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0章 我有个条件。

作者:鲸鱼鱼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1%就是五千万!即使项目只是收支平衡,陈浩也能获得丰厚回报。如果成功,收益更是难以估量。


    “张老,我有个条件。”


    “说。”


    “我希望项目能真正改善居民生活,而不是单纯的商业开发。”


    张文博深深看了陈浩一眼,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这就是我看中你的原因。有底线的投资家,才能走得更远。”


    两人详细讨论了项目细节。老城区改造涉及多个方面:基础设施升级、智能家居改造、社区服务优化、文化保护等等。


    “项目下周正式启动。”张文博站起身,“你每周六来公司参与讨论,平时专心学习。毕竟,你还是个学生。”


    “明白。”


    送陈浩到门口时,张文博忽然说:“陈浩,投资界有句话——江山代有才人出。我看好你,希望有一天能在顶峰相见。”


    顶峰相见!这四个字让陈浩心潮澎湃。


    回到学校,消息很快传开。陈浩要参与张文博的项目,这在同学中引起轰动。


    “陈浩,你是怎么认识张文博的?”有同学好奇地问。


    “他主动找的我。”


    “太厉害了!我们经济学教授都说,能和张文博合作是很多人一辈子的梦想。”


    但也有人表示质疑。


    “一个大一学生,能参与这么大的项目?”同班的李明酸溜溜地说,“说不定就是个噱头。”


    “噱头?”陆寻立刻反驳,“李明,你这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我只是实事求是。”李明冷笑,“五十亿的项目,会让一个十八岁的学生参与?太离谱了。”


    争论声越来越大,最后惊动了班主任王教授。


    “都别吵了。”王教授走进教室,“陈浩,你真的要参与张文博的项目?”


    “是的,王老师。”


    王教授沉默了一会儿:“这个项目可能会占用你很多时间,会影响学习。”


    “我会处理好的。”


    “你确定能兼顾?”


    “确定。”


    王教授点头:“好,但有个条件。如果你的成绩下降,必须退出项目专心学习。”


    “没问题。”


    老城区项目启动一个月后,陈浩在张文博的办公室里见到了一个意外的访客。


    “陈浩,介绍一下。”张文博指着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女性,“这是云南省教育基金会的李秘书长。”


    “李秘书长好。”陈浩礼貌地打招呼。


    “陈浩同学,久仰大名。”李秘书长热情地握手,“听张总说你很有社会责任感,今天专程来找你商量个事。”


    “什么事?”


    “大山里的孩子。”李秘书长的表情严肃起来,“云南山区有很多失学儿童,家庭贫困,交通不便,教育资源极度匮乏。我们想发起一个公益项目——走出大山。”


    陈浩仔细听着。


    “项目分三个阶段。”李秘书长继续说道,“第一阶段,建设希望小学,解决基础教育问题。第二阶段,设立奖学金,资助优秀学生继续深造。第三阶段,发展当地经济,让家长有能力供孩子读书。”


    “需要多少资金?”


    “预算三千万,分五年实施。”


    三千万对现在的陈浩来说不是小数目,但也不是承担不起。


    “我个人出资一千万。”陈浩想了想,“剩下的资金,我可以帮忙筹集。”


    李秘书长激动得眼含热泪:“太好了!有了这笔资金,至少能帮助五千个孩子!”


    张文博在旁边赞许地点头:“陈浩,你的格局越来越大了。”


    “张老,我有个想法。”陈浩看向张文博,“能不能把这个公益项目和老城区改造结合起来?”


    “怎么结合?”


    “老城区改造会产生大量就业岗位,可以优先招聘山区来的年轻人。既解决了人力资源问题,又帮助山区家庭增加收入。”


    张文博眼睛一亮:“好想法!这样形成良性循环,公益和商业并不冲突。”


    李秘书长更是兴奋:“这个思路太棒了!我们可以在山区设立职业培训中心,专门培训建筑、装修等技能。”


    三人越聊越兴奋,最终敲定了合作方案。


    两天后,“走出大山”公益项目正式启动。陈浩作为主要捐助人和项目发起人,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陈浩同学,为什么会想到做这个公益项目?”记者问道。


    “因为我也是农村出身,深知教育对改变命运的重要性。”陈浩对着镜头说道,“每个孩子都应该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不应该因为贫困而失学。”


    “您还这么年轻,就投入这么多资金做公益,不心疼吗?”


    “钱可以再赚,但孩子们的童年只有一次。如果我的投资能帮助他们走出大山,这比任何商业回报都有价值。”


    采访播出后,陈浩再次刷屏。这次的评论更加正面。


    “这才是真正的富二代!”


    “十八岁就有这种社会责任感,太难得了!”


    “陈浩是我见过最有格局的年轻人!”


    连一些原本对他有质疑的同学,也开始改变态度。


    “陈浩真的很厉害。”李明私下对室友说,“我以前对他有偏见。”


    “是啊,能在这个年纪做公益,说明人品没问题。”


    但好事还没结束。


    一周后,陈浩接到了联合国环境署的邀请电话。


    “陈浩先生,我们看到了您的公益项目报道。”电话里的声音用的是英语,“我们有个项目想邀请您参与——守护绿洲。”


    “守护绿洲?”


    “是的。这是一个国际环保项目,主要目标是防治荒漠化,保护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


    陈浩心跳加速。联合国的项目,这意味着什么?


    “具体是什么内容?”


    “项目分两个部分。第一,在新疆、内蒙古等地种植防护林,阻止沙漠扩张。第二,发展生态农业,帮助当地牧民改善生活。”


    “我需要做什么?”


    “提供资金支持,参与项目规划,并且在中国协调相关事务。”


    “资金需求多少?”


    “第一期需要五千万人民币,为期三年。”


    五千万!这个数字让陈浩倒吸一口凉气。加上之前的公益项目,他需要投入六千万。这几乎是他现有资产的全部。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