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章 Chapter4 忠言逆耳

作者:阳易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这下雷家的小子怕是这几天都出不了门了。”


    酒坊里的事虽然不到人人都知道的地方,但大家在一起做事当值,怎么也有所耳闻,看着雷蒙巡查时黑如锅底的脸色,只能暗暗在心中为雷公子默哀。


    陆九川散值后去丞相府登门拜访魏谦,恰好这时魏度刚进门,邀功似得捧着谢翊给他的枣泥糕塞到他爹眼前,“爹,这是谢将军给我的。”


    “给你的你就吃呗。”魏谦不解,盯着枣泥糕看了许久。要是魏度再不收回去,魏谦都得怀疑谢翊是不是正被皇帝监禁,要用这种方式给他传递消息。


    魏度挺胸抬头极其自豪,“还有,今天谢将军说我说话做事越来越像爹了。”


    陆九川没忍住笑出声,谁不知道魏谦总念叨魏度缺心眼,一点也不像他这个爹。谢翊这么一说,也不知道在夸他,还是借他打趣魏谦了。


    魏谦无言以对,将儿子从主厅推出去,“这是谢将军在骂你爹不请他吃饭,快回去温习功课,爹与少傅还有事要说。”


    送走这么个小祖宗,魏谦坐了下来,亲自给陆九川倒上茶,“少傅怎么有空来寒舍坐坐?”


    诸君都知道陆九川这人这几年一不问政,二不同官员往来。他主动到谁府上去,这还是第一次。


    陆九川扫过丞相府内堆积如山的书本账册,答非所问,“魏相难得不忙。”


    自魏谦出任丞相以来他就常忙于国事,原本他管着人口税收粮食的事,萧桓登基后又把这些事原封不动地抛给他。


    “有什么忙不忙的,不过都是为陛下做事。少傅今日前来恐怕不是为了找我喝茶聊天吧。”


    “是,我今日是为靖远侯而来。”陆九川也不再寒暄,他开门见山,从袖间拿出皇帝的手谕,上面写着叫谢翊赴任尚书台的诸多事。


    在朝中真要算起来,魏谦才是与谢翊走得最近的。


    那些年谢翊的兵马粮草补给全凭魏谦在后方治理着,正因如此,谢翊才能全心投入前线的战场。文主内,武主外,珠联璧合,真当是一段佳话。


    魏谦接过皇帝的手谕,从头到尾飞速看了几遍,神色凝重地捋了几把胡子,“陛下真打算这么做?谢翊怎么可能愿意啊?”


    年轻人有骨气有傲气,他做过统率三军的大将军,曾经万军排山倒海的气势犹在耳边,怎么愿意再屈居与小小的尚书台?


    “这可不是陛下的意思,陛下原本只想让他安稳呆在京城里,我帮他选了这么一个位置。谢翊因此一蹶不振都是小事,若是被有心之人利用、蛊惑,日后必有大患。”


    魏谦点点头,“那少傅想好怎么劝他赴任了吗?”


    “把该说的都说清楚,利弊摆在眼前,我想谢翊也能听得进去——况且陛下有心收束兵权,制衡各方势力,这事交给别人,陛下也不放心。”


    萧桓看似是谢翊两个选择,实际上路只有一条——生或死。陆九川觉得只要谢翊不傻,他就应该知道要选择哪条路。


    “行,我陪你走一趟。”


    魏谦换上仆役送来的大氅,出门时想起来之前谢翊还在京城时,与他说的西街的一家点心,“顺路给他带点吃的吧,他最喜欢吃西街那家的云片糕,边吃边聊或许好些。”


    比起官员聚居,一拐弯就能碰见三四个同僚的皇城东街,一路朝西走,独自坐落在城西,孤零零一座靖远侯府倒显得宽敞清静,最适合养病。


    两人到的时候,谢翊正在院中练他的剑,此时仆役来报,是魏相与陆少傅两人登门。谢翊心里忽然空落了一下,只能寄期望来的是好消息,吩咐道,“叫两位大人进来吧。”


    待魏谦与陆九川被仆役引至这边时,谢翊已经独自一人坐在院中石凳上,握着软布细细擦拭着手中一柄长剑。


    这柄剑剑身狭长,剑刃锋利吹毛断发,寒气逼人,是难得的宝剑,而这正是那柄皇帝亲赐名的承岳。


    初春乍冷的时节,他练剑时本穿得单薄,活动一会身上出了一层薄汗,寒风一吹不自觉就打个寒战。


    还没来得及与谢翊打声招呼,陆九川感觉两手一沉,低头发现魏谦不由分说地将手里的食盒塞到自己手上。


    在陆九川欲言又止的目光中,丞相解开自己的大氅,披到谢翊身上,“明知道自己身上伤没好全,还在这吹凉风?”


    衣服刚搭上去,谢翊耸耸肩,抖落身上还带着魏谦体温的大氅,赌气似的把身子扭到另一边去,留给两人留下一个倔强独立的背影。


    “你就非得作践自己,把自己身体整垮才满意是吗?”


