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8章 少年有志气

作者:谷果果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李通对做生意很感兴趣,但苦于出身不好,根本连一点本钱都拿不出来。


    现在齐砚愿意出钱借给他,他简直喜出望外,只是不知道到底要怎样向齐砚证明,自己有生意头脑呢?


    这似乎是齐砚给他的考验,如果顺利通过考验,就应该能得到齐砚的言传身教了。


    李通不管这么多,决定先应承下来再说。


    齐砚便紧接着告诉他,“那好,现在你手里有二十两银子了,虽然这点本钱不能算多,但对于普通百姓来说算得上是一笔大钱了。”


    “我要你在一个月时间内,将这二十两银子翻四倍,你能做到吗?”


    李通陷入了犹豫,实际上他从小到大从没有拿到过这么多钱,他甚至连怎么花都不知道,又如何能让钱翻四倍呢?


    那可是足足八十两银子!


    李通从来没有做过生意,齐砚对他提出的这个要求,是否过于苛刻了呢?


    片刻的犹豫看似短暂,但李通心里却想了很多。


    “翻四倍......”


    “齐公子,我实在想不出来该怎么做,也许我根本就没有什么做生意的头脑。”


    李通的说话语气有些沮丧。


    齐砚笑了笑,告诉他说,“你不用感到有压力,如果你选择不接受这个挑战,这二十两银子也已经是你的了,你可以用来买吃穿,或者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我都不会干涉你。”


    “但如果你选择去试一试的话,说不定就会成功呢?到时候我会指导你怎样经营自己的生意,让你有机会也当上像徐守财那样的老板,甚至要比他更强。”


    李通听完了齐砚的话,登时一跺脚,说道:“好,我愿意接受这个挑战!”


    尽管脑子里还是一片迷茫,但李通还是下定决心试上一试,如果他连接受这个挑战都不敢的话,以后还怎么有脸说自己要做大生意呢?


    齐砚对李通的回答很满意,临走前又告诉他不用太有压力,要是赔了本钱也没关系,他就当是磨炼自己的一个机会。


    李通斗志满满地离开了。


    齐砚觉得在这小子身上,看到了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因为绝大多数像他这样年纪的孩子,基本上就甘心安于现状,接受自己这辈子只能给人当奴隶的命运了。


    李通虽然穷得身无分文,却仍没有放弃心中的理想,光是这一点就比别人强出许多,这也是为什么齐砚愿意帮他的原因。


    三天后,由州府组织的诗会如期在梅州城举行。


    这两日,已经陆陆续续有一些文人打扮的外地人出现在梅州城街头,他们都是应邀参加诗会的文人骚客。


    “忽然说要举办什么诗会,到底是想干什么,我不喜欢那些装模作势的读书人,一个个趾高气扬的,就像是比我们高人一等似的。”


    “瞧你这话说的,人家不是举人也是秀才,那比我们的确高人一等。”


    “哼,没志气,大家都是一个鼻孔两只眼,谁怕谁啊!”


    一间茶馆内,几个男人正聊起这件事。


    “听说州牧大人的老婆,娘家就是咱梅州的,他这次特意选在梅州城举办诗会,大概也是想要提携一下梅州的读书人吧。”


    “毕竟如果有谁能够在诗会上展露才华,日后考取功名,在官场上也能得到极大的助力。”


    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谈论着,虽然都是些无事实根据的闲扯,但这也的确是眼下整座城中最热门的话题。


    梅州城虽说不小,但地处东南偏远地带,距离大梁朝廷的权力中枢较远,很少有这么多外来面孔集中出现在城里。


    而这一次,不仅有州府的官员、文人到场,也有从京师远道而来的贵客,这样的场面在梅州城难得一见。


    事实上诗会虽然得到了今晚才正式开始,但早已汇聚了众多目光,谁如果能在诗会上一鸣惊人,那么就能在一夜之间天下扬名。


    此时孟山刚吃下两只大肉包子,拿手背抹了抹嘴,问身边的齐砚道:“大哥,这场诗会似乎还挺重要的,那些外来的读书人有你一半的本事吗?”


    齐砚悠闲地喝着茶,缓缓开口道:“不知道啊,常言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也许这次真会遇到几个大才吧。”


    “即便这样,我也认为没人是大哥你的对手。”


    “不过,州府大人举办诗会的真正用意会是什么呢?如果只是单纯为了提携梅州城的读书人,那就应该限制外地的读书人来参加这次诗会才对嘛。”


    这个问题齐砚也想过,除非州府大人本身就是个热衷诗文的发烧友,否则他这样做的动机肯定不是那么简单。


    “你之前上州府状告徐辛树的时候,应该见过这位州府大人吧,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人?”


    齐砚忽然开口问道。


    孟山想了想,回答说,“州府大人名叫杜冰,年近六旬,看起来斯斯文文,但实际上却是武将出身。”


    “我倒没听说他对诗文方面有什么特殊的兴趣,所以才觉得很奇怪,怎么忽然说要在梅州举办诗会。”


    齐砚告诉孟山说,“既然是这样的话,那么这位杜大人大概是想遴选出一些可造之材,将来成为自己的门生吧。”


    “门生?”


    “对,不错,像这种州一级的官员,在大梁朝廷乃是一方大员,至少官拜五品。”


    “但地方官和京官相比起来,虽然天高皇帝远,有很多自主权,但也会因为人不在朝廷而吃很多暗亏,所以他们往往很在意结交朋党,在朝堂之上扶植自己的势力。”


    “简单来说,在朝堂之上也得有人替自己说话。”


    孟山认真地点了点头。


    齐砚继续往下说道:“至于这次诗会为什么还要邀请梅州之外的才子参与,我想一方面是来当一个考评的标杆,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堵别人的嘴,省得有人说州牧大人存有私心。”


    “但既然要用自己人,那么往往同乡是最可靠的关系,朝廷的官员当中也多以同乡为纽带,形成一股强而有力的势力,这就是所谓的乡党。”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