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筠儿忽然想起,林逍的诗词极好,信手便是仙品!
这就对了……只有这样文武双绝的人,才能写出那样的诗句吧。
谢筠儿庆幸,听见镇北军传唤负责人,自己厚着脸皮来了。
要是连见都没见过,就放弃了这样的世间奇男子,她会抱憾终身的!
殊不知,林逍这会儿心里正郁闷!
靠,怎么忘了,阳泉郡这边,可不就是这个“宁君竹”的大本营吗?!
这个凝香郡主,莫不是自己没去喝“接风酒”,心怀气愤,来给他添乱吧?
既然这女人没打算撕开伪装,那林逍更乐得装糊涂。
不然顶着赐婚的关系,反倒还不好使唤人。
“宁掌柜,既然你是阳泉这边的大商户,应该知道,如今阳泉城内粮食的情况吧?”
“将军是说,蒋刺史将库房搬空一事?”
谢筠儿一提正事,表情立刻很认真。
林逍点头:“不错,如今我大军每日就需要二百六十石口粮,还不算别的,此事需要尽快解决。”
谢筠儿自信一笑:“如今世道艰难,按阳泉的粮价,每日开销得千两银子以上。”
“不过林将军,放心,这点银子,我们还是出得起,一定优先解决镇北军的燃眉之急!”
谢筠儿来之前就知道,林逍大概率为粮食发愁。
蒋胜元搬空粮仓,百姓们早就饱受摧残,她能不清楚?
如今的阳泉就是一个大坑,乡绅贵族哄抬物价,底层民怨丛生,衙门和军队千疮百孔!
林逍若想让此地繁荣起来,肯定需要自己的帮忙。
趁着这个机会,谢筠儿要向这男人证明,自己不是中看不中用的绣花枕头!
从小到大,从没有一个男人敢轻视自己!
事到如今,她不争什么名分,就想为自己争口气!
“不是,你误会了。”
林逍摆摆手,“钱的事,我已经解决了!”
“啊?”
谢筠儿愣在原地,心说你大冬天长途奔袭,随身还带银子啊?
林逍指了指不远处,摆放着的几个木箱子。
“这些都是从蒋胜元那儿,搜刮出来的银子和珠宝首饰。”
“银子不多,也就七万两,不过也一段时间花销了。”
林逍还挺惊讶,这蒋胜元比起陆洋、吴永和等几个太守来说,竟然有点穷?
可仔细一想就明白了,蒋胜元不是穷,而是大多银子都“送”出去了!
他的目标是更高层权力中心,巴结白王才是关键,不像下面的郡守,只想着捞钱享乐。
“原来如此……”
谢筠儿心里疑惑,“那将军召我们过来,不知为何事?”
“阳泉郡的各大商号,你们肯定比我熟。”
林逍道:“我要你们拿着银子,去买下市面上所有多余的粮食。”
“那些乡绅、贵族,若是也有多余的粮,也可以按市场价收购。”
“不要让他们亏钱,可也不能漫天要价,一天内,我要这些粮食收入粮仓。”
谢筠儿等人面面相觑,很是费解。
莫非这林将军打算自己屯粮,抬高物价?
可军令如山,他们也不敢直接去问,只好一一答应。
“对了,宁掌柜,你再替我找一些画师来,越多越好,不用画的多好,凑合就行!”
林逍最后嘱托了一句。
谢筠儿一头雾水,可还是点头应“是”。
等出了刺史府,几个掌柜的围在谢筠儿身边,小声嘀咕:
“郡主,这林将军什么意思?打算自己当粮商?”
“要是真如此,那全城百姓的命,都被他捏住了!”
“唉……会不会因为蒋胜元带兵反抗,所以惹怒这杀神了?”
谢筠儿摇头道:“镇北军口碑如何,别人不知道,你们还不清楚?”
“林将军不是那种人,他应该另有打算,我们照做便是。”
几个掌柜一想也对,于是各自散去执行。
全城屯粮的商人、地主、贵族,一听镇北军按市场价收购粮食,都很意外。
说实话,按照“惯例”,大军破城后,抢劫几天都是很正常的。
这镇北军竟然还用钱买粮食?
林将军,讲究啊!
他们自然惶恐,乖乖把余粮都交了出来。
本来还以为要一天至少,没想到晚上,粮仓就满了一大半!
林逍随即连夜召集了谢筠儿等几个负责人,再次来到刺史府开会。
连续几道命令下去,在场众人都目瞪口呆!
翌日清晨。
阳泉城内街头小巷,都贴满了各种告示。
百姓们刚出门,就都围了过来,一起指指点点,气氛热烈!
公告的文字非常淳朴,没什么官话。
可内容,极度炸裂!
一,北方商盟开始卖粮,价格是五十文一石!
要求是本地居民,按户籍人头,限量购买。
虽说限量,可要知道,原先价格可是一百五十文!
直接砍到三分之一,到了战争爆发前的价格!
二,没钱买粮食的,直接去官府登记,做工换粮!
镇北军需要修缮城内房屋,加固城墙,修桥补路。
手艺人直接可以申请加入镇北军工坊,不仅有吃的,还有钱赚!
三,阳泉郡居民,逐步开始享受镇北军治下居民的待遇。
包括老弱妇孺可获得免费施粥,进入集中供暖的帐篷取暖。
每日两个半价蜂窝煤,男女孩童免费入学,民兵招募等……
各种政策,预计会在一个月内陆续兑现。
……
这干货满满的公告,直接让阳泉百姓大开眼界!
“真的假的!?才五十文?!”
“那都是去年的价格了吧?不会是写错了吧?”
“是真的,我刚才路过北方小筑,那边很多人都在排队了!”
“听说林大将军收购了全城粮商的余粮,还以为他要屯粮,竟然是低价卖给咱!?”
“这粮食不会有问题吧?那林逍真有这么好心?”
“小人之心!!人家镇北军进了城,没偷没抢,这样的兵你们谁见过?”
“是啊,还以为会来抢粮食呢,我都躲在地窖里,没敢出去……”
“真要五十文一石,里面掺沙子我都吃!!走!买粮去!!”
“钱是没有了,我要去官府登记干活,哥儿几个谁跟我一起的?”
“我我我……”
一时间,阳泉各处街头,都热闹起来,人们纷纷出了家门。
北方小筑、北方煤炭的店面,大排长龙。
官府门口,镇北军士兵维护秩序,官吏们给人登记,一个个还都“培训”过,尽显和颜悦色。
不过,百姓们很快就发现,这些排队的地方,一夜之间,还挂了许多没见过的新鲜图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