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0章 为她眼中的光,他愿意

作者:小锦礼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她没有取下花,只是微微垂眸,耳根泛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绯红。


    玲珑在一旁看着,忍不住抿嘴偷笑,悄悄退开了几步。


    就在这时,一个约莫五六岁、衣衫褴褛的小女孩,怯生生地从一堵断墙后探出头来,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好奇地望着云锦鬓边那朵美丽的小花。


    云锦心中一动,对她温柔地笑了笑,招招手。小女孩犹豫了一下,还是慢慢走了过来。


    云锦蹲下身,与她平视,从袖中掏出一块用油纸包着的、准备自己用的桂花糖,递给她:“给你吃。”


    小女孩看看糖,又看看云锦温柔的眼睛,终于伸出小黑手,接了过去,飞快地塞进嘴里,然后满足地眯起眼睛。


    云锦看着她天真满足的样子,心中柔软成一片。她柔声问:“你叫什么名字?家里人呢?”


    小女孩含糊地说:“丫丫……奶奶……没了……”她指了指村子后面那片坟地。


    云锦心中一痛。


    战争,最苦的永远是百姓……


    丫丫吃完糖,舔了舔手指,突然伸出小手,指了指云锦鬓边的花,又指了指自己枯黄的头发,眼中流露出渴望。


    云锦明白她的意思。


    她微微一笑,小心地将鬓边的花取下来,轻轻地、郑重地簪在丫丫乱糟糟的头发上。


    丫丫开心极了,摸了摸头上的花,对着云锦露出一个灿烂无比的笑容,然后转身跑开,像一只快乐的小蝴蝶。


    萧辰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这一幕。


    他看着云锦蹲在那里,阳光为她镀上一层柔和的金边,她对待那小女孩的温柔,仿佛能驱散世间所有的阴霾。他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宁静与满足。


    他走上前,再次握住她的手,低声道:“我们会让这片土地,重新开满鲜花,让孩子们都能安然长大。”


    云锦暖暖地回握着他的手,望着丫丫跑远的背影,轻轻点头:“嗯。”


    这一刻,家国天下,个人情仇,似乎在这平凡的温暖中,找到共同的归处。


    北境的风依旧带着寒意,但相握的双手,却传递着足以抵御一切寒冷的暖意。以后之路注定波涛汹涌,但至少此刻,他们拥有彼此,拥有这战火余生后,弥足珍贵的宁静与希望。


    丫丫戴着那朵美丽花儿,像一只快乐的小鸟飞起飞,留下云锦和萧辰站在断壁残垣间,心中却因这短暂的温暖而充满力量。


    重建家园的意愿,在亲眼目睹民间的疾苦后,变得愈发迫切和具体。


    随后的几日,在秦锋等人的高效执行下,安置降卒、发放初步赈济、组织流民清理废墟等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


    云锦制定的屯垦章程被迅速推行,一些无处可去的降卒和流民被组织起来,在士兵的监督和帮助下,开始修复水利,平整土地,准备来年春耕。


    希望的种子,似乎正随着寒冬的渐深,悄然埋入这片饱经创伤的土地。


    这日午后,云锦正在帐中批阅各地送来的垦荒进度文书,玲珑兴冲冲地进来禀报:“小姐,外面来了几位村里的长者,说是想见您和王爷。”


    云锦有些意外,放下笔:“请他们进来。”


    很快,三位须发皆白、穿着虽破旧但浆洗得干净的老人,在侍卫的引领下,有些拘谨地走了进来。


    为首的一位,正是那日云锦和萧辰在村里遇见的老妪的兄长,姓李,是村里如今最年长、也最有威望的人。


    “草民李老根,携村中老朽,拜见王妃娘娘!”三位老人就要下跪行礼。


    云锦连忙起身虚扶:“诸位老人家不必多礼,快快请起。玲珑,看座,上茶。”


    老人们受宠若惊,连连推辞,最终才忐忑地坐了半边椅子。


    李老根双手捧着粗糙的陶碗,喝了一口热茶,暖意似乎驱散了些许紧张,他开口道:


    “王妃娘娘,王爷,前几日承蒙娘娘赠粮活命,又听闻朝廷即将赈济,帮助我等重建家园,村里残存的几十口人,都感念王爷和娘娘的大恩大德!”


    “老人家言重了,此乃朝廷分内之事。”云锦温声道。


    李老根搓了搓手,似乎有些难以启齿,最终还是鼓足勇气道:“娘娘,王爷,再过几日,便是我们北地传统的‘望朔节’。”


    “望朔节?”云锦看向萧辰,萧辰亦微微摇头,他们对中原节日熟悉,但对北地边陲的特殊风俗知之甚少。


    另一位老人接口解释道:“回娘娘,王爷,这‘望朔节’是我们这儿的老传统了。


    每年冬月第一个月圆之夜,村民们便会聚在一起,燃起篝火,祭祀保佑本地风调雨顺、驱散邪祟的‘荒火之神’,祈求来年水草丰美,人畜平安。


    也……也是为了在寒冬来临前,大家伙儿聚在一起,互相取暖,鼓鼓劲儿。”


    李老根叹了口气:“往年,村里壮劳力都在,过节也热闹。可今年……村子破败,人丁稀落,本不该再提过节之事。


    但……但大家想着,仗打完了,日子总还要过下去,这节骨眼上,更需要点精气神。所以……所以我们几个老家伙厚着脸皮,想邀请王爷和娘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若……若是不嫌弃,能否屈尊降贵,来村里参加明晚的望朔节?”


