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生活过得挺快,还没意识到,就已经过了大半,大家要定毕业的去向了,是继续读研还是工作呢?
我和王瑜每天都嘻嘻哈哈的,但也一致认为:不想那么早去工作,还是在学校待几年吧,有个硕士文凭,工作起点可能更高。
说干就干,我和王瑜又开始勤快地上自习了,哎,我俩平时到处游荡,跟孤魂野鬼似的。
宋冰那段时间也因为课题原因,很是忙碌,我们联系也少了很多。
不过,我骨子里太好动了,有次参加清华某社团活动,突然认识了一位师兄杨阳,高高瘦瘦的,清华电子系研一在读,本科就是北邮电子的,我顿感亲切,两人也聊得蛮愉快,杨阳有时也回北邮和同学聚聚,顺便也看看我,一来二往的,两人暧昧起来了。
有次我俩走在校园里被李玉看到了,回宿舍后好一顿“拷问“我,我解释不清了,然后他们三人提议:让杨阳师兄请全宿舍唱个歌!
我把这提议也跟杨阳师兄说了,他答应了,我们找了个时间,五人一起在西直门某KTV约了个包间,准备通宵唱歌。落座后,大家各自点歌,杨阳点了首伍佰的《挪威的森林》,只见他拿起话筒,很是深情地说:“我谨以此歌献给在座某女士,希望她能感知我的心意。“
然后他就陶醉地唱起来了,她们都喝彩,我倒是心中平静,觉得不过如此,生活挺没意思的,考研重要,等考上后再说吧,人生中有太多事情了,我得好好看这个世界!
因为我的很不主动,我和杨阳师兄的联系变得很少很少,最后也就不联系了。
我继续和王瑜勤快地上自习,报考顺序是:先联系意向的导师,让导师对你有个初步了解,需待导师同意你报考,否则,报了也无用。
我其实没多大想法,本科的专业都是很宽泛的,不可能那么精细,只听到说院里有个大名鼎鼎的导师张教授,是国际通信专家,分数也奇高无比,一般都不敢报考他的。
我一听就兴奋,国际知名专家耶,我必须要报考他的研究生,显得自己也牛啊,想法初定,我立马打听张教授办公时间和地址,院辅导员把情况告诉了我:张老师一般不在校内,在西直门那里有公司,他的硕士和博士们都在那边。
我听完后跟王瑜说了说,想让她一起过去,说不定两人同时报他呢,这样以后又可以一起吃饭聊天游荡了。王瑜说这个张老师分数太高,她不敢,她定了其他导师,也在联系呢,没时间陪我。于是我单枪匹马杀到西直门去了。
敲开门,接待我的是一个女老师——我也不认识张老师,只知道是男的。我对女老师说明来意,女老师说:张老师今天不在公司,她姓方,是张老师的助理,让我改日再来。
我听完后走到办公室大厅,大方地鞠了一躬:“各位师兄师姐们,打扰了,你们好,我是文静,是信息工程专业大三在读,想报考张老师的研究生,希望能和各位一起承教于导师麾下。“他们都懵逼了,寂寂无声,然后我向大家道别后赶回学校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