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揣百两巨款,沈道正激动不已。
给儿子和闺女买了新衣裳不说,还特意买了两串糖葫芦。
四人拎着大包小裹,兴致勃勃地回到了沈家小院。
“侄女,今天咱们吃顿好的。”
陈长青把宰杀好的大鹅、大鲤鱼递给沈子衿。
“陈叔叔,你们发财了?”沈子衿满是不可思议,“陈夫人之前交代过,每个月只给你们一两银子的零花钱,你们不会都花了吧?”
“发财了,确实发财了。我们凭本事赚了五百两银子。”马彼德得意扬扬地晃晃手中的银票,“看见没?这是庆之的那部分稿酬,后面每个月还有红利可以拿嘞。”
“真的?真是太好了!”沈子衿也为他们四个感到高兴。
突然一串糖葫芦递到她面前,沈子衿的眼睛唰地一下就红了。
虽然现在家里有钱了,可她还是喜欢集市上三文钱一串的糖葫芦,怎么吃都吃不够。
“爹……”沈子衿咬了一口糖葫芦,眼泪再也忍不住哗哗地往下淌,“爹,我想娘了……别人都告诉我们了,娘没有死……而是去了京城……我们把娘接回来好不好?”
“我,我……”沈道正身体颤抖,声音哽咽,“嗯,爹一定把你们的娘亲接回来。”
………………
吴家。
听着曹掌柜的报告,吴道荣立刻起身去了祠堂,对着祖宗们就是一阵叩拜。
“老爷,《西游释厄传》是我看过的最好的话本了。”曹掌柜微微躬身,“说实话,五百两银子给的确实有点儿少了。”
“咱们一共十个印刷作坊,立刻让他们赶工。四班倒,日夜不停地赶工,所有人双倍工钱。”说着,吴道荣还感慨道,“我儿,真是我吴家的骄傲啊。”
听见儿子被夸赞,吴夫人的心里也是热乎乎暖洋洋的,立刻让人准备了厚礼送去给沈庆之。
陈家。
陈万金也是激动得不行,在院子里来回踱步。
“立刻联系所有能联系上的生意伙伴,每家送一本《西游释厄传》。”
“还有那些合作过的书斋,挑选最好的位置,让他们最少摆放五十本话本。”
“记住了,花钱租也要把店内最好的位置租下来。”
“我儿牛大发了,我陈万金也牛大发了,看宗祠那边谁还敢说我陈万金一身的铜臭味。”
陈万金乐的嘴角都快咧到了耳后根,恨不得自己亲自上阵为儿子摇旗呐喊助威。
千户所。
马夫人越看马统越生气。
“你看人家老陈和老吴,一个印刷一个铺货,就你啥也不是。你手下一群大头兵,连个能帮上忙的都没有。”马夫人对着马统横眉怒目,“可怜我儿给你们马家办了一件大事,你这个当爹的却屁用没有。”
“谁说我手里的大头兵不管用了?”马统倔强地昂起头,“整个保定府的说书匠、云游诗人都被老子抓进了千户所,日夜不停地背诵《西游释厄传》,只等话本上市,立刻就把他们撒出去。然后,让手底下的兵勇去城里当托,逢人就夸《西游释厄传》是绝世无双的好书。”
“哎呀,原来我误会你了。”马夫人凑到马统身边,用手轻轻撩/拨,“最近又在小画册上学了几招,相公晚上可以试试水了。”
“试水还用等到晚上吗?”马统把马夫人拦腰抱起,“老子现在就想试试水!”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已经到了十天之后。
近乎整个保定府的茶馆,都有说书匠在讲一个猴子的故事。
一千卫所官兵全都撒了出去,走街串巷地说着,平生不见释厄转,纵使博学也枉然。
一时间,近乎所有的宴会、诗会、小聚上,所有人都在讨论《西游释厄传》。
保定府大部分的书斋,全都把最好的位置摆上了这本书。
陈家、吴家、马家、钱家、李家,五大家族联手,这本书想不火都难!
………………
“听说了吗?最近有本书特别火。”
“听说了,叫作《西游释厄传》,看得我欲罢不能。”
“只可惜现在只印刷了一册,只有十集。”
“千万别买错了,安宿县流云轩出品的才是正版。”
坊间议论纷纭,各大书斋前都排起了长队,很快就售卖一孔。
流云轩的门槛都快被书斋的掌柜们给踩平了。
可任凭如何加班加点,印刷速度就是赶不上售卖的速度。
猴哥,更是成了坊间茶余饭后的第一话题,直接登顶保定府热搜第一名。
不知道“齐天大圣”的人,出门都不好意思和同行打招呼。
书火了,猴哥也火了,火得一塌糊涂。
看书的人也注意到了著作人。
竟然是五个人合作写的书。
沈庆之写出小说框架,沈道正、马彼德、陈长青、吴道荣执笔。
序中还着重强调要感谢观复书院的山长沈无忌,是他为几人斧正把关的。
一时间,观复四废的名字响彻整个保定府。
观复四废,也终于变成了保定四大才子。
沈庆之这个名字,也随着保定四大才子声名远播。
书籍上市,首先被故事吸引的就是观复书院的学生们了。
很长一段时间,他们都在嘲讽观复四废不自量力。
可看完之后,个个瞠目结舌,不敢相信这一切是真的。
观复四废有这能耐,还能连个秀才都考不上吗?
当看到沈庆之这个名字之后,很多人就释然了。
一定是沈庆之写的,为了给他们四人扬名,这才在著作人这里写上他们的名字。
呸,为了出名脸都不要了。
书院的办公室内。
沈无忌看着手中的话本,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
孔冲闻看了不知道多少遍了,依旧是意犹未尽。
“沈兄,我想收他们四个为关门弟子,你觉得如何?”
“你确定?”沈无忌放下手中话本,奇怪地看着孔冲闻,“入你门下可就是孔家嫡系传人,你不怕他们考不中进士,坏了你的名声?”
“最近一段时间,他们的努力我都看在眼里,虽然文章写得还很稚嫩,但掌握了八股的精髓,进步神速。虽然还不能和进士的文章相提并论,但中举还是轻而易举的。”孔冲闻不着边际的,从沈无忌故意遮挡的书堆里拿出来一本沈氏族谱,“以前,迫于柳家的压力,你们长房和三房不认二房这门亲。但谁都看得出来,你对沈道正多有照顾,不然他早就被退学了。孔某虽然屡试不中,但头顶有孔圣嫡孙的光环……沈兄,你现在觉得沈家二房可入族谱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