你受半分冻、半分委屈。”
叶绾把脸往温卿月怀里埋得更深些,声音闷闷的,带着刚哭过的沙哑:“姐姐……我怕……”
温卿月沉默片刻,指尖捻了捻帕子,而后抬眼,目光沉静却带着力量:“绾绾,姐姐知道你怕,可叶家是你的家,总有要面对的时候,不过你记着,下次再受委屈,就来寻姐姐,姐姐陪你一起回去,替你撑腰。”
叶绾的肩膀猛地一垮,埋在温卿月怀里的脸蹭了蹭,声音带着怯怯的茫然:“姐姐……你和我非亲非故,他们连我的话都不听,怎会肯听你的呀?”
她指尖轻轻攥着温卿月的衣角,像攥着根快断的线,“万一……万一他们连你也一起恼了,怎么办?”
温卿月的指尖顿了顿,声音轻了些,带着几分无奈的怅然:“绾绾……姐姐……确实没什么硬气的靠山能和你爹娘抗衡,可哪怕只能护你一时,也想让你多暖会儿、少怕点儿,往后若实在撑不住,就偷偷来寻姐姐,姐姐这儿总有热汤和能让你歇脚的地方。”
叶绾攥着温卿月衣角的手松了松,声音里还带着点没散尽的鼻音,却悄悄添了丝软意:“姐姐……我想尝尝桂花糕……就是上次你给我带过的、甜丝丝的那种。”
她说着,抬眼望温卿月,睫毛上还沾着细碎的泪星,倒显得那点小小心愿格外惹人疼。
温卿月闻言眼底瞬间漾开笑意,指尖轻轻刮了下叶绾的鼻尖:“原是记挂着我亲手做的那盘?我当是什么呢。”
她拍了拍叶绾的手,语气轻快,“你且在暖炉边等着,灶上还有些桂花蜜,我这就去给你蒸,保准还是你上次爱吃的甜软滋味。”
林夫人掀帘进来,目光扫过屋中,在落在叶绾身上时,眼底几不可察地亮了亮,脚步却依旧稳当。她走到近前,伸手轻轻拍了拍叶绾的手背,语气听着平和,尾音却藏着笑意:“绾绾来了?倒是有些日子没见你,瞧着又清减了些。”说着便转向温清月,吩咐道,“让小厨房把上午刚做的枣泥糕端来,再温一壶姜枣茶,绾绾身子弱,得暖着些。”
温卿月笑着接过话头,语气里带着点小得意:“娘,您放心,绾绾想吃的桂花糕女儿在做了,就用上次您说的那罐陈酿桂花蜜,保准合她口味。”
她说着看向叶绾,眼底满是柔和,“等会儿蒸好,先给您和绾绾各端一盘尝尝。”
林夫人闻言笑出了声,指尖轻轻点了点温清月的额头,语气带着几分打趣的温和:“你这孩子,还跟我分什么你的我的,左右一锅蒸出来,咱们娘仨一起吃,还能多吃坏了不成?”
说罢又转向叶绾,眼底笑意更深,“绾绾也别拘束,等下多吃几块。”
温卿月端着桂花糕走进屋,热气裹着清甜的桂花香先一步散开。她把漆盘轻放在桌上,掀开覆着的棉帕,笑着开口:“娘,绾绾,桂花糕刚做好,还热乎着呢。”
她先取了双玉筷递给林夫人,语气带着几分贴心:“娘,这次我用了您存的陈酿桂花蜜,还少放了点糖,您吃着不容易腻。”
接着又拿了双新筷子转向叶绾,眼底满是柔和:“绾绾,你上次说爱吃软口的,我特意多蒸了片刻,小心烫,慢点儿尝。”
叶绾捏着小巧的桂花糕,咬下一口时,眼睛瞬间亮了亮,嘴角不自觉地弯起来。她小口小口嚼着,脸颊微微鼓起,含糊地跟温卿月说:“姐姐,比上次还好吃!糕软乎乎的,桂花蜜的甜一点都不齁,我还想再吃一块。”
说着就伸手去够盘子里剩下的,吃得格外开怀,连之前的委屈都似被这甜味冲淡了些。
温卿月见她吃得眉眼都舒展起来,眼底漫开细碎的笑意,指尖轻轻推了推装着桂花糕的盘子,往叶绾那边挪了挪,声音软和得像浸了蜜:“喜欢就多吃些,灶上还温着,不够姐姐再去给你拿。”说着又顺手递过一杯温水,怕她吃得急噎着,眼里满是宠溺。
正说着,门外的丫鬟就端着食盘走进来,笑着回话:“夫人,小姐,枣泥糕和姜枣茶端来了。”
林夫人抬眼示意放在桌上,又看向叶绾,语气愈发温和:“绾绾,这枣泥糕是上午刚做的,馅料足得很,你配着姜枣茶吃,暖身子还解腻。”
温卿月也帮着把姜枣茶推到叶绾手边,指尖碰了碰茶盏外壁,确认温度刚好:“娘特意让人温着的,不烫口,你先抿一口暖暖胃。”
叶绾刚放下茶盏,温卿月便看向林夫人,语气沉了几分:“娘,今日我从柳大娘那儿听说,绾绾在叶家哪是过好日子——他们天天逼着她读书,从早到晚不许歇,连院门都不让她出半步。”
林夫人握着茶盏的手猛地一顿,茶盏与桌面轻轻碰出声响,她脸上的温和瞬间褪去,满眼都是惊愕:“竟有这种事?先前见叶家总说看重绾绾的学问,还当是真心疼她,哪成想是这么逼人的?”