    他说完,三位老人都紧张地看着云锦和萧辰,眼神里充满卑微的期盼。


    云锦心中一动。她明白,这不仅仅是一个节日的邀请,更是当地百姓在经历战火摧残后,试图重新凝聚人心、点燃生活希望的一种仪式。


    他们邀请掌控他们命运的摄政王和王妃参与,既是感恩,也是一种象征——象征着官方对这片土地和其传统的认可,象征着新生。


    她看向萧辰。


    萧辰身为摄政王,身份尊贵,历来参与的皆是宫廷盛宴、国朝大典,这等乡野小节的邀请,着实有些突兀。


    萧辰接收到她的目光,又看了看眼前几位老人那饱经风霜、充满期盼的脸,他沉吟片刻,并未立刻回答,而是看向云锦,低声问:“你身体可能支撑?”


    他首先关心的是她的伤势和疲惫。云锦心中一暖,轻轻点头:“无妨,只是参加祭祀聚会,不劳累。”


    萧辰这才转向几位老人,他面容依旧冷峻,但语气却缓和了许多:“诸位乡亲盛情,本王与王妃,应邀前往。”


    三位老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愣了一下,随即激动得老泪纵横,又要下跪磕头,被萧辰示意侍卫拦住。


    “不必多礼。告知村民,一切从简,无需特殊准备。”萧辰吩咐道。


    “是,是!谢谢王爷!谢谢王妃!”老人们千恩万谢地退下。


    帐内恢复安静,萧辰看向云锦:“北地风俗粗犷,明日之宴,恐怕简陋,你若不适,不必勉强。”


    云锦微微一笑,眼中带着一丝好奇与期待:“入乡随俗,方能体察民情。况且,我也想看看,这能在战火后依然被记挂的‘望朔节’,究竟是何模样。或许,这正需要凝聚人心、安抚民心。”


    萧辰看着她眼中久违的灵动光彩,心中微软。——为她眼中的光,他愿意……


    自重逢以来,她在身后为他为战事背负太多沉重,鲜少有这般轻松期待的时刻。他颔首:“好,那便一同去看看。”


    翌日,天色刚暗,一轮浑圆的明月便悬挂在苍茫的北境天空,清冷的光辉洒落在残破的村落和连绵的军营上。


    萧辰和云锦并未摆开王爷王妃的全副仪仗,只带了秦锋和一小队精锐护卫,身着常服,骑马来到村中那片较为开阔的、曾被用作打谷场的空地上。


    此时,空地上已然聚集全村残存的几十户人,多是老弱妇孺,但也有些在清理废墟中伤了胳膊腿的壮年。场地中央,用捡来的断木、枯枝堆起了一个巨大的柴堆。


    看到萧辰和云锦到来,村民们显得有些紧张局促,在李老根的带领下纷纷行礼。


    “大家不必拘礼,今夜只论佳节,不论尊卑。”云锦微笑着开口,声音柔和,化解了些许尴尬。


    篝火被点燃了。


    起初只是几点火星,随即在夜风的助力下,轰然腾起,炽烈的火焰蹿起丈余高,驱散冬夜的寒意,也映亮每一张带着苦难痕迹却又充满期盼的脸。


    火焰跳跃,发出噼啪的声响,仿佛荒火之神在回应信徒的祈祷。


    在李老根的主持下,简单的祭祀仪式开始。


    村民们将带来的、可能是家中最后一点像样的食物——几个粗面饼、一壶浊酒、甚至几颗野果,恭敬地投入火中,伴随着苍凉而古朴的吟唱,祈求神明庇佑,驱散战乱带来的死亡与厄运,赐予来年生机。


    云锦和萧辰静静地站在人群稍外围的地方,看着这原始而虔诚的仪式。


    火光在云锦清澈的眸中跳动,她感受到一种不同于庙堂之上、宫闱之中的纯粹信仰力量,那是对生命最本真的渴望与敬畏。


    祭祀完毕,气氛稍微活跃了一些。


    有村民拿出自制的、音色粗糙却别有韵味的马头琴和皮鼓,开始演奏起节奏鲜明、带着草原风情的乐曲。


    一些孩子,包括头上还戴着那朵早已枯萎小花的丫丫,开始围着篝火奔跑嬉笑,他们的笑声清脆,暂时忘却了战争的阴霾。


    喜欢凤隐锦杀请大家收藏:()凤隐锦杀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