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8章 李家镇,盐井

作者:一只小花豹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为何你要针对曹家?”


    钱半城百思不得其解,走出县衙,第一时间询问沈庆之。


    “因为我压根没打算买盐钞,我打算自己制盐。”沈庆之笑道。


    “从先秦至今,保定府都没出过盐矿,贤侄你切莫被人哄骗了。”钱半城提醒道,“咱们保定府的食盐,都是从河间府运来的。别小瞧那几张盐钞,全县一年的食盐全靠那几张纸了。”


    “钱伯伯,你觉得有了盐钞就可以做盐商了吗?”沈庆之神秘一笑,“盐帮就是我朝最大的毒瘤,但凡不是他们和高层有利益往来,早就把他们连根拔起了。”


    “盐帮,本质上就是我朝最大的盐商。”钱半城叹了一口气,“其实,你就算出价一百文,曹雪莹也会跟下去,他们在意的就是那几张纸,他们有办法弄来更便宜的食盐。”


    “但官府拍卖的盐钞则不同,只能去指定的盐场运盐。各大盐场现存的盐钞排队都排到了十几年后,哪怕是盐帮,在正规渠道也是拿不到盐的。”沈庆之压低声音道,“盐帮想要洗白,要么把正规渠道的路走通,要么从大盐商手里购买,想贩卖库存的私盐,你就看县衙查不查他就完了。”


    钱半城没懂,陈万成也没懂,两人满面怀疑地看着沈庆之,“贤侄,有什么话你可以直接说出来吗?”


    “二位叔伯,你们手里有盐引吗?”沈庆之突然问道。


    “陈家肯定是没有的。”陈万成摊摊手,“若是有盐引,就不用过来买盐钞了。”


    “这……”钱半城看看陈万成,犹豫再三这才点点头,“咱们安宿县有两大盐引,一张盐引在县衙户房手中,另外一张盐引在老夫的手里。但因为没涉猎过这行,就一直压着没用。这件事只有极少数的几个人知道。”


    “老钱,亏我还觉得你不是个奸商。万万没想到,你竟然还留了一手。”陈万成瞬间爆了粗口,“贤侄,你知道盐引这东西涨到多少钱了吗?光是贫困县的盐引,就涨到十万两银子了。保定府的盐引,至少二十万两银子起步。”


    “我说假如啊……”沈庆之四下观望,确定周围无人偷听之后说道,“如果我能用最短的时间开凿出卤井,提炼出像是雪花糖那样纯白的食盐,你们觉得食盐这生意……”


    嘶!


    钱半城二人倒吸了一口凉气,近乎同一时间出手捂住了沈庆之的嘴,像是把沈庆之绑架了一样,簇拥着去了钱府,刚进府门钱半城立刻让人通知李千重速速过来。


    ……………………


    密室内,钱半城、李千重、陈万成、沈庆之相对而坐。


    似乎还没从震惊中清醒过来,钱半城和陈万成两人的脸色一片雪白。


    喝了几口热茶,钱半城这才声音颤抖地问道,“贤侄,所言当真?”


    “当然。”沈庆之点点头,“我还知道保定府满城县盛产盐卤。”


    李千重神色复杂地看着沈庆之,“满城县的卤井都已经回填了,贤侄是怎么知道的?”


    “多读书啊。”沈庆之一脸自信地开始胡说八道,“天文地理图志中就说了,只是不仔细看发现不了而已。”


    “既然如此,那李某也不藏着掖着了。”李千重抿了一口茶润润喉,“李某祖籍满城县李家镇,就是贩卖私盐起家的。整个李家镇,家族模式贩卖私盐。”


    沈庆之诧异道,“那现在的李家镇……”


    “穷的叮当响。”李千重叹了一口气,“盐井采干了,日子自然过得一天不如一天。我们最初挣到钱的,直接离开李家镇在外面创业了。”


    “不可能采干的呀。”沈庆之百思不得其解,“你们的盐井打了多少丈?”