    丞相端的是温润儒雅,一向待人随和,重话都说得少,这下是罕见地生气了。谢翊自知理亏,放下手里的剑,俯下身乖乖捡起大氅,又重新披在自己身上。


    然后,谢翊低头盯着自己的膝盖和鞋尖,嘴唇抿成一条线,自始至终,一句话也没说过。


    “走吧进屋,外面怪冷的。”


    外面风寒霜重,谢翊身上伤没好全,还穿得这么薄,这么呆下去迟早冻坏。


    魏谦伸手牵起谢翊的小臂把他从石凳上拽起来,双手按住他的肩膀,推进房间里去。


    手掌按在谢翊的肩上时,他身体僵硬了一瞬,却没有反抗,乖顺地被推进屋子里。


    另一边,陆九川早已将提来的食盒放在桌上,揭开盖,将里头几样糕点和一壶热茶一一取出来摆好,“知道你心里难受,专门给你买的,不管干什么,身体要紧,总要先吃饱饭。”


    谢翊的目光扫过桌上这些食物,最后落在门外石桌上那柄孤零零的剑上,声音略有些沙哑,“丞相和先生登门拜访总不会是为了几碟糕点吧,看样子陛下真的不打算再叫我领兵了。”


    “没有,”陆九川面无表情将皇帝给他说的话对着谢翊复述了一遍,连语气都还原了八成,最后补充了一句,“陛下给了你两个选择。”


    陆九川朝他依次伸出两个指头,“等死,或者你去做个兰台史令。”


    等死是字面意思无需解释,谢翊不解的后面那个选择,“我是个带兵的,兰台史令不是个文官,叫我去做什么?”


    “兰台史令负责重要文书的编纂,时机合适你就能借给新兵编纂兵书的名义接触新兵营,等那时候校尉营,甚至城防营,你都能去。”


    谢翊也不知道该说这个主意好还是不好,半晌才憋出来句,“……陛下还挺贴心。”


    陆九川不再说话,摆明了是叫他选,等死还是憋屈死——在谢翊眼中反正横竖都是死,还是去萧桓面前抹脖子更好。


    可真准备抹脖子,谢翊也得最重要的事问个清楚,“陛下有说何时将印玺归还?”


    一直在旁边没说话的魏谦这时才开口,“谢翊,你真不知道……你的罪名其实一直没翻案,归还印玺至少应该等到翻案的时候。”


    谢翊宛如当头被泼了一盆冷水,猛然转头看他,瞳孔紧缩,“意思是,我现在在外头那些人看来还是个……”


    “反贼。”陆九川一字一顿,替谢翊接上这个说不出口的词。


    魏谦眼疾手快,在谢翊暴起要去外头取剑之前按住他,“你冷静点,陛下这么做也是有他的苦衷。”


    “陛下有苦衷也不应该是把我往绝路上送,我为陛下所立下的功劳不少吗!”


    功劳多不多,少不少,没有人比萧桓清楚。


    百位有之功臣论功排序行赏时,谢翊是唯一一个没有一开始同萧桓揭竿而起,功劳还排进前二十的功臣。


    猜忌的种子种下只需要一瞬间。萧桓高坐龙椅,俯视着叩谢圣恩的臣子时,目光不由自主落在谢翊身上,过分朴素的官服在他身上也比别人好看,在一群家室都有的人中,真的太年轻了。


    萧桓从不否认谢翊对他的的忠诚,但是他不能去赌谢翊十年后对新君的忠诚。


    知道真相给谢翊的打击不小,他的心绪现在有点恍惚。在难过与自嘲间,憋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苦笑,“为什么啊……陛下不是说过要替我查明清楚吗?”


    ……君臣不相疑其实没必要到这个程度。


    陆九川不动声色往魏谦的方向倒了一下,只用他们两人才能听清的声音,“我准备明天把他这句话转告给陛下,愧疚死他。”


    魏谦偏头目光转向他,两人四目相对,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有些事情可能不止你所想的这样简单,到了这一步,谁都没得选。”魏谦耐下心,沉声劝道,“兰台史是目前来说最好的一个地方了。”


    “那我是不是要跪地叩谢圣恩?陛下体恤我现在无仗可打,怕我闲得发慌,指了这么一个差事给我,那我真——”大不敬的话刚到嘴边,魏谦脸色大变,倏然起身一把捂住谢翊的嘴,将他的后半句话硬生生按回去。


    魏谦呵斥,“慎言,祸从口出。”


    “唔唔!!!”


    两人登时僵持起来,谁都不愿意先放手。


    陆九川在一旁置若罔闻,他晃晃悠悠从房间的架子上找了三个瓷杯,拿手一摸,好像不常用,也不知道干不干净。以防这只是谢翊摆着玩的,陆九川擦了自己那一只,忽略对面两人的纠缠,拎着茶壶替他们倒了茶,馥郁的茶香很快溢慢整个屋子,闻着就叫人觉得暖和。


    谢翊“唔唔”地抗议,想要挣脱魏谦的束缚;但魏谦虽为文臣,到底也是战场上下来的,压制住谢翊绰绰有余。


    最终谢翊率先示弱,举起双手,放松紧绷的身体,魏谦才把按在谢翊嘴上的手放下了,不动神色地将手收回袖子里擦擦手掌。


    他无视了谢翊心里此时巨大的难受与痛苦,把下午他遇见魏度的事翻出来,“你到底给魏度说了什么东西,他今天乐得跟傻子一样,估计现在还乐着。”


    谢翊无语,“早知道不夸他了。”


    虽然对魏公子的缺心眼有所耳闻,谢翊没想到有这么缺心眼。


    陆九川心里其实有很多话想说,但最后都变成一声叹息和一句“天怪冷的,先喝茶吧。”


    听到陆九川转达的萧桓:无话可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Chapter4  忠言逆耳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