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人齐聚,商讨如何霸占沈家二房的家业。
商量来商量去,决定先对李家镇的盐场下手。
毕竟,得盐者得天下,掌握了盐井就等于掌握了保定府的话语权。
武朝各府的最高行政长官为知府,统管治下所有的州、县。
国家政令的宣布,百姓的治理,讼案的审断,坏人的稽查,属吏的考核,赋税的征收等所有政务,都由知府负责。
但知府也不是三头六臂,更不会影分身,故而在知府下有同知和通判两个佐官。
同知为正五品,因为它是府衙的大天二,所以在公文里面,都用府丞来称呼其官职。
当官的想盘活一个企业很难,但让他们搞垮一个企业轻而易举。
走正规程序吞并李家镇盐场也很简单,直接安排宣课司长史,去查一下盐场的税收就好。
毕竟李家镇之前是贩私盐的,光是抓抓漏洞,让李家镇把这些年欠的盐税都补齐,就够李家镇盐场喝一壶的了。
宣课司主管一府的税赋,包含各种杂项税,只要是和税务有关的都会宣课司管。
宣课司长史梅朲誊是从九品的小吏,想要晋升就要紧抱陈跃进的大腿,现在机会就在眼前,不搞死李家镇盐场,都对不起他屁股下面的官椅。
但梅朲誊也没着急,先是安排人手去李家走访一下,彻底摸清李家镇的嫡系在出手,争取做到一击必杀。
……………………
灵山镇。
四大才子还在认真做文章。
清闲下来,苏渊明开始给沈子衿讲一些豪门的见闻和必要的规矩,沈子衿也是乐在其中学的有模有样。
沈庆之站在院子里,看到这一幕脸上满是笑容。
苏渊明不遗余力的叫沈子衿规矩,很明显是要送沈子衿一场大造化。
而他自己,作为两朝帝师的关门弟子,早就集齐了名望、天资、后台,随便一张牌打出去都是王炸。
和沈家小院的平静相比,武朝文坛早就炸了锅。
苏渊明的信件发出去之后,名儒、士林们乱作一团。
信里面傲娇的说自己收了一个关门弟子,明显就是在炫耀。
尤其是邀请他们参加龙釜山诗会,更像是为自己的弟子立威。
这是要凭借一己之力,撼动整个武朝文坛啊。
信虽然只写了八十多封,但一传十十传百,送信的人可不止是这八十多家。
武朝十三省和三十五个直隶州,都有人快马加鞭把礼物送来灵山镇。
随着时间的推移,安宿县也彻底热闹起来。
一来是给苏渊明送贺礼,二来是想看看他的关门弟子到底有没有真才实学。
周桦骢主持龙釜山诗会,特邀苏渊明出席。
赢彪,就好像是一个小吉祥物,在诗会上作陪。
不管怎么说,有王爷、有两朝帝师参加,龙釜山诗会的逼格直接拉满。
无数的文人墨客也来到了安宿县撞大运,万一被苏渊明看中,收做外门弟子也算是祖坟冒青烟呀。
越是临近诗会,安宿县就越热闹,酒楼客栈全都爆满,就连百姓们也都在聊这件事。
沈庆之没有功名,但他是沈氏子弟,故而出声就有学籍,就有童生身份。
如今有苏渊明为他造势,诗会上少不了有人要踩着他出风头扬名。
坊间传闻,盐帮曹雪朢、陈家的陈季常……等等很多人已经放出话,要在文会上和沈庆之好好交流交流。
话说的虽然好听,但只要不是聋子都能发现,这话充满了火药味。
龙釜山文会开始前一晚,孔冲闻、沈无忌来到了沈家小院。
没有拐弯抹角,说话都是开门见山。
“庆之,陈季常、曹雪朢很是气盛,想必他们早就买好了诗词,只等文会上让你颜面扫地。”
“对对,他们放出话了,想要在文会上刁难你,借此扬名。我们是来提醒你,文会能不去还是不要去了。”
沈庆之听闻一怔,随后自信的笑道,“龙釜山诗会谁都可以不去,唯独我不能不去。”
“听三爷爷的话。”沈无忌有些着急,“名声来之不易,何必送给别人践踏呢?”
“家师已经把牛逼吹出去了,我要是不去的,家师一定会颜面扫地。”沈庆之顿了顿,“为了家师的颜面,我也必须参加。”
“拿我的师弟做绊脚石,他们也得有那个本事才行。”一个爽朗的声音从院子里外面传来。
此人身穿一袭儒衫,在身后还有保定知府、保定巡抚、安宿县令、满城县令。
孔冲闻看到几人身体一怔,万万没想到保定府的这些大人物全都来了。
沈无忌详细打量说话之人,在看保定巡抚吴受之等人的站位,显然这穿儒衫之人的官职要比他们大很多。
“说话的是户部尚书姜致尚,身后是保定巡抚吴受之、保定知府魏轩城,另外那位是满城县令陈奇勋。”孔冲闻在沈无忌耳边小声的说道。
沈无忌听闻,险些一个趔趄跌倒在地上,不知不觉沈家二房已经成了长房和三房高不可攀的存在了。
四大才子的耳朵比较尖,也听到了孔冲闻的话,双腿也情不自禁的打摆子,那可是户部尚书啊……寻常人见到县令都是祖坟冒青烟,他们倒好,直接见到了户部尚书,去哪说理去。
礼物,全都摆在了沈家小院,姜致尚等人也一一落座,唯独把主位让了出来。
沈子衿也忙碌起来,给他们泡了上等的绿茶。
四大才子规规矩矩的站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喘。
“寻常人恐怕早就怯场了。”姜致尚上下打量沈子衿,眼里露出满意的笑容,“从仪态和步伐来看,应该是家师教的。”
“大人。”沈子衿前身行礼,“苏先生平日里除了教导家父等人读书,闲暇之余就给民女讲一些礼仪和规矩。”
“好好学,没准家师送你一场造化也说不定。”姜致尚从袖口中取出一把象牙扇,“如此说来,你也算是姜某的师妹。来的匆忙没准备礼物,这把扇子送你了。来日若是去了京城,凭借此扇可自由出入尚书府。”
“大人,这礼物太贵重了,民女不……”
“丫头,收着吧。”苏渊明的声音自外面传来,“将来用得上。”
“是,先生。”沈子衿双手接过象牙扇,“谢大人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