    “二十丈!”李千重回答道。


    “李叔叔,为何不直接挖到一百丈?”


    “一百丈?”李千重仿佛听到了天大的笑话,“我的好贤侄,二十丈以下就全都是岩石了,要想继续深挖,一年也只能挖一丈有余。更何况,谁也不知道二十丈以下还有没有卤水,自然也不敢冒这个险。自贡的盐井,从先帝时期开始挖,一直挖了三十多年,才勉强挖到三百丈!但凡凿井容易,谁会背井离乡啊。”


    “现在能过去看看盐井吗?”沈庆之压低声音,“我不是刚搞了一个铁匠作坊嘛,刚好能生产快速凿井的工具。”


    凿井?


    别说李千重了,就连钱半城二人也是吓了一大跳。


    花钱买盐这种小事,犯得上去凿井吗?


    “贤侄,你听我说。你只是没竞拍到盐钞,不是买不到食盐。”钱半城急忙劝阻,“况且,李家镇的盐井早就开采一空,犯不上为此冒险。”


    “贤侄,凿井绝非一朝之功。”陈万成也劝道,“你要是想贩盐,我们有办法让你过过瘾,犯不上为了一口醋包顿饺子啊。”


    “你们信我,我真的有凿井之法。如果咱们能生产出雪花盐,价值不可估量啊。别说整个保定府了,咱们都有可能成为御用贡品。”沈庆之严肃地看着四人,“就去看一眼,有把握我就凿井,没把握咱们就回来,小侄绝不贪功冒进。”


    三人相互对望,最终还是勉强点点头,收拾行囊上了马车,直奔李家镇。


    为了安全起见,除了带上三鼠以外,王玖还亲自带队,点了二十名全副武装的乡勇随行,防止漕帮伺机刺杀。


    安宿县距离满城县只有七十里,没到天黑,就抵达了李家镇。


    李千重也早有准备,还用马车拉了一车米面油。


    进入李家镇,如同衣锦还乡一般,找来老甲长,挨家挨户地分粮食。


    老甲长立刻吆喝自己的儿媳,让她们把家里的老母鸡杀了,又让儿子去漕河捕些鱼,准备一桌晚宴。


    “现在日子过得怎么样?”李千重和老甲长唠起了家常。


    “自打摊丁入亩之后,家家都分到了土地,再也不用被地主老财们压榨了,现在就等着种秋小麦呢。”老甲长笑得很开心,“以前家家做私盐,终日惶恐不安,生怕官府上来抓人,现在家家都按人头分地,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了。”


    “那五处盐井的位置,您老还都记着吗?”李千重问道。


    “千重啊,你现在是体面人,将来要捐员外的,犯法的事情可不能再干了。”老甲长表情严肃认真,“那五口盐井,近乎把咱们李家镇的气运都掏空了,万不能再碰了。”


    “这次不一样,我们有盐引了,安宿县衙给的盐引。我这次回来,就是要带咱们李氏家族发家致富的。”李千重笑着安慰道,“这位是灵山镇的里正,安宿县灵山镇的事情您老都听说了吧?”


    “听说了听说了。东头的二狗子……就是经常酗酒打媳妇的那个……他就去灵山镇酒厂了,说是技术员……”老甲长挠挠头,“我老头子也不知道技术员是啥,但看他每个月回来都穿金戴银的,应该没少赚。”


    “您老说的是李大山吧?”沈庆之笑着看向老甲长,“他确实是酒厂的技术员,这小子就是个神人,只要酒进了他的嘴里,他就能喝出来多少度。现在可是我们厂的技术骨干呢。”


    “你们说的这些我都不懂,就知道二狗子回来就把沈家公子一顿夸,说是沈家公子给了他第二次生命……”老甲长随即话锋一转,“千重啊,别人不了解族里人,你应该是最了解的。五口盐井也算是李家镇唯一拿得出手的东西了,你想用我建议你直接买断。免得日后赚钱了,这个要分钱、那个抢分红利的……”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