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49章 修成玉女心经

作者:酸奶不好吃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半个月的时间,足够让一个消息发酵,然后如同野火燎原般传遍江湖。


    终南山前发生的一切,早已不再是秘密。只是口耳相传间,事实被添上了无数想象的翅膀。


    有人说,亲眼见到白衣剑仙自九天而降,一剑分山,一语退万军,那是真正的神仙临凡,惩戒不敬的蒙古鞑子。


    有人说,那是隐居终南山的古仙人出手,护佑一方水土,那两道深不见底的沟壑就是仙人划下的界限,凡人不可逾越。


    还有人说,那是全真教供奉的祖师显灵,施展无上道法,庇佑门徒。


    各种传言越传越神,越传越广。


    “白衣剑仙”、“终南仙人”的名号不胫而走,在无数茶楼酒肆、江湖角落被反复提及、惊叹、神往。


    李云这个名字,反而在层层神话包裹下,渐渐变得模糊不清,更像是一个传说中存在的符号。


    整个江湖,都因这近乎神迹的事件而沸腾、而震撼。


    …………


    嵩山,少林寺。


    古朴的禅院依旧保持着数十年来的宁静,仿佛与世隔绝。


    一名中年僧侣脚步匆匆,穿过几重殿宇,来到方丈禅房外,低声禀报。


    不久后,少林寺方丈天鸣禅师,召集了达摩院首座、罗汉堂首座、藏经阁首座等几位寺内核心人物。


    禅房内,檀香袅袅。


    天鸣禅师将得到的消息缓缓道来,他声音平和,但眼中却带着难以掩饰的惊异。


    当听到“挥手间地裂山崩”、“剑气纵横数百米”、“一语喝退数千蒙古精骑”这些描述时,几位平日里古井不波的高僧,脸上也都露出了骇然之色。


    “消息来源可靠,多方印证,确实如此。”天鸣禅师最后说道,语气沉重,“而那人……若老衲所料不差,应当便是李云小师弟……。”


    “李师弟……”


    几位首座面面相觑,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难以置信。


    李云是他们师叔斗酒神僧晚年所收的关门弟子,辈分极高,算是他们的小师弟。


    只是这位小师弟行踪飘忽,多年前便已离寺,再无音讯。


    他们万万没想到,时隔多年,这位小师弟再次现身,竟是以这样一种石破天惊的方式!


    “李师弟他……竟已到了这等境界?”达摩院首座声音惊讶。


    他毕生钻研武学,深知那些描述意味着什么,那已经完全超出了他对武学的认知范畴。


    藏经阁的老僧缓缓拨动念珠,低声道:“师叔他老人家学究天人,所传非凡。李云师弟能得师祖真传,有此造化,也是我少林之幸。”


    话虽如此,禅房内却陷入了一阵沉默。


    与有荣焉自然是有的,但更多的是一种深切的担忧。


    少林寺封山闭寺数十年,不问世事,只为求一份清净,避世间纷扰。


    如今李云闹出如此惊天动地的大事,若江湖中人知晓他与少林的渊源,只怕这嵩山少室,再难有宁日。


    “阿弥陀佛。”天鸣禅师长宣一声佛号,“此事,我等知晓便好。对外,绝不可提及李师弟与少林的关联。一切……随缘吧。”


    众僧默默点头。


    …………


    终南山上,血腥气早已被山风吹散,但那两道巨大的沟壑依旧狰狞地横亘在山门前,无声地诉说着半月前那场惊世之战。


    全真教上下花费了半个月时间,才勉强将战场清理完毕,安葬了战死的弟子,抚慰了伤员。


    经此一役,全真教虽然损失不小,但声威却在江湖上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顶峰。


    毕竟,他们是“神迹”发生的亲历者和受益者。


    郭靖、黄蓉夫妇以及洪七公、黄药师等人,在协助全真教处理完后续事宜后,也准备告辞离开。


    临行前,他们特意去了一趟活死人墓,希望能再见李云一面,当面致谢。


    然而古墓石门紧闭,无论他们如何通报,里面都只有孙婆婆出来回应,只说李公子与龙姑娘正在清修,不见外客。


    众人虽觉遗憾,但也知道高人行事,不可强求。


    郭靖对着古墓方向郑重抱拳一礼,便与黄蓉率领丐帮弟子下山而去。黄药师与洪七公也各自飘然离去。


    只有老顽童周伯通,被丘处机、王处一等师侄辈苦苦挽留了下来。


    理由很充分:全真教经此大难,元气未复,强敌虽暂退,威胁犹在,急需一位武功绝顶、辈分崇高的长辈坐镇。


    周伯通一听就头大,他最怕被束缚,但看着几个师侄恳求的目光,又想到师兄王重阳创下的基业,最终还是抓耳挠腮、唉声叹气地答应留一段时间。


    只是整日唉声叹气,念叨着不好玩,闷死了。


    此外,还有一件事。失踪了半个多月的甄志丙,自己回来了。


    当他形容憔悴、面色惨白地出现在重阳宫时,丘处机等人先是勃然大怒,厉声斥责他私自逃离、打伤同门之罪。


    但看着弟子那脸色惨白、仿佛精气神都被抽空的模样,责骂的话到了嘴边,又化作一声叹息。


    甄志丙跪在殿前,没有辩解,只是叩首,声音沙哑而平静:


    “弟子罪该万死,甘受任何责罚。如今,弟子已自除烦恼根。从今往后,弟子愿于后山思过崖潜心修道,了此残生。”


    丘处机等人听到这话惊骇不已。


    …………


    终南山深处,那处飞瀑流泉的山谷中。


    阳光和煦,鸟语花香。


    李云和小龙女相对而坐,四掌缓缓分开,周身那氤氲蒸腾的奇异气息渐渐收敛、平复。


    小龙女缓缓睁开眼眸,那双清冷的眸子此刻仿佛蕴藏了两汪深潭,幽深而灵动,顾盼之间,一种浑然天成的媚意自然而然地流淌,与她本身清冷的气质交织,形成一种惊心动魄的魅力。


    她的肌肤更加莹润光泽,仿佛蕴含着无穷的生机。


    李云也同时睁眼,眼中神光内敛,气息渊深如海。


    经过这半个月几乎不间断的深入双修,玉女心经的最后一重,终于被他们两人彻底练成。


    小龙女的内力发生了质的飞跃,雄浑磅礴,运转如意,已然稳稳站在了当世武学的绝巅之列。


    而李云自身也获益匪浅,真气更加精纯凝练。


    更重要的是,这半个月朝夕相处,心神交融,共同攀登武学高峰的经历,已经彻底消融了两人之间最后那层无形的隔膜。


    此刻,无需言语,只是一个眼神的交汇,便能清晰感受到对方的心意。


    小龙女看着李云,嘴角微微向上牵起一个清浅却真实的弧度,那笑容如同冰雪初融后绽放的第一朵雪莲,纯净而温暖。


    她轻轻起身,动作自然流畅,白衣曳地,走到李云身边,很自然地伸出手,握住了他的手。


    指尖微凉,却带着毫无保留的信任与依赖。


    李云反手握住她柔若无骨的手掌,微微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玉女心经已成,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在这段奇妙的旅程中,抵达了一个全新的、亲密无间的境界。


    山谷静谧,只剩下彼此交融的呼吸与心跳声。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