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货可居,利益巨大。
让沈庆之意外的是,李千重和钱半城在商议之时并没有针锋相对,也没有吵得面红耳赤。
恰恰相反,两人一直都是和颜悦色。
仔细琢磨琢磨,沈庆之发现可其中缘由。
李千重财大无权,钱半城权大财疏,两家正好互补,还有点儿狼狈为奸的嫌疑。
经过一番协商之后,决定让李千重收购黑糖,在保定府各县寻找商铺,开设糖果店。
钱半城则是负责疏通关系,摆平各县所有的地头蛇,保证白糖可以在保定府内顺利流通起来。
沈庆之只要负责生产就好,李家、钱家绝不过问配方和制造方法。
糖厂占股四成,李家、钱家各占三成,每月十五日为结算日,银子会存进李家的钱庄,随时可以支取。
“两位伯伯,我爹在考秀才,故而生意的分成……”沈庆之顿了顿,“若是他日我爹为官,这红利很可能成为贪腐的证据。”
嘶,李千重和钱半城无不倒吸了一口凉气。
当今皇帝是个狠角色,最见不得吏治腐败,武朝律法中更是明文规定,凡贪墨五十两银子以上者,诛九族!
沈庆之的顾虑,绝不是危言耸听,很可能因为红利招惹来杀身之祸。
“账目这东西,可以不留任何痕迹。”李千重不愧是保定府的知名富商,很快就有了应对之策,“你找个信得过的人经营糖厂,到时候老夫把银子直接划给糖厂,保证不会留下任何痕迹。”
“贤侄勿虑,李老弟做账可是一把好手,保证万无一失。”钱半城也是笑着点点头,“糖厂可以是灵山镇的糖厂,利国利民的事情,怎么能说成是贪赃枉法呢?”
“如此,就谢过二位伯伯了。”沈庆之顿了顿,“另外,小侄还有件事要劳烦二位。”
“但说无妨。”
“小侄打了县衙的税吏甄健仁……”
“就这?小事一桩,不必记在心上。”
李千重二人自信地摆摆手,他们俩都是一跺脚安宿县颤三颤的狠人,哪怕涉及到衙门,也不过一句话的事情。
有了李千重和钱半城的承诺,沈庆之悬着的心也总算是放下了。
在一番攀谈之后,沈庆之离开了李府。
李千重笑吟吟地看着钱半城,“老哥,觉得此子觉得如何?”
“将来必是一个人物。”钱半城抿了一口茶,“庆幸咱俩能在沈家二房最落魄的时候结交吧。”
“老哥,商税是三十取一,为了长远发展,这税恐怕是一文钱都不能少了。”李千重提醒道。
“该走的流程,确实一个都不能少。等保定府的雪花糖生意稳定了,我让族叔们努努力,争取把白糖送上内阁三老的案头。”钱半城缓缓站起身,“另外,沈庆之既然把话说出来,咱们就一帮到底。”
“老哥,殴打税吏可不是小事,我们该如何帮呢?”李千重眼含期待。
“老夫偶得一篇传世戏词,已经排练得差不多了,就请县尊大人和县丞大人来我府上听听曲。”
李千重的眼睛瞬间一亮,对着钱半城竖起了大拇指,“老哥,高明!”
……………………
离开了李府,沈庆之先是带着沈庆虎去杂货铺买了黑糖。
陆掌柜早就翘首以待,沈庆之再不出现,他就要主动上门了。
在沈庆之掏出银子,直接把剩下的百余斤全都买了。
糖厂选址之后,立刻就要开工,不然无法凝聚人心。
除了甄健仁,沈庆之觉得灵山镇的里长也该换一换了。
沈庆虎带着黑糖回了灵山镇,沈庆之直奔书斋。
家里穷,沈道正一直舍不得买好一点的文房四宝。
攻其事必先利其器,手里有钱就得让老爹用上好东西。
另外,就是看看老爹的真实成绩,也好给他做出因地制宜的补习方案。
沈道正读书的书院,名为观复书院。
就在观复巷的最深处。
背靠秋浦河,被一片竹林绿柳环绕。
景色优雅,寸土寸金。
为何这里的宅子那么贵?
三个字:学区房。
最初,这里是沈家的族学。
因为长房一门六进士,三房父子三探花。
在保定知府的撮合下,族学便和官学合并。
除了沈氏子弟,保定府的乡绅地主、豪门富商也会斥巨资送孩子来这里读书。
很多商贾认为,孩子能进入观复书院,就是在光宗耀祖。
当然,观复书院学费贵,也有贵的道理。
进入书院,别有洞天。
宿舍、茶室、教室、音乐室、饭堂,所有设施齐全。
和上辈子的顶级私立学校相比,也有很多过人之处。
幸好沈道正是沈家嫡系子弟免除一切学费,不然家里就不是破产这么简单了。
此时,恰好是课间休息时间。
学生们围着夫子孔冲请教学问。
孔冲闻都一一作答,当学生们散去,正好看见坐在长廊唉声叹气沈道正。
他脸上的笑容也随之一敛,甚至发出一声重重的冷哼。
“……”沈庆之看到这一幕嘴角狠狠一抽:所以,我爹到底是何等废柴,才让孔夫子这么嫌弃?
“爹,你在看什么?”
见沈道正看着孔夫子留的题目挠头,沈庆之上前询问。
“君夫人阳货欲,这题目明显是出错了。”沈道正急得额头上满是热汗。
哼,这是截搭题里面最简单的。
这该死的沈道正,宁愿质疑老夫出题错误,也不承认自己对儒学一窍不通?
孔夫子心中冷哼不断:果然,学渣就是学渣,活该你二十多年都考不上秀才。
“爹,这道题没出错,是一道截搭题。”
沈庆之接着解释道,“君夫人出自《论语季氏》: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阳货欲出自《论语阳货》: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
有了沈庆之的提醒,沈道正恍然大悟,“妇人从夫,视为守礼有序;孔子不见阳货,是因为他越礼乱政。连起来不就是圣人守礼,不为非礼?”
“爹,你的文化基础还是很可以的,只是别人的教法有问题。”沈庆之瞥了一眼孔夫子,很不爽地说道,“四书五经,可以选很多题目。出截搭题为难中级班的学生,这不就是刻意刁难吗!”
观复书院分小班、中班、大班和高级班。
小班识字写字,学习启蒙教材;中班钻研四书五经,讲为人、为学的基本道理;大班主讲史书和诸子百家,萃取国学的智慧和力量;高级班开始学习八股,教学生们如何破题,为科考做准备。
“你的意思是老夫教法不当?”孔夫子脸色一沉,“对沈道正有偏见?”
沈庆之眉毛一挑,迎上孔夫子吃人的目光,“难道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