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9章

作者:闪闪咪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不同产地的纸张纤维、墨料成分,以及雕刻工匠的刀法习惯,都可能留下线索。


    动用“江湖”力量:


    他深知官方查案容易打草惊蛇,且可能受到李侍郎势力的阻挠。


    他通过二哥萧景恒之前留下的一条隐秘渠道,联系上了京城中一个以消息灵通著称的“包打听”组织(类似民间情报贩子),许以重金。


    让他们暗中调查逆书的流通路径和最早出现的源头龙凤和田玉璧。


    深挖母亲往事:这是最关键,也最危险的一步。


    他必须在对手利用母亲做文章之前,自己先弄清楚真相。


    他反复研究母亲的手札和那几句关于“金石录”的批注。


    “金石录……金石缘……物是人非……欲语泪先流。”


    这强烈的悲伤从何而来?


    他隐约觉得,这“金石”可能并非指书籍,而是某种信物或者……与某种盟约有关?


    他冒险通过那位已出宫荣养的老嬷嬷的家人,试图联系上江南苏家尚且留在京城的旧仆,希望能找到知情人。


    等待是煎熬的。


    紫宸殿内气氛压抑,每一天都如同在刀尖上行走。


    几天后,各方信息开始零零星星地反馈回来。


    鲁副监丞那边通过技术分析确认,逆书用纸是一种产自江南桐庐的特定竹纸,这种纸质地坚韧,吸墨性好,但产量不大,多供应给特定的高端书画店和……


    宫内部分衙门使用!而雕刻风格,经过几位老工匠辨认。


    带有明显的将作监某些学徒的痕迹,但手法刻意做了改变和掩饰!


    “宫内衙门……将作监……”萧景逸眼神锐利如刀。线索指向了内部!


    与此同时,“包打听”组织也传来消息。


    逆书最早并非出现在市井书摊,而是通过一些勋贵子弟常去的私人诗社、马球场等高级社交圈子悄然流传开的!


    这意味着,散布者目标明确,就是针对上层阶级,旨在最大程度地制造影响和恐慌!


    而关于母亲苏云晚的调查,也有了重大突破!


    那位老嬷嬷的家人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一位当年曾在苏云晚入宫前伺候过她的、如今在京城一家绣庄做管事的老嬷嬷(姓钱)!


    萧景逸冒险让白芷乔装出宫,秘密会见了这位钱嬷嬷。


    在绣庄后院一间僻静的房间里,钱嬷嬷看着白芷带来的、代表三皇子身份的玉佩,老泪纵横:


    “小姐……老奴终于等到有人来问起小姐的事了!”


    她抹着眼泪,压低声音,说出了一个惊人的秘密:


    “小姐当年……确实与‘金匮之盟’有些关联!


    不是因为别的,是因为一件信物!


    先帝晚年,曾赐下一对龙凤和田玉璧,作为……作为某种约定的凭证。


    龙璧赐给了当时还是皇子的陛下(当今凉皇)。


    而凤璧……原本据说先帝属意是赐给另一位王爷的,但不知为何,阴差阳错,最后那凤璧,竟然落在了当时还未入宫、却已才名远播的小姐(苏云晚)手中!


    虽然小姐从未对外人言,入宫后也深居简出,但这件事,在一些老人中间,并非完全无人知晓……”


    萧景逸听到这里,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天灵盖!


    龙凤玉璧!金匮之盟的信物!


    凤璧竟然在母亲手中?!这简直是怀璧其罪!


    难怪母亲会写下“金石缘,物是人非事事休”!


    难怪对手会隐隐将母亲与那段往事联系起来!


    他们是想借此暗示,他萧景逸的存在,本身就可能与那段皇权旧案有着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牵连!


    “那凤璧……如今在何处?”白芷急忙追问。


    钱嬷嬷摇了摇头,神色哀戚:“不知道……小姐从未提起玉璧下落。


    她入宫后,似乎就刻意遗忘了这件事。


    老奴猜想,那玉璧或许被小姐藏了起来,也或许……早已丢失。


    小姐走后,苏家也无人敢追问此事。”


    线索似乎在这里断了。


    但萧景逸却看到了破局的希望!


    对手想用“逆书”和母亲过往的牵连来打倒他。


    那么,如果他能够抢先一步,找到那可能存在的凤璧,或者找到更能证明当年真相、能安抚父皇的东西,并揪出印制逆书的真凶,他就能绝地翻盘!


    甚至,可能揭开那段宫廷秘辛的一角!


    就在萧景逸整合所有线索,准备进行下一步行动时,一个更坏的消息传来:


    稽查组在李侍郎“积极”提供的线索下,“顺藤摸瓜”,


    竟然在将作监一个废弃的仓库里,发现了雕刻逆书部分内容的残破雕版!


    而且,有“人证”指认,曾看到三皇子身边的一个小太监(已被控制)在前段时间鬼鬼祟祟地出现在仓库附近!


    人证物证“俱在”,矛头直指紫宸殿!


    李侍郎一党在朝堂上发起了攻势,奏请皇帝严惩三皇子萧景逸,以正国法,以安民心!


    “人证物证”指向紫宸殿的消息,如同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让原本就对萧景逸充满猜忌的凉皇,怒火达到了顶点。


    朝堂之上,李侍郎一党更是群情激愤,言辞激烈,仿佛萧景逸已是十恶不赦的国贼。


    “陛下!证据确凿,三皇子其心可诛!


    竟敢指使身边人印制如此大逆不道之书,污蔑圣上,动摇国本!


    此等行径,天理难容!请陛下即刻下旨,将三皇子革去爵位,打入天牢,严加审讯!”


    李侍郎跪伏在地,声音悲愤,演技精湛。


    “请陛下严惩三皇子,以正国法!”


    其党羽纷纷附议,声浪几乎要掀翻大殿穹顶。


    支持萧景逸的周文博等人面色惨白,在此等“铁证”面前,他们已无力回天。


    就连二哥萧景恒,也只能垂首沉默,袖中的拳头紧握,充满了无力感。


    凉皇萧元昊面沉如水,眼神冰冷地扫过下方。


    他内心深处不愿相信那个展现出卓越才华和孝心的儿子会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但“证据”摆在眼前,由不得他不信。


    尤其是牵扯到“金匮之盟”这最敏感的神经,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萧景逸!”凉皇的声音如同寒冬里的冰碴。


    “你还有何话说?”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