她转头看向叶绾,指尖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语气满是疼惜,“孩子,你这日子过得也太苦了,往后要是撑不住,随时来温家,我们给你留着能安心歇着的地方。”
叶绾捏着帕子的手紧了紧,眼眶瞬间就红了,鼻尖轻轻抽了下,声音带着点哽咽却又满是暖意:“谢谢林夫人,谢谢姐姐……在家里,从来没人这般为我着想过。”
她说着,抬手擦了擦眼角的泪,却忍不住弯了弯嘴角,“能来温家,能吃到姐姐做的桂花糕,能听夫人说这些话,绾绾……就已经十分高兴了。”
温卿月指尖轻轻摩挲着茶盏边缘,温热的触感没能驱散心头的沉郁,目光落在窗外飘着的细雪上,渐渐陷入沉思。
世人总将她与叶绾放在一处说——说她温卿月是眼下公认的当代第一才女,诗文书画无一不精;说叶绾是藏在深闺里的璞玉,是未来必定要压过众人的才女,更有不少见过两人笔墨的文人私下议论,叶绾的才思灵气、对字句的敏感度,早已悄然超过了她。
可这些虚名赞誉,在此刻的温卿月看来,却像根细刺扎在心里。
旁人只看见叶绾笔下的锦绣文章,只惊叹她小小年纪便有这般造诣,却没人知道,这份“才华”是如何被逼出来的——不是出于热爱,不是源于天性里的喜欢,而是叶家日复一日的逼迫:天不亮就要坐在书桌前,捧着厚重的典籍读到深夜,连揉一揉发酸的手腕都要被斥责“懈怠”;想推开窗看看院里的花,会被说成“心有旁骛”;哪怕只是多喘口气歇片刻,都会被灌上“辜负期望”的名头。
她想起方才叶绾红着眼说“连院门都不让出半步”时的委屈,想起柳大娘提过“叶家说要把她教成最拔尖的才女,好给家里换名声”的话,心口更沉了几分。
世人眼中“未来才女”的光环,哪里是什么荣耀,分明是套在叶绾身上的枷锁,是用不歇的苦读、被剥夺的自由换来的。
若真论天赋,叶绾本可以在阳光下慢慢生长,写出更灵动、更鲜活的文字,可如今,这份才华却被硬生生按在逼仄的书房里,沾满了委屈与无奈。
并且她向来不喜欢世人将她与叶绾置于一处,论什么高下短长。
在她看来,女子的才情本就不该是一场“雌竞”,更不是用来相互比较、争个输赢的筹码。
就像春日里的花,有灼灼盛放的牡丹,也有清雅幽然的兰草,还有烂漫遍野的迎春,各有各的风姿,各有各的妙处。
她自己擅于在规整的韵律与辞藻间雕琢意境,而叶绾呢,那份跳脱灵动、于寻常处见奇思的天赋,亦是她所不及的。
女子之间,本该是这样,看见彼此的闪光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让各自的才华如不同的溪流,最终汇聚成更广阔丰沛的江河,而不是被圈在一方小天地里,为了一个虚无的“第一”,徒增烦恼与内耗。
夜里万籁俱寂,月光透过窗棂上精致的雕花,碎成一片又一片银晃晃的光斑,在地上漾开温柔的涟漪。
叶绾呼吸均匀,胸口随着绵长的呼吸轻轻起伏,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下投出一小片绒绒的阴影,像停驻了两只小憩的蝶。
温卿月侧躺着,撑着脑袋,目光一寸寸描摹着叶绾的轮廓,指尖几乎要按捺不住,想去碰一碰她光滑的脸颊,却又怕惊扰了这静谧的美梦,最终只是虚虚悬在半空,微微蜷起。
家族将叶绾当作“才女养成”工具的时刻,那些因被逼迫而染上委屈与无奈的瞬间,都让温卿月心疼,也让她更清晰地感受到自己心底那份汹涌又笃定的情感。
不是因为叶绾可能会有的、超越自己的才名,也无关世俗给她们贴上的“当代”与“未来”才女标签,就是纯粹地爱着眼前这个人。
爱她即使被束缚,也依然藏不住的鲜活灵气;爱她偶尔流露的、带着点憨态的依赖;爱她所有真实的、不被“才女”光环裹挟的模样。
她轻轻、极轻地,用指腹蹭了蹭叶绾的发梢,那发丝柔软得像云朵,带着淡淡的皂角香气。
心头的爱意像被投入石子的小湖,一圈圈漾开,温柔又汹涌。
温卿月静静看着,心里无比确定,这份爱,会像此刻的月光一样,安静却恒久地笼罩着她们,无关外界的任何声音,只关于她和叶绾,只关于两颗紧紧相